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回春丹的原形

换源:

  “切记,行动务必小心谨慎,不可引起他人的注意。此次购买的量要稍微多一些,因为马上就会用到。”

“现在就立刻去办,务必在等会上朝之时将此事办妥。”

朱洵的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权威和紧迫感,他深知此次计划的关键所在,每一个细节都必须严格把控。

这只猴子和回春丹将在接下来的朝堂之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他实施新策略的重要道具。

朱洵心中深知,绝不能直接在朝堂之上贸然提及回春丹的坏处。

因为他明白,这样做极有可能会使得一些大臣瞬间警惕起来,从而可能引发他们的各种应对举措,使得局面变得更加复杂难以掌控。

然而,如果在一开始的时候,先提及回春丹的好处,并且刻意装作自己对其真实情况全然不知情的模样,那么这些大臣便不会立刻陷入慌张的状态。

他们可能会放松警惕,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关于某种物品的讨论。

基于此,朱洵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采用一种独特的方式——用一只猴子来直观地体现回春丹的真正药效。

他要精心策划一场在朝堂上的演示,通过猴子服用回春丹后的反应,让大臣们亲眼目睹其真实效果。

而且,在整个过程中,他自己还要巧妙地装作完全不了解回春丹药效究竟如何的样子。

这样一来,既能避免引起大臣们的过度警觉,又能以一种较为自然的方式引导他们关注回春丹的本质,从而促使他们对回春丹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

“是!属下即刻便去。”骆养性抱拳领命,声音洪亮而坚定。

虽说他此时并不清楚朱洵究竟要做什么,但他对朱洵的行事手段和谋略有着深刻的了解与信任。

在过往的诸多事务中,骆养性亲眼目睹了朱洵以其卓越的智慧和非凡的才能,一次次巧妙地化解难题,引领局势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他深知,朱洵的每一个决策都绝非随意为之,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有着深远的考量和布局。

以朱洵的聪明才智而言,他绝不会做毫无意义之事。

即便骆养性此刻对朱洵的具体计划毫无头绪,但他坚信,只要按照朱洵的吩咐去做,就定然不会有错。

骆养性的执行力向来极为出色,在极短的时间内,他便成功找到了一只合适的猴子以及所需的回春丹。

其实,早在之前了解到回春丹是如何进入这些大臣家中的时候,他就已经留了心眼。

他深知其中的门道,所以此次行动起来驾轻就熟。

他心里清楚,只需随便找几个女子,按照之前了解到的话术去操作,即便多花费一些钱财,也一样能够顺利购得回春丹。

而且,通过这种方式,还能够巧妙地避免打草惊蛇,不会让这些大臣察觉到朱洵已经知晓回春丹的药效以及背后的诸多秘密。

他精心安排每一个细节,确保整个过程天衣无缝。

从挑选女子,到教导她们如何与卖家沟通交易,骆养性都亲自把关。

他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任何一个小的疏忽都可能影响到朱洵的全盘计划。

在他的高效运作下,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为即将在朝堂上展开的行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只待时机一到。

待到上朝之际,钟声悠扬响起,回荡在庄严肃穆的宫殿之中。

朱洵神色从容,目光坚定,按照既定计划直接宣召骆养性上殿。

只见骆养性稳步前行,手中牵着一只猴子踏入朝堂。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如同平静湖面投入一颗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引得朝堂内一片哗然。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为何今日陛下竟让骆养性牵着一只猴上殿呢?这可真是前所未闻的奇事啊!”

一位身着朝服、面容清癯的官员,眉头紧皱,眼中满是疑惑,忍不住向身旁同样面露惊愕之色的同僚低声嘀咕道。

“是啊,我也着实费解,这陛下到底是何意图呢?莫不是要在这庄重威严的朝堂之上搞什么新奇的杂耍不成?这可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啊!”

另一位官员微微摇头,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不解,一边说着,一边还不时地偷瞄一眼朱洵和骆养性,试图从他们的表情中寻得一丝线索。

一时间,底下的官员们仿佛炸开了锅,纷纷交头接耳,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他们的声音虽小,但汇聚在一起,也形成了一片嗡嗡的嘈杂声。

骆养性神色镇定,手中紧紧牵着那只活蹦乱跳的猴子,稳步站在了大殿的中央。

他身姿挺拔,目光坚定,丝毫没有因身处众目睽睽之下而有半分怯懦,展现出了不卑不亢的气度。

此时,朱洵将周围大臣们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尽收耳中,却并未着急制止。

相反,他脸上故作露出非常浓厚的兴趣之色,缓缓开口说道:“各位爱卿有所不知啊,朕近日在江南地区听闻有一种神药,其功效甚是奇妙。”

“据说服用此药后,能让人精神陡然振奋,仿若全身都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实乃千金难买的珍稀良药啊。”

他微微停顿,目光扫视着殿下众人,观察着他们的反应,继续说道:

“而且,此药颇为神秘,并不在寻常药铺里面售卖,可谓是千金难求。朕也是费了好些功夫,历经波折,才终于从一些外地的商铺之中购得些许。”

朱洵轻轻皱眉,似是在思考,又似是在故意吊众人的胃口,接着道:“这药的名字叫做回春丹。”

“然而,朕虽听闻其诸多神奇功效,但毕竟未亲身体验,着实不知这药效究竟如何。不过,外界对此药赞誉有加,皆传其功效非凡。”

“朕心想,如此盛名之下,想必应是一等一的好药。所以,朕今日特意准备先用此猴子尝试一番,以观其效。”

朱洵有条不紊地进行了一番颇长的铺垫,言辞之间尽显自己对该丹药的陌生与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