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七月二十九

换源:

  这些日子,秦老汉还是摆着夜市,和中市,早市就很少参与了。

但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睡觉,

可能是客人少,他也懒得理。

而他夜里当爹当妈的。

他有时候坐在板凳都能睡着的了,

他看着周围,

眼皮一直合起来,就那么想合起来,

有时候没人干脆不睁开了,因为有人在都会叫他的,中市生意不好,晚上的时候,生意会好点,虽然赚不了几个铜板,最好遇到一个高品质客户,尤其是世家子弟,可是世家子弟很想吃路边摊?

他们一般都是吃酒楼的,这个曲龙河城虽然是说不是什么大城市,可能耕地多,这里也是屯兵的好地方。

就连旁边卖菜的十一婶

也在劝他要注意休息,或者减少摆摊。

“不要摆摊了,回去睡觉吧。你那三朵金花在里面等着你回去照顾。”

秦老汉还是闭着眼睛继续回答道:

“要是不摆摊,我回家吃什么?客人虽然少,就算赚几十个铜板我也开心。”

他也不想多睡,因为人来人往,他只是比平时减少了吆喝,他甚至不爱说话。

他夜里还要照顾孩子。

小桃的任务实在太重了,

甚至重得不想起来干活了。

她才六岁,不仅要做饭种菜种瓜,

就要给两个妹妹洗屎尿布。

他在老伴走了以后好不容易把小梅带到三岁。

现在又出了一个捡来的孩子。

每天晚上回到家,秦老汉吃了竹笋,也就是那些空心菜以后,。

“爹爹,我先睡了。”

秦老汉继续回答。

“嗯。下半夜我来照顾她吧。”

而且大白天的,

天气热得老秦的摊子一个客人都没有,或许是卖水的都比他生意好,他也可以做热粉,不过一般是冬天才做,热粉加上那热辣椒油,就是人间美味。

他有时候甚至躺椅子上睡觉,根本不想理会任何事情,因为他精力都在养孩子身上。

“老板在?”

一个白发老头,穿着还不算破旧,

他叫醒了秦老汉,也是让秦老汉睡着的时候,突然打了个激灵,原来顾客就在旁边,而且还是高品质客官。

“您要吃啥?”

白胡子老头说,

“凉粉,热粉我都要。”

“我要的配菜有鱼腩,牛巴,扣肉,酸菜,老陈醋,酱油,番茄酱,辣椒酱。”

“对了。我要炒米粉,炒河粉。配菜,是猪肉,鸡蛋,萝卜丁,还有就是辣椒胡椒粉。”

老头继续说。

“各种菜要有精瘦肉汤,青椒炒猪肝,还有炒牛肉,

还有炒鱼肠,这是老头最爱,也是他来这里目的,其他地方吃不到的。

这里都有。

目前就那么多了,素菜来个炒胡萝卜,芹菜,还有炒洋葱,我还要本土鲶鱼清蒸那种。”

老头继续发布命令,他好像对这里了如指掌。

“对了,你叫隔壁的送一碗馄饨来,还有再隔壁的牛腩粉摊也送一碗过来,还有那汤圆,粽子我也要,

还有那边的豆腐脑也送一碗来,那边的水晶蒸饺,还有小笼包。还有糯米鸡,还有韭菜盒子,还有煎饼盒子,还有就是胡辣汤,还有就是糍粑,糕点,河虾河蟹就不要了,吃腻了,反正你看着给我上菜吧。。。”

秦老汉问:“您吃得完吗?”

老头说:“你就尽管做,反正我想吃东西了,吃不完就打包,我家里有冰窖。”

秦老汉这下把他自己的十八般武艺给弄上来了,甚至还有全村人脉关系。

“秦老汉又遇到大客户了,你们赶紧去准备。”

秦老汉运气很好,李家夫人过来那时候,他也是这样忙,不过没有现在要求那么高。

他整整花了两个时辰才给老头上完菜,另外整个村开始围绕秦老汉服务,还有秦二牛的摊位一起给秦老汉送鱼腩,甚至还有鱼肠什么的。

整个村的,都在默契给秦老汉配菜,虽然说曲龙河城比不上京城,可是在这个城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城市,而且耕地多,是屯兵的好地方。

在古代,那是兵家必争之地。

秦老汉问:“你还自带碗筷?”

“对啊,洁癖。”

老头开始吃饭,

丝毫不理会身边的闲言碎语。

那老头把菜吃得一干二净,尤其那碗凉粉,

汁也不留,

只不过那时候已经是晚上了,剩下的菜,他也全部打包带走了。

其实老头知道食物来之不易,所以什么都不舍得浪费,尤其是他这个年龄。

其实在街上才可以看到不同的人生,

这是一个固定社会,任何人不可随便跳跃,而且天灾人祸,就连这里土地,生产粮食也只是得到了一亩地不到五箩筐而已,朝廷就要了三箩筐,世家也要一箩筐半,剩下半箩筐才是农民的。

他们都是为了求生。

城里有不少下乡求生的卖货郎,他们用自己手艺换回了大洋,所以并不丢人。

他们都在为着彼此的生活一直在社会上奔跑,每个人都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温饱。

此时,一辆汽车飞快的打着喇叭在市区飞驰而过,而且是按着大喇叭,

把周围的摊位弄的鸡犬不宁。

周围人议论说:“我们看到有辆西洋的马车,四个轮的开过去了,好像是上官家的少爷。”

“上官家的有钱,人家去西洋学校买回洋车,他们家的钱多到你无法想象。

我们惹不起的有钱人,你少说几句,万一隔墙有耳呢?”

被说的那个立马气从心头来。

“我怎么说?他再有钱他不会喝烧酒,他会快乐吗?”

这个时候,另外一个也是各种附和。

“哈哈哈哈。。。。”

老头边吃边看,但也不附和,只是盯着车上的人,摇头心里也是闷气,如此高调行事,铺张浪费简直就是对老祖宗的各种不尊敬。

“一共十五个大洋,您看着给。”

老头只是拿出钱包,一个个的数着大洋。

“这里是十六个。”

他转身之后,

他立马去了小巷子,最后再上了轿子。

“回府。”

秦老汉是幕后,把钱全部都分发给了那些提供菜的,

秦老汉身上只剩下五个银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