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丹修炼:从筑基到结丹的次第探索
深山古观,晨钟暮鼓。森跪在蒲团上,望着供桌上泛黄的《九转丹经》,指腹轻轻摩挲着封面上早已褪色的篆字。十年前,他在一场山难中被老道士玄清救下,自此拜入道门,开始了内丹修炼的漫长之路。
“森儿,今日起教你筑基。”玄清道长手持拂尘,将他带到观后断崖边,“所谓筑基,便是强其筋骨,固其元精,为内丹修炼打下根基。”说罢,道长抬手一指,只见崖壁上遍布着大小不一的凸起石块,“每日辰时到此,攀爬三个时辰,风雨无阻。”
森望着近乎垂直的崖壁,深吸一口气,伸手扣住石块。粗糙的岩石磨得掌心生疼,汗水顺着额头滑落,模糊了视线。才爬至三分之一,手臂便传来阵阵酸痛,脚下一滑,整个人悬在半空。千钧一发之际,他想起师父教导的“凝神守一”,强行压下慌乱,调动全身力量,咬牙向上攀爬。
回到道观时,森的双手已是血肉模糊。玄清道长却不为所动,只是递来一碗草药汤:“痛则通,通则强。筑基不仅是身体的锤炼,更是心志的磨砺。”森喝下汤药,只觉一股热流在体内游走,伤口的疼痛竟渐渐消退。
此后三年,无论严寒酷暑,森从未间断崖壁攀爬。他渐渐发现,随着身体的强壮,自己的呼吸变得绵长,精力愈发充沛。更神奇的是,每当他凝神静气,便能感受到体内有一股微弱的气流在缓缓流动。
“可以开始练气了。”玄清道长看着森日渐挺拔的身姿,终于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带着森来到观中密室,室内氤氲着檀香,中央摆放着一个刻满符文的蒲团。“盘腿而坐,意守丹田,以心引气,以气养神。”
森依言坐下,闭目凝神。起初,他只觉杂念纷至沓来,难以集中精神。就在他几欲放弃时,突然想起筑基时的艰辛,强行将心神收回。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感受到丹田处有一团温热缓缓升起,顺着经脉游走全身,所过之处,说不出的舒畅。
“很好,已入练气境。”玄清道长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但切记,练气不可贪功冒进,否则极易走火入魔。”
五年过去,森的修为日益精进。他能清晰地感知到体内气流的运行轨迹,甚至能运用内气疗伤。然而,当他试图冲击结丹境时,却屡屡失败。每次临近突破,丹田处便如火烧般剧痛,气流也变得紊乱不堪。
“莫急。”玄清道长看着弟子焦急的模样,“结丹不仅需要深厚的修为,更需要机缘。明日随我下山,或许能有转机。”
两人来到山下小镇,恰逢瘟疫横行。街道上冷冷清清,不时传来阵阵咳嗽声和痛苦的呻吟。森看着那些被病痛折磨的百姓,心中涌起一股悲悯之情。在征得师父同意后,他不顾自身安危,每日奔波于病患之间,运用内气为他们驱除病邪。
一日,在救治一位垂危的孩童时,森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就在他感到力竭之时,怀中的孩童突然抓住他的手,稚嫩的声音中满是依赖:“神仙哥哥,我怕……”这一刻,森只觉一股暖流从心间涌出,直达丹田。原本紊乱的气流竟开始自动汇聚,在丹田处凝成一颗米粒大小的光珠。
“结丹了!”玄清道长惊喜地看着森周身萦绕的祥瑞之气,“森儿,你终于悟了。所谓结丹,不仅是修为的突破,更是心境的升华。唯有心怀苍生,方能成就大道。”
望着怀中渐渐康复的孩童,森终于明白,内丹修炼的真谛,不在于追求长生不老的仙术,而在于通过自我修炼,达到身心的圆满,并将这份力量回馈世间。
此后,森带着结丹的喜悦回到道观,继续潜心修炼。他知道,这只是修行路上的一个起点,前方还有更多的境界等待他去探索,更多的苍生需要他去守护。而那枚凝结着他十年心血与悲悯之心的内丹,将永远指引着他在修行之路上坚定前行。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