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核心的位置

换源:

  所以,朱洵深知必须当机立断,在这些官员尚未完全反应过来之时,便要果断出手,将他们一网打尽,全部予以铲除。

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消除这一潜在的威胁,确保朝堂真正安全。

“速速召集锦衣卫,带上这本黑名单。”

朱洵表情严肃,道,“你们要想尽办法,将名单上所有的官员都逐一从其现职撤下。”

他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接着说:“最好是制造一些看似合理的意外事件。

例如,安排一些看似不经意的工作失误,或是制造一些符合常理的突发状况,以此为借口,将他们一一撤职调离。

要把他们从江南这个最为核心的位置派遣到其他地方去,如此一来,日后便更容易掌控局面。”

“此事务必做得隐蔽些,切不可让旁人察觉到任何蛛丝马迹。行动时要谨慎小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策划,确保万无一失。”

“不可因一时疏忽而暴露了我们的意图,否则将会打草惊蛇,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好了,即刻去办吧!”他挥了挥手,示意锦衣卫按照命令行事。

朱洵之所以让锦衣卫去执行这件事情,乃是出于对他们实力的充分信任。

锦衣卫作为朝廷中的一支特殊力量,训练有素,能力出众,向来以高效和隐秘的行事风格著称。

朱洵深知他们在处理各类复杂任务时的卓越能力,坚信他们能够出色地完成此次艰巨的使命。

而锦衣卫果然也没有辜负朱洵的期望。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黑名单上的官员们纷纷遭遇了意外事件,且这些意外的形式可谓是千奇百怪,无一重复,令人瞠目结舌。

其中,有些官员在骑马出行时,不知何故突然摔断了腿。

据当时在场的人描述,马匹原本好好地走着,却突然像是受到了惊吓一般,猛地狂奔起来,导致官员从马上坠落,摔断了腿。

这一突如其来的意外使得该官员无法正常上朝,只能卧病在床,调养伤势。

还有些官员则是毫无征兆地突发疾病。

他们前一刻还看似身体康健,正常地处理着日常事务,然而转眼间就病倒在床,病情来势汹汹。

就连其家人都感到莫名其妙,不知究竟是如何突然染上这般病症的。

“老爷呀,您这也太凄惨了,怎么就好端端地遭遇了这种祸事呢?如今连朝都不能上了,往后可该如何是好啊?”

一位面容焦急的夫人坐在床边,紧紧握着官员的手,眼中满是忧虑与关切,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和无奈。

“爹,您没事吧……”一旁的子女们也围拢过来,脸上写满了担忧和心疼。

他们看着平日里威风凛凛的父亲此刻虚弱地躺在床上,心中满是不安和迷茫。

在那份黑名单上的官员们,此刻无一不是躺在自家的床上,状况堪忧。

有的官员伤势严重,整个人仿佛被抽去了所有的力气,只能一动不动地躺着,哪怕是轻微的挪动都会引发钻心的疼痛,脸色苍白如纸,气息也十分微弱。

他们望着天花板,眼神中透露出对自己未来仕途的担忧和对这突如其来意外的困惑。

而那些病情突发的官员,同样饱受折磨。

他们时而发出痛苦的呻吟,身体不时地抽搐着,汗水湿透了衣衫。

家人们在一旁忙前忙后,却又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受苦,心中充满了焦急和无助。

家里面的妻子和女儿们自是心急如焚,个个面露忧色,皆跪在床旁,不停地抹着眼泪。

妻子们眼神中满是焦急与关切,她们紧紧地握着官员的手,似乎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传递力量和安慰。

女儿们则是轻声抽泣着,眼中饱含着对父亲的担忧与心疼,她们不时地用手帕擦拭着泪水,那模样楚楚可怜。

一时间,江南官场之上,竟有七八成的官员都相继出现了意外状况。

有的官员因意外受伤而卧床不起,有的则被突如其来的疾病击倒。

他们纷纷无法正常上朝理政,这使得江南官场的局势瞬间变得紧张而混乱。

然而,朱洵自然不会让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从而导致朝堂陷入瘫痪。

他立马以关心官员身体状况的名义,下达诏令,让这些遭遇意外的官员们暂时放下手头事务,安心在家休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闻户部侍郎张大人突发疾病,朕心甚忧,特恩准其调离原职,着其安心静养,以期早日康复。望张大人谨遵医嘱,静心调养,勿负朕之关切。”

王承恩手持朱洵亲自书写的圣旨,神色庄重地站在张大人府邸门前,高声宣读着。

其声音洪亮,字正腔圆,尽显皇家威严。

随后,王承恩便带着这一道道关乎众多官员命运的圣旨,马不停蹄地挨家挨户进行宣读。

从清晨的曙光初现,到傍晚的暮色降临,王承恩忙碌的身影穿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

他不辞辛劳,一次又一次地展开圣旨,用清晰而坚定的声音传达着皇帝的旨意。

这一天下来,王承恩竟然宣读了几十次之多圣旨,着实把他累得够呛。

他的嗓音逐渐变得沙哑,双腿也因长时间的奔波而感到酸痛,但他依旧一丝不苟地完成着自己的使命。

在朱洵的精心安排下,这些黑名单上的官员们都被逐一调离了原本的关键岗位。

并且,依据圣旨所言,他们在短时间内皆无法返回原职。

回到宫中的王承恩,尽管身体疲惫不堪,但脸上却洋溢着喜悦之色。

他迫不及待地来到朱洵面前,兴高采烈地将这个好消息告知了朱洵。

“陛下,臣已圆满完成使命,将圣旨一一宣读完毕。那些黑名单上的官员皆已被调离岗位。”

王承恩微微躬身,语气中满是欣慰,“此番举措,可谓是让倭寇那边元气大伤。他们在朝堂上精心安插的众多眼线和官员,一下子就被拔除。”

“这些官员曾受倭寇利用,为其传递情报,扰乱朝纲。如今他们失去了重要职位,对倭寇而言,无疑是重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