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不服高人有罪!

换源:

  “好!就按由检说的办!”

朱元璋兴高采烈,激动不已,“今天皇后凤体康复,又有咱的好晜孙指点江山,双喜临门!吩咐御膳房按照国宴标准做四菜一汤,多加几两羊肉和大白菜,咱要与由检痛饮三杯!”

朱元璋平生节俭,登基后也不改初心,平日里和马皇后用餐,通常都是土豆炖白菜和腌黄瓜啥的,很少吃肉。

如今高规格宴请朱由检,可以看出他是真的特别开心。

不多时,一桌丰盛的菜肴和几坛金华酒、羊羔酒摆上餐桌。

朱由检暗道,这国宴属实有点寒酸呐!

没办法,此时的大明国库白银存量可能还不到100万两白银,辅以大量粮食、布帛储备。

最主要是,高皇帝过于艰苦朴素了。

“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咱们大家敬由检一杯!”

“且慢!”没等众人举杯,朱由检一摆手:“老朱你也不算富裕,我自带酒水,以助大家雅兴!”

说着,他从系统空间取出两瓶白酒,“这是58度飞空毛台,味道还可以。”

“58度?!”

众人无不吃惊。

要知道,洪武朝的金华酒是明代宫廷最推崇的黄酒,产自浙江金华,被誉为“南酒之首”,以糯米酿造,色泽橙黄,口感醇厚,但是酒精度只有8度到12度。

羊羔酒属于滋补酒,以黄酒为基,加入羊肉、杏仁、药材浸泡,

因添加物,酒精度略高,在10-15度,这已是传统发酵工艺极限了。

由于度数高,朱元璋通常只在冬季御寒时饮用。

这毛台酒竟然有58度?

如此烈性酒,喝完了还不得浑身着火啊?

另外,崇祯皇帝这隔空取物的本事可太厉害了!

见大家神情惊异,朱由检微微一笑,“酒是穿肠毒药,要适度少饮,何况这酒很烈,需一点点品尝。”

晋王朱棡挺会来事儿,给每人倒上一盏酒。

朱由检端起酒瓯,高声道:“各位,我们祝高皇帝、高祖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祝洪武朝国富民强,越来越兴旺!干杯!”

“干杯!”

“干杯!”…

“哎呀,这酒太够劲了!”

朱棣暗自赞叹,自己这位后人可太牛逼了,居然敢在这里反客为主!

朱元璋笑问道:“由检,咱也搞个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怎么样?”

“暂时不可。”朱由检摇了摇头,“当前的洪武朝经济基础不具备,不适合搞那一套。”

“哦?此话怎讲?”

“白银货币化未成熟。摊丁入亩的核心是赋役折银征收,需高度货币化,但目前白银流通量严重不足。”

“洪武八年(1375年)才发行‘大明宝钞’,且民间仍以实物交易为主。”

“当前华夏白银产量有限,直到16世纪美洲白银大量流入后,白银才成为主流货币。”

“再者,你曾多次禁止金银交易,还在《大明律》规定『凡以金银交易者,罪之』,可见当前洪武朝缺乏实施折银征税的物质条件。”

“说白了就是穷呗。”朱元璋有些失落,“听你爹说,你在泰昌朝片刻间就帮他弄到了好几亿两白银?有没有办法给咱也搞一些?”

“有!不但有,而且有!”朱由检满不在乎道,“只要我指哪老朱你就打哪,不出一年,几十亿两白银也不成问题。”

“啊?”众人张口结舌。

一年之内,搞到几十亿两白银?

不是说梦话吧?

“没问题!”朱元璋满面春风,“不服高人有罪!咱相信你,你说咋办就咋办,你说咋整就咋整。”

“首先,老朱你得解除海禁,然后将倭国从十五个不征之国名单里剔除,因为大量白银就在倭国的石见银山和佐渡银山。”

“哦?”朱元璋为之一愣。

他之所以把倭国列为不征之国,主要是跨海作战难度大,军事成本太高了。

元朝在1274年、1281年两次征倭,均因台风和倭军抵抗而失败,朱元璋评估明朝水军无法确保胜利。

另外,如今的洪武朝,战略重心在北方北元,水军预算有限。

再说海禁,那是为了防范张士诚、方国珍旧部勾结倭寇。

也防止沿海豪强通过海外贸易积累势力,如南宋末年泉州蒲寿庚家族。

朱元璋推崇‘重农抑商’,认为海外贸易会动摇小农经济根基。

朝贡贸易可垄断利润,避免白银外流,尽管当时白银并非主要货币。

朱由检看透了朱元璋的心思,不以为然道:“啥也不用担心,按照倭给你划的道走,肯定没错。”

“先把北元彻底灭了,再清剿东北的建奴,而后就出兵攻打倭国,用不了一年半载的。”

“至于薪疆的东察合台汗国、安南之类的,还有其他小鱼小虾那都根本不用放在心上,大军一走一过,直接给它端了。”

“啊?”众人再次大吃一惊。

这位崇祯大帝,是不是口出狼言成了习惯,吹牛逼不上税是吧?

你这也太狂妄了!

剿灭一个国家比喝凉水都轻松?

朱由检感受到了众人质疑的目光,并未当回事,笑呵呵道:“宴席间不谈国事,来,喝酒!”

……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