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在信纸上,那一个个字仿佛都有了温度。
皇后的手指轻轻摩挲着信纸,感受着皇帝的关怀。
她的心中满是感动,没想到皇帝对于自己还是有些关心的。
皇后微微扬起嘴角,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照顾大皇子,守护好后宫,等待皇帝的归来。
果然,过了几日之后,朱洵在扬州城的一处宽敞的宫殿内召集了众多官员。
宫殿之中,气氛庄严肃穆,官员们身着官服,神色恭敬地等待着皇帝发话。
朱洵身着龙袍,端坐在宝座之上,他的面容威严,眼神中透露出睿智的光芒。
“朕在这扬州城内待的时日也差不多了。”
朱洵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宫殿内回荡。
“朕准备过两日便启程赶路去南京。各位官员不必相送,你们只需坚守岗位,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尽忠职守。”
朱洵微微扫视了一眼下方的官员们,看到他们脸上的恭敬与专注。
“这么多天以来,朕仔细观察了扬州城内的情况,朕觉得扬州城内治理得不错。”朱洵微微点头,对扬州城的治理表示肯定。
“希望各位爱卿继续努力,不可懈怠。要以百姓的利益为重,勤勉政务,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把所有的官员聚集在一起,明确地说明了自己的目的。
这几日,扬州城内的那些女子们皆竭尽所能地为朱洵打听消息。
她们穿梭于大街小巷,出入各种场合,运用自己的聪慧与机智,想尽办法搜集着有关官员们的各种信息。
她们或是与官员的家眷攀谈,或是在茶楼酒肆中留意人们的议论,每一个细微的线索都不放过。
经过她们的努力,官员们的关系已经被打听得差不多了。
朱洵仔细审阅着呈上来的各种情报,心中对这些女子的付出有了几分赞赏。
他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思索之色。
而且,朱洵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与了解,觉得扬州城的治理也已经达到了一个较为满意的程度。
他看着城中井然有序的街道、百姓们安居乐业的景象,心中明白,这里的治理已经初见成效,没必要再继续待下去了。
继续赶路到南京,处理更多重要的事务,才是当前最为重要的事情。
官员们着实没有想到,皇帝竟会在这个时候召集他们在一起,而所说的竟然就是即将离开的事情。
当他们接到皇帝的召集令,满心以为会有重要的政务商议或者新的指令下达,一个个身着庄重的官服,怀揣着不同的心思来到指定的场所。
然而,当皇帝沉稳而坚定的声音响起,宣布即将离开扬州城前往南京时,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惊讶与意外的神情。
本来,有些官员心中还暗暗盘算着,过两天就把自己精心培养的女儿也送进宫中,以此来巩固自己的家族地位,为自己的仕途增添一份助力。
他们甚至已经开始精心准备女儿的服饰、教导她们各种礼仪,满心期待着这个机会的到来。
可现在看来,这个计划是彻底没了实现的可能。
“臣等谨遵陛下圣意。”众官员齐声高呼,声音在宫殿中回荡。
他们的脸上满是恭敬之色,微微低头,目光紧随着皇帝的身影。
朱洵缓缓转身,迈步离去。
他的身姿挺拔,龙袍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每一步都沉稳而有力,仿佛带着无尽的威严。
各位官员看着皇帝渐行渐远的背影,直到那身影消失在视线之中,才仿佛如梦初醒般反应过来。
他们齐齐地跪了下来,动作整齐划一。
膝盖与地面接触的瞬间,发出轻微的声响。
他们俯下身,额头触地,以最虔诚的姿态跪拜朱洵。
朱洵动作迅速地收拾好了随身物品,与锦衣卫们一道很快便重新踏上了征程。
他们骑着骏马,队伍整齐有序地行进在道路上。
马蹄声阵阵,扬起些许尘土。
重新赶路之后,朱洵却惊讶地发现道路上的流民竟比之前多了许多。
那些流民们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眼神中充满了迷茫与无助。
他们有的拖家带口,有的孤身一人,艰难地行走在道路两旁。
朱洵一直紧锁着眉头,目光凝重地看着这么多的流民。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沉重之感,这些百姓们遭受着苦难,让他深感责任重大。
他微微眯起眼睛,仔细观察着周围的情况,心中不断思索着应对之策。
“朕记得扬州土地还算富饶。”
朱洵沉吟片刻后说道,“朕观察了这么久,不如就让这些流民去扬州安顿吧。”
朱洵看着这些四处漂泊的流民,心中不禁泛起了一阵怜悯之情。
那些流民们蓬头垢面,身形消瘦,眼神中满是疲惫与绝望。
他们在这世间艰难地挣扎着,只为求得一丝生存的希望。
朱洵的目光在流民们身上停留了许久,心中满是感慨。
然而,当朱洵说出让这些流民去扬州安顿的办法时,扬州府的官员们在旁边却面面相觑。
他们一个个神色复杂,眼神中透露出犹豫与担忧。
没有人站出来赞扬朱洵的这种说法,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尴尬的沉默。
朱洵微微皱起眉头,心中察觉到了不对劲。
他缓缓转头看向他们,眼神中带着询问与威严。
他不明白,为何这些官员们对自己的提议没有任何回应。
“怎么?爱卿们都不说话了?”朱洵微微扬起下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一种威严。
“是朕的这个办法不好吗?”朱洵的目光缓缓扫过这几个官员,眼神冰冷如霜。
毕竟朱洵所说的安排皆是为了百姓着想,对百姓而言自然是好事一桩。
然而,这一决策对于官员们来说,却无疑是有害无益的。
他们或许会因此而损失一些既得利益,又或者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安置这些流民。
但是,朱洵着实没有想到,这些个官员竟然如此不加掩饰地就表现出对自己利益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