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手榴弹和硝化淀粉

换源:

  中华狸花猫行动结束之后,张永乐本想回悦来客栈,不过发现近两百的俘虏和伤员没地方安置,所以临时决定直接搬到大功坊,这里地方够大,屋子又多。

作为魏国公府有身份的下人管事居住的地方,其实和普通的大户人家区别不大,这些人在魏国公府伺候主人,但回到这里立时就成了主人,同样有不少奴婢丫鬟之类的伺候,房屋各处设施齐全,条件甚至比悦来客栈还要好。

简单收拾安置了一下,将俘虏和轻伤员都集中在一间没有窗户的大仓房内,金不换也带人回来了,兴高采烈嘴里叨叨个不停,大谈自己在魏国公府前的英雄事迹。

张永乐嘱咐他安排好夜间执哨,自己则找了间屋子睡觉去了,实在是人一放松,之前大量分泌肾上腺素的后遗症就凸显出来,困乏得不行。许是睡的太早的缘故,后半夜就醒了说啥也睡不着了,干脆起身穿衣,去外面走了一圈,吹了会凉风精神恢复之后,干脆坐在桌前掌了马灯开始工作。

他想顺道把近卫军的手榴弹给设计定稿。

后世解放军对于手榴弹在战场上的运用那是有着极悠久的优良传统,,连带着手榴弹的研发、制造,以及与此有关的训练科目都相较外军要更为重视。张永乐对此可谓是轻车熟路。

手榴弹最早出现在我国的唐朝末期,元朝时随成吉思汗的铁骑传到了欧洲,如果张永乐没记错的话,现时正是手榴弹开始欧洲大行其道之时,许多国家的军队都设立了专门的掷弹兵,不过这年代的手榴弹全是以黑火药做炸药,威力奇差,与后世的手榴弹根本无法相比。

现代手榴弹按照战术作用主要分为进攻性,防御型和特殊功能型,按照外形划分则分为圆柱形,卵型,捅形。

跟普通人的认知有所不同的是,进攻型手榴弹,比如后世影视剧中八路军用的木柄手榴弹就是典型的进攻型,是以破片伤害和爆炸震荡伤害为主,威力要小于既有破片伤害又有钢珠霰弹贯穿伤害的防御型手榴弹,比如美军用的那种卵形手雷。

两者的杀伤范围也是防御型的远大于进攻型,还以美军所用的卵型手雷为例,杀伤范围可达三十米,而我军以前使用的木柄手榴弹杀伤范围只有六到八米。

读到这里,也许会有看官会问,为毛防御的要比进攻的威力更大,为毛我军明知道卵形的手雷威力更大还要执着的使用木柄手榴弹呢?

这就涉及到战术思想和实际作战应用了。

木柄手榴弹之所以是进攻型手榴弹,就是它一般是我军发起冲锋前,用于战场破防的,主要用它的爆炸震荡而不单止是破片伤害,绝对的开路急先锋;试想,冲锋前扔一轮木柄手榴弹,把敌人炸晕炸迷糊了,我军指战员冲上前去是不是可以轻松收割?而且因为爆炸范围远小于投掷距离,所以不存在误伤己方的可能。

而美军的卵形防御型手雷的作用就反过来了,它追求的是最大化伤害,以延缓阻止敌人的进攻,但这玩意是无差别伤害,杀伤范围又大于投掷距离(美军平均掷弹距离为23米),所以手雷扔出去后,自己要优先找掩体躲避,否则被炸死的大概率是自己。

而且相较于防御型的卵形手雷,进攻型的木柄手榴弹制造更容易,采用拉发式,没有复杂的起爆延时结构,造价也更低廉,后者成本仅为前者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可靠性又高,很多时候战士都敢拿手榴弹当锤子用,诸多优点使得所以我军在军改前还大量装备67、77式木柄手榴弹。

张永乐的设计思路是,要么不搞,要搞就一步到胃,他准备无论是进攻型,防御型还是特殊功能型都要弄出来。

木柄手榴弹作为野战部队的制式装备,量大管饱,必要时还可以集束捆扎当炸药包用于攻坚爆破。

卵形手雷则作为特种作战部队和谍报人员使用,当然,引爆和延时装置不用搞的那么复杂,同样可以采用拉发,只需要极少量的雷酸汞和玻璃碎碴,真的不要太简单。

功能型的也要搞,烟雾弹,燃烧弹,肯定要造一些,至于闪光弹,眩晕弹什么的就不用了,这又不是打CS。

确定了思路,张永乐开始苦思苦想,并不停的在纸上写写画画。

首先是弹体,木柄手榴弹可以采用造价低廉的铸铁作为弹体材料,利用翻砂工艺,差不多一个熟练工匠就可以供应整个近卫军全部的需求,后世我军装备量最大的67式手榴弹就是用的铸铁。

卵形手雷的弹体要麻烦些,最好用铸钢或薄钢板冲压而成,这样的破片效果最好,当然,如果单纯追求杀伤效果,可以多加小钢珠,那样对弹体的要求就会非常低,比如后世我军装备的82-2式手榴弹就采用了全塑料弹体,但里面装填了1600枚钢珠,其恐怖杀伤力在世界各国列装的制式手榴弹中也能排进前几名。

塑料张永乐是肯定弄不出来了,但可以因地制宜,比如用硬木,这年代大明最不缺的就是动手能力极强的能工巧匠,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什么黄花梨,金丝楠,小叶紫檀,沉香木,酸枝木之类的,在后世动辄几万块才能买一小块,都是用来做手串的名贵硬木,在大明这时却是用来造宫殿盖房子做家具,不要太多。

一想到近卫军将士用金丝楠木做的手雷,叮叮咣咣一通乱炸,张永乐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太特喵的奢侈鸟!

