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陛下。”锦衣卫单膝跪地,恭恭敬敬地应道。
这名锦衣卫此时只感觉热血在体内沸腾翻滚。
这一天跟着朱洵在军营中雷厉风行、霸气威武地处理各种事务,那一幕幕场景仿佛刻在了他的心上。
他的心中满是激昂的情绪,仿佛每一滴血液都在兴奋地跳跃。
而现在,当接到要回去召集京师三大营的人前来的命令时,他的激动之情更是难以抑制。
赶紧出去准备传旨。
那锦衣卫带着圣旨,一路马不停蹄、风风火火地朝着京都疾驰而去。
此时的朱洵心中急切地期盼着京师三大营的人手能够尽快到来。
在他看来,这些人是他整顿军队的关键力量,最好能迅速将他们带回军营之中。
在京师三大营任职的李邦华,正如同往常一般处理着营中的事务。
当他听闻锦衣卫到来的消息时,心中一惊,连忙快步走上前去迎接。
他的脸上写满了焦急与关切,三步并作两步地赶到了锦衣卫的面前。
“你们怎么突然回来了?你们不是跟随陛下去了江南吗?”李邦华急切地开口询问道。
他的眉头紧锁,心中满是忧虑,生怕朱洵在江南那边遭遇了什么变故或者危险。
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锦衣卫,等待着对方的回答,那紧张的情绪仿佛让周围的空气都变得凝重了起来。
“李邦华,快来接旨!”锦衣卫一脸严肃,没有丝毫的拖沓,迅速地将朱洵的圣旨从怀中郑重地取出,展开后便开始宣读旨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现命李邦华即刻选拔京师三大营中的一批得力之士,火速奔赴江南。”
“江南军中目前有诸多事务空缺,需尔等前往接管并妥善处理相关事宜,不得有误。钦此!”
锦衣卫字字清晰,声音洪亮地将圣旨内容宣读完毕。
宣读完圣旨后,锦衣卫赶忙伸手将还跪在地上的李邦华扶了起来,同时说道:“李大人,陛下对此次之事极为重视,还望您能尽快安排,早日启程。”
李邦华双手接过圣旨,脸上满是困惑的神情,心中有些不知所措。
他眉头紧锁,在脑海中快速思索着,实在不明白朱洵为何突然下旨让他前往江南一带。
他微微抬起头,目光中带着疑惑与急切,看着那名锦衣卫问道:
“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江南军中难道是出现了什么紧急的状况?还望大人详细告知。”
他的语气中满是关切,毕竟这道突如其来的旨意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他很想知道其中的缘由以及江南军目前的具体情况。
看着李邦华如此紧张的模样,锦衣卫不由得轻轻笑了一下,然后开口说道:
“是这样的,江南驻军那边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陛下已经将一些违法乱纪的人革职查办了,现在那边的军中事务出现了很多空缺。”
“这些空缺急需有人填补,所以陛下希望你能带领一批可靠的人手前往江南,去接手那些空缺的职位。”
“这可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陛下已经成功整顿了江南的驻军,如今军中的将士们都对陛下十分信任。”
“你现在只要尽快带着京师三大营的人前往江南,就能够顺利地接管江南驻军的事务,进一步巩固陛下在江南的军事力量。”
这对于陛下的宏图大业以及国家的稳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既然锦衣卫都已经把情况说明白了,李邦华自然是全心全意地支持朱洵的决策。
毕竟这样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好事。
李邦华不敢有丝毫的延误,迅速在军中展开了选拔工作。
他的目光在众多士兵身上来回扫视,凭借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仔细地甄别着每一个士兵。
经过一番精心挑选,他从众多士兵中挑出了那些在他看来能力出众、纪律性强且忠诚可靠的士兵。
人员选定之后,李邦华毫不犹豫地带着这些士兵踏上了前往江南的征程。
一路上,他们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赶路。
士兵们虽然疲惫,但都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没有一个人抱怨。
经过数天的艰苦跋涉,他们终于顺利抵达了江南,整个行程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他们的到来比朱洵预想的还要早两天。
当朱洵得知李邦华已经到达的消息后,心中满是喜悦。
他迫不及待地召见了李邦华,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李爱卿,你终于来了!想必你也已经听闻了江南军中发生的事情,这可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啊。”朱洵面带微笑地说道。
“朕对你带来的这些人充满了信心,朕相信他们定有能力胜任军中事务的交接工作。现在,朕决定拿出军中三分之二的职位,交由你带来的人接任。”
朱洵的语气十分坚定。
“而剩下的三分之一职位,朕打算从江南军队当中进行筛选。通过当地驻军的选拔,能让我们更有效地拉拢人才,也能让江南驻军更好地融入进来。”
朱洵解释着自己的想法。
从一开始,朱洵就仔细观察了李邦华带来的这些军人。
他们个个身姿挺拔,精神饱满,队列整齐,那股精气神一看就知道是可塑之才。
从他们的风貌就能看出,这些人有着良好的军事素养,而且纪律性很强。
朱洵心想,这样的士兵在管理军队方面肯定不会差,把部分军队事务交给李邦华带来的人,他心里感到格外踏实。
过了两日,朱洵便迅速在军中开启了选拔工作。
这次选拔精心设置了文考与武考两个部分,力求全面考察士兵们的综合素养。
朱洵深知此次选拔的重要性,他毅然决定亲力亲为。
他直接将自己的居所搬到了军营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选拔事务当中。
在这几日里,他每日都早早起身,深入到军营的各个角落去查看准备情况。
无论是考场的布置,还是考核规则的细化,他都一一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