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鸡不成蚀把米!严嵩果然是个老狐狸。
朝会散去,大雪也渐渐变小。
洛浩川站在小院里的屋檐下哈了口气,雪要停了。
不过洛浩川知道,改稻为桑就要开始。雪是停了,可是浙江的百姓就要流血了。
一场震动大明朝局的斗争开始了。嘉靖四十年,大年初一。
一大清早,洛浩川便起床收拾小院,万一有拜年来了呢!
不过洛浩川也知道没什么人来,自己为官才一年,而且又在翰林院,相熟的也就那么几个。
昨晚真是美美地吃了一顿,这算是洛浩川到了大明之后最丰盛的一顿饭了。
以前在乡下,吃肉都难。要不是洛浩川显露出科举的潜力,得到了刘员外的资助,洛浩川估计连白面都吃不上。
萝卜肉汤,白面馍馍,一盘烧肉,还有一盘饺子,这就是洛浩川的年夜饭。
听起来普通,可这顿年夜饭的丰盛程度已经超过了大明九成九的年夜饭了。
吃好了,心情自然好。
走在胡同里,洛浩川时不时地跟街坊邻居打着招呼。对于洛浩川这个和气的官员,街坊也都是微笑以对。
大年初一,洛浩川打算去逛一逛,随便吃点东西。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对于大明的百姓来说,吃喝就是天下第一等的事情。
洛浩川来到这,除了吃喝,也没有了其他的爱好。
倒是经常有人请洛浩川去参加什么诗词文宴,但都被洛浩川推掉了。
这些宴会顶多就是吃吃喝喝,而且基本上都是水果糕点。对于洛浩川来说,吸引力不大。
洛浩川的诗词可是对京城的才子佳人吸引力不小,时不时就会有求诗词的人上门,不过洛浩川兴趣不大。
到了明朝,诗词一道早已不受重视。当然了,你要是青词写得好,那就另当别论了。
洛浩川一直转到中午,才回自己的小院,没想到在校园门口还真见到一个熟人。
“李兄!开年积福!”
洛浩川看到李道,立马行礼拜年。李道是跟自己同一年的进士,两个人关系不错。李道现在是工部行事,也是正七品。
“哎呦!洛兄,你怎么还在这优哉游哉的啊?”
洛浩川疑惑道:“李兄这是何意?”
“今日初一,咱们得去徐阁老家里拜年啊!你会忘了吧?”
洛浩川脸色一愣。
李道叹了口气:“咱们去年的主考官是徐阁老,咱们中了进士,就是徐阁老的门生。既然是门生,哪有过年不去恩师家里拜访的道理?”
“多谢李兄提醒,这事确实是我疏忽了。”
“今日上午,徐阁老要去宫里参加皇帝的宴会,差不多是未时返家。你赶紧去买拜礼,争取未时三刻前到徐府。我们几个现在就去徐府门口等着,到时候我替你解释两句。”
洛浩川一拱手:“多谢李兄!”
“别磨蹭了,赶紧去吧。记着,拜礼不能太寒酸,但也不能太奢侈。”
说完这话,李道就朝着街口走去,那里有几个同科的朋友,要一起去徐府。
看着李道的背影,洛浩川叹了口气,其实他根本就不是疏忽。
洛浩川作为徐阶的门生,怎么会忘了过年的拜礼呢?只是洛浩川觉得过年拜访没什么用,而且还得费时费钱。
徐阶在内阁已经快十年了,门生故吏不说遍天下,一百多人还是有的。
这一百多人,多洛浩川一个不多,少洛浩川一个不少。去与不去,毫无分别。
不过现在李道都到家门口叫了,洛浩川想躲也躲不了了,麻溜去集市上买拜礼吧!
大年初一,集市上摩肩接踵,洛浩川挤来挤去,终于买了一盒上等糕点和一套笔墨纸砚。
就这两样东西,花了洛浩川十两银子,两个月的俸禄没了。
就这还不算太奢侈,毕竟徐阶一直自诩清廉。要是洛浩川是严嵩的门生,那今天不送一百两银子的礼物,都进不去严家的大门。
洛浩川紧赶慢赶,到了徐府也已经未时末了。冬天白日本来就短,此时天都擦黑了。
不过徐府门口十分冷清,不像是大年初一的景象。
洛浩川领着礼盒走到门口,还没敲门,一个门房就从大门旁边的小门里走了出来。
“你也是来拜年的是吧?东西留下,人走吧。我们家大人还没回府。”
洛浩川听完一喜,徐阶没回来,自己也不用进府拜年了。
把礼盒递上去,门房撇了撇嘴,就要进去。
“劳驾,不需要登记礼单吗?”
被洛浩川这么一说,那个门房回头,一脸不屑。
“礼单?你们送的这些东西,我们老爷也不会看。”
宰相门房七品官,洛浩川今天算是领教了。
洛浩川拱拱手,转身要走。还没走两步,就看见一顶蓝花轿子从巷口进来。
四个轿夫脚下如风,直接来到徐府大门口。轿子一斜,一个头发斑白的老者从轿子里探出头来,正好跟洛浩川打了个照面。
四目相对,洛浩川立刻拱手作揖。
“学生拜见恩师!”
眼前这个老者正是内阁次辅徐阶,徐阶也没想到有人会在自己家门口等着自己。
徐阶缓缓走了两步,停在洛浩川面前。
“难得你还在这等着老夫。”
洛浩川一听,心中哭笑不得。自己是买礼物来晚了,没成想在徐阶眼里,自己是有意为之。
徐阶伸出手,把洛浩川扶起身。
“平山,你有心了。”
平山是洛浩川的字,当然,这个字也是洛浩川自己取的。
洛浩川难得见一回徐阶,赶紧听听他心里想什么?
“这洛浩川果然与众不同,值得培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