除却弹体外,手榴弹就只剩爆炸部和引信两个主要部件了,爆炸部采用硝化淀粉,目前地瓜和土豆还在凤阳地里种着呢,一时半会怕是指望不上,淀粉来源恐怕要另想别的办法,张永乐仔细回想下现在大明能找到的富含淀粉的作物。

想来想去,只想出两样,一个是芋头,当年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热播时,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广西荔浦芋头,实际上这东西整个秦岭以南都有种植。

另外一样,就是山药,这东西分布就更广了,在大明也是常见之物。

虽然无论是芋头还是山药,淀粉含量都比不过土豆、地瓜和木薯,但也就是单位生产效率低些,制造成本高些而已,张永乐又不是做生意开淀粉作坊,有的用就好。

打定主意,张永乐又仔细回想了下淀粉萃取的流程,干脆提笔把淀粉萃取的工艺流程也写了下来。

目前张永乐能采用的只能是传统土法萃取,利用直链淀粉溶于水的特性来萃取,虽然这个过程损耗巨大,但考虑到大明目前的现实状况,也只能如此了,至于其他诸如化学萃取法、马廷法、阿耳塞廷法之类的根本不在考虑范围,这些都要用到一些目前大明还比较难弄的手段和材料。

具体流程如下,将山药或芋头粉碎,最好是用细孔铁搓板给搓成蓉状,然后把山药蓉(芋头蓉)放入清水中揉搓直至水变浑浊,接着捞出山药蓉再放入清水重复上述动作,最好静置搓好的淀粉水,再把上层的清水倒掉,并把淀粉浆晒干、捏散即可,淀粉就萃取出来了。

写到这里,张永乐突发奇想,心说反正这两天也没啥事,要不干脆就在大功坊里试试这土法萃取淀粉?毕竟他的这一套只是存在于理论上,还从未实际操作过。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晚点安排人去街上采购些山药来试试。

打定主意后,张永乐又趁热打铁,把硝化淀粉的制备流程也给写出来了。

硝化淀粉是略带黄色的白色粉末或易于捏碎的小团粒。没有气味和味道。和硝化棉一样,硝化淀粉也有含氮量高低之分。含氮量越高,爆炸能力越强。

含氮量最高可达14.14%。含氮12.2%的硝化淀粉爆速为4970m/s(ρ=1.6g/cm3);威力大于TNT,为120%;爆发点(加热5秒发生爆炸的温度)183℃。突出的优点是感度低,须用雷管起爆,使用安全。缺点是工业品安定性不好。

制备硝化淀粉是将淀粉与硝硫混酸直接反应而成,混酸的成分关系到含氮量,制备12%含氮量的标准猛炸药的混酸成分为硫酸58.8%,硝酸38%,水3.2%。整个制备过程中要用水浴来降温,将温度控制在XX度。

等写完这些,张永乐长出了口气,正好此时天已经亮了,按惯例近卫军战士又到了出早操的时间,虽然离开了川沙基地,但这习惯已经根植在每一位战士脑海里,除了值夜勤放哨的将士外,其余都自觉来到院子里,在金不换的带领下,开始活动筋骨做起了军体操。

张永乐也跟着一道运动了下,等身体发热开始见汗后才停下。正好看见扁鹊从屋里出来连忙叫住了他,

“七叔,等下吃完早餐你去街上帮我采买些东西回来,我这边有急用。”

“你小子可真会指使人,老夫昨晚忙活了一整夜救治那些伤员,这才弄好,正寻思喘口气补一觉呢,你就给我安排活,老夫没空,你找别人去!”扁鹊没好气的怼了他一句,

张永乐这才注意到扁鹊两眼全是血丝,一副疲惫至极的狼狈样子,连忙道歉,

“说吧,都要买些啥,反正老夫觉少,睡一会就能恢复差不多了,等下醒了再帮你去买,”

张永乐连忙把要买的东西跟扁鹊详细的描述了下,听完扁鹊歪头斜了他一眼道:

“我还当啥紧要物什呢,你这是要洗芡粉对不对?”

“你说啥?”张永乐还有点没听清楚,

“芡粉啊,厨子做菜勾芡用的芡粉,这是北地叫法,南方叫生粉,就是你说的法子洗出来的。”扁鹊又跟张永乐解释道,

“对对对,就是这玩意儿,芡粉,”张永乐忙不迭的答道,

“这玩意还用自己洗吗?杂货铺里有的是,买一麻包也用不了几钱银子,我说你小子是不是闲得慌啊,要自己洗?”扁鹊不屑道,

“这……”张永乐闻言突然怔住了,然后底气不足的说了句,

“可我以后要用很多很多啊,”

“那就找家大点的作坊买就是了,据老夫所知,做芡粉可不止山药和芋头,菱角,荸荠,葛根,莲藕都可以,你总不能为了吃猪肉就建个大猪圈吧?这事还是交给专门洗芡粉的人去做才好,只要出得起银钱,你要多少人家就给你洗多少,多大点事啊,”扁鹊又怼了张永乐一通,

“好吧,你赢了,”张永乐这回彻底投降了,心里腹诽,按咱们老朱家的忌讳,那叫豚肉好不!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