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被孤立的一家人

换源:

  他们治病回村后,

春暖花开时候,

天气正在变热起来,虽然回暖那时候天气特别冰冻,可是秦老汉不停的买那些烂木头,

还有就是那些烂树根,一切都是为了小兰,也是那时候开始,房里不再潮湿,而是带着温度的,只是烧柴和坑上的热火不断,是需要秦老汉买煤炭的。

“从今天起,我不会帮秦老汉家女儿看病。”

村里的赤脚医生发话了。

“从今天起,村里的井水,没有秦老汉家的份。”

“从今天起,我不会卖给秦老汉一根菜。”

秦老汉不得不解决水源问题,

他上山砍伐竹子。

把竹子破开去掉竹节,再把竹子链接起来。

取水源头是山上的泉水,

秦老汉细心的给水源地加上鹅卵石,做完这一切,秦老汉还养了一只乌龟在水缸,以防止有些不法分子,公报私仇,或者是人性极端的恶意投毒。

“低谷期,我就不信你能把我怎么样?时间是最好的遗忘的,谁还没有低谷期。”

为什么村里人会对他们这样,而且态度变了那么多。

和前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有关。

清明节刚过不到三天,

秦家族长就跑上门来,而且是命令的口吻,

因为秦家村东西,没有他们想要而又拿不到的东西,包括秦家村的一草一木,他都有权利。

族长夫人还是发话了,而且带着温柔,此时族长夫人手里拿着火腿,还有一大堆香肠还有糖果。

“你能把小兰过继给我吗?”

这是族长老婆说的话,族长就是村里财主,也是村里最有钱的。

“只要小兰来到我家,

我就可以给他好吃好喝的,还有穿好的,还有各种胭脂粉红的东西。

还可以送她读几年女子学堂。”

秦家族长夫人她有五个儿子,

儿子一成人就全跑了去当兵,

还有他们都去全国各地。

自从小兰来到村里的第6个月,她看着赵老汉带着小兰干活的时候,她打心里喜欢这孩子。

“没错,我要她了。”

族长夫人知道一件事,因为她这些年从未出过差错,那就是她直觉,就是她要嫁给老族长的儿子眼睛一样犀利。

“我有种直觉,

她天生灵性,一看就是那种过目不忘的孩子,我一辈子带过很多孩子,也从未有过这种感觉,我觉得她甚至比世家孩子还优秀。

她这容貌白净而出淤泥而不染,从小就是美人胚子,不像是穷苦人家的种。

这个以我多年的判断,一定是和世家小姐差不多的,

或许比世家小姐还有精致。

她一定不是农村人,

也是不属于这里的人,我相信她能够改变我们村,甚至带我们离开秦家村。”

“我看到了她的以后,我相信她,

我觉得以后就算她无法去世家,我也要把她当成儿媳妇一样培养,

我家那几个儿媳妇也是有了老婆,而且还是那种比较精明能干的老婆。”

话回到这边,

族长夫人是非常犀利的:“你看你这家境,破破烂烂,

家具都没有,就连碗筷都破破烂烂,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吗?”

族长夫人再一步步跟进,步步施压,诱之以利,

她就迫使秦老汉就范。

“只要你把小兰给我,我就把村东头那间我家闲置的木头房子给你。

还有就是这里是火腿和肉肠,

还有给你一辆驴车,让你出去好摆摊。

我立马托人安排,你们家小桃,小梅一起去私塾读书。”

自从洋人开学校以后,镇上的教书先生表示可以教育一部分家境好的女孩读书,但要交钱。

秦家族长夫人简直就是摸准秦老汉的心理,反正她这条件,就算是村里的普通人都是没有办法拒绝的,尤其是十一婶都想帮秦老汉答应了,毕竟女孩子养大十几年到最后也是别人家的。

“我说小志啊,

我们家老父亲不少关照你吧,

当年闹饥荒,

你们一家三口来我家,

还是我老父亲的关照,

我们给你煮粥,还有各种窝窝头。

你们一家几口才活下来的。”

秦老汉想了一会说:“谢谢你的好意。

你的恩情我没办法忘记,可是这事一码归一码。

卖儿卖女的事情,我确实做不到。

你们还是另请高明吧,或者去那洗菜的地方等等。

我们家今天不接待您们了。”

两夫妇立马还是发火了,而且是大火雷霆那种。

“秦家村500户,5000口人,你就盯上我们家?

其他家的闺女更好!还有河边,你去河边看看,

我和小兰有缘,也是从河边来的。”

族长夫人出门后:“你个秦老赖皮,你真的不是东西,

你抱着几个女儿吃苦受累,将来成文盲,

以后你的女儿出嫁,也是需要门当户对的,就你这家境,你能拿得出三个女儿的嫁妆吗。”

秦家族长夫妇回家一合计,立马想到一法子,就是给他们一家穿小鞋,也就是处处为难他们,就算他们想喝水都要问一下他。

“谁要是没有我的允许帮助他们家,

你们的田租金全部翻倍。”

大家立马照办。

“在秦家村,秦族长就是土皇上,他说是啥就是啥。你还是到外地住一段时间吧。”

有人偷偷跟秦老汉说。

秦老汉一忍而忍,

“我去城里告你们去。”

族长夫人更是嚣张。

“去啊,你别忘了,你爹娘都是逃荒来的,你能进秦家族谱是你的运气好而已。”

秦老汉搞定饮水后,

他也忙起来,他必须为生计奋斗。

虽然秦家族长夫妇的手脚多,但到了菜市场,十一婶还是给他送菜。

秦二牛也是立马给他送鱼什么的。

回到村里,也是各回各家,

大家基本不说话。

秦家族长各种整事还是弄到了老族长那里去了。

老族长当场发火,因为老族长一直都在不怎么知道村里的事情,因为他已经没有精力处理。

要不是秦老汉找上门,所以他也不会再出手去处理那些事。

“混账东西,你想养不会自己去河边捡,去稳婆那里找,

偏偏惦记人家的东西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