王承恩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朱洵的脸色。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担忧,生怕陛下因为此事而发怒。
王承恩的双手不自觉地微微颤抖着,他深知陛下对此次召见陆大人寄予了厚望,如今陆大人未到,只来了副总兵张大人,他不知道陛下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毕竟这样的事情还是头一回发生。
朱洵原本已经给足了陆从俭面子,满心期待着他能前来共商大事。
可万万没想到,陆从俭竟如此摆架子。
哪有什么身体不适,这分明就是不想来的借口罢了。
在朱洵看来,如果陆从俭真的有心,就算是身体有恙,哪怕是腿瘸了,也应该爬着过来面见皇帝。
毕竟皇帝召见,那是莫大的荣耀和责任。
可如今,陆从俭却这般托辞不来,显然就是佣兵自重。
他觉得自己军队众多,便故意摆架子拿捏朱洵。
他深知朱洵现在需要自己的兵力来镇压那些不听话的官员和地主,所以才敢如此嚣张。
这件事情王承恩能够想到,朱洵当然也想得到。
朱洵坐在那里,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沉思。
他在心中暗暗思忖着,陆从俭的这番举动确实出乎他的意料。
只是朱洵没想到的是陆从俭竟然敢如此嚣张,把这件事情摆在明面上。
直接派副总兵来,一点情面都不给。
朱洵原本以为,即便陆从俭心中有所不满或者有其他想法,也会在表面上给予一定的尊重,不会做得如此决绝。
然而,陆从俭的行为却让他感到十分意外和愤怒。
“岂有此理!实在是目无王法。”朱洵怒不可遏,眼中燃烧着怒火。
他紧紧地握住拳头,手臂微微颤抖着。
随后,他猛地将手里正拿着的书狠狠地摔在了桌上。
那本书重重地砸在桌面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书页也瞬间散落开来。
朱洵的脸色阴沉得可怕,嘴里面不停地说着生气的话。
“陆从俭竟敢如此放肆,简直不把朕放在眼里。他以为自己手握重兵就可以为所欲为吗?”
朱洵心中的愤怒难以平息。
如果不是现在自己着急用人,想要赶紧把土地改革和地主阶级的问题处理完毕,哪轮得到他们在这里作威作福。
朱洵想到这里,心中的怒火更盛。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明白,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尽快推进土地改革,解决地主阶级与官员勾结的问题,为百姓谋福祉。
但是朱洵仔细想想,还是觉得现在的事情比较要紧。
他不能因为陆从俭的傲慢无礼而乱了方寸,耽误了大事。
等把这件事情办完,就一定要好好地处置一下他们。
“算了,正事要紧。去大厅吧,朕要好好地和他们谈一下。”
朱洵微微闭上双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自己内心的怒火。
他在心中反复提醒自己,当前最关键的是要把土地改革以及处置地主阶级的事情尽快完成,不能因一时之气而误了大事。
朱洵心里面做好了打算,他决定暂时放下对陆从俭的不满,以大局为重。
他缓缓睁开眼睛,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冷静。
他努力安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才没有当场发作这些人。
否则,以朱洵的脾气,一定要让这些人好看。
他会让他们知道,违抗圣命、轻视皇权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朱洵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衣衫,迈着沉稳的步伐向大厅走去。
等到朱洵来到大厅的时候,抬眼望去,才看见一位身材魁梧的男人正悠然地坐在椅子上面喝茶。
那男人身着一袭深色长袍,坐姿随意却又带着一种莫名的威严。
他一只手轻轻端着茶杯,另一只手微微弯曲放在腿上,神态自若,完全没有一副紧张的样子。
仿佛这里不是皇帝召见的大厅,而像是他家一般自在。
“参见陛下!”等到朱洵缓缓走了进去,张良樊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放下手中的茶杯,迅速起身,然后恭恭敬敬地跪了下去。
“起来吧。”朱洵面无表情地说道。
他心里清楚得很,张良樊这副模样不过是在做做样子罢了。
否则,陆从俭又怎会连张良樊都派来,而自己却不露面。
所以,朱洵也没有心思拐弯抹角说一些客套的话。
朱洵直接就直奔主题,把自己的想法清晰地说了出来。
“朕现在正在大力推进土地改革以及对地主阶级进行深入调查。然而,朕此次出行所带的人数实在不够,正需要你们分一批军队出来,配合锦衣卫去进行详细的调查。”
“朕的要求是,把这附近的所有县和村都仔细检查一遍,务必做到不遗漏任何一处。最好是能够尽快地完成这项任务,你回去之后和王承恩详细说明一下具体的情况和要求。”
朱洵简洁明了地将任务分配下去,满心希望能够快速实施起来。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张良樊,期待着对方能立刻领命。
然而,对面的张良樊明显和朱洵不是一个想法。
只见张良樊听到朱洵说完之后,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回应。
他微微垂着头,眼神闪烁不定,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既没有明确地表示拒绝,也没有爽快地应承下来。
而是磨磨唧唧地扯到了别的话题。
“陛下,实不相瞒……如今军队的粮饷现在已经出现了空缺。士兵们对此都颇有怨言,军心也有些不稳。”
张良樊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为难,他微微抬起头,观察着朱洵的脸色,似乎在试探。
“要是这个时候再派士兵们出来执行任务,怕是不太好。陛下,不知朝廷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发放粮饷呢?”
张良樊一边说着,身体微微前倾,脸上露出为难之色。
他的话语里虽然透露着唯唯诺诺的态度,然而说出来的内容却已经非常大胆了。
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试探,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朱洵的反应。
此时的张良樊,看似恭敬,实则在暗暗地与朱洵进行着一场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