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幡,藏语称为“隆达”,是一种用彩布或纸片制成的长方形旗帜。
它们通常印有经文、佛像或吉祥图案,颜色鲜艳,寓意着吉祥、祈福和祝福。
在藏区,经幡不仅是一种宗教仪式用品,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象征。
在藏传佛教中,经幡被认为具有特殊的意义。
当风吹过经幡时,每一次的飘动都相当于诵经一次,能够为人们带来好运和祝福。
因此,藏民们常常在重要的宗教场所、神山圣湖以及道路两旁悬挂经幡,以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人平安。
除了宗教意义外,经幡也是藏区独特自然景观的一部分。
在高海拔的雪域高原上,经幡随风起舞,与远处的雪山、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幅壮美的画卷。
这些经幡不仅美化了高原的景致,也成为了摄影爱好者和游客们追逐的焦点。
王霆他们一路走来,沿途中随处可见这样的经幡,可为什么雪梨杨她们要说这是神将古墓的大门呢?
三名少女显然很激动,没来得及给王霆解释,径直跑向了三角形经幡的所在。
王霆也上前去仔细观察着
彩色的经幡被围成了一个标准的等边三角形,平平无奇的固定在地上。
这些经幡以及很陈旧了,上面的古藏文已经淡化,不知经历了多久的风吹雨打。
经幡下的石缝中还有很多手掌大小的佛陀小像,以及一些小型唐卡,天珠,绿松石之类的珠串。
这都是藏民用来祈福的。
在距离庙宇较远的草原上,信徒们往往会将路边的经幡当作诵经祈福的寄托物。
他们认为这些经幡可以直通佛国。
这时王霆忍不住问了:
“你们三个是不是该告诉我,为什么说这里是古墓的入口?”
麒麟做出了个歉意的苦笑:
“一时激动忘记向你解释了,我们之前发现的几处古墓,都是在这样三角形的经幡正中间,连续五次都是如此,一定不会有问题的~”
王霆想了想,的确,一路上见过各种经幡,但这样标准的三角形围绕形式还是第一次。
和王霆预想的差不多,她们三个已经总结出经验了。
雪梨杨感慨道:
“这经幡也真是耐用啊,一千多年了竟然只是掉色了一些。”
王霆无语:
“你在想什么,这怎么可能是一千多年前的?最多不超过十年。”
雪梨杨皱眉不解:
“十年?可是格萨尔王的神将都是和他同时代的人物啊。”
王霆解释道:
“据我估计,这些经幡应该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藏民来更换,一代代流传到了现在,毕竟他们都是有信仰的人,会遵循祖制。”
八亿看向王霆:
“这么说来,那些信徒也知道这里埋葬着重要人物咯?”
王霆点头:
“如果这里真是你们所说的神将之墓的话,的确有这种可能。”
雪梨杨长出一口气:
“幸好是在这种地方,如果在内地,这样一个众所周知的古墓恐怕早就被挖了...”
说着,她们三个同时从道具箱中拿出了洛阳铲。
虽说她们已经基本确定这里就是古墓入口所在,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要打上几铲,确定无误。
无论古今中外,古墓的防潮防腐都是最重要的工程。
这点,从四五千年的埃及,再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
而基础的防腐,就是在填埋的时候,于贴近地表的土壤中添加一些防潮的干燥材料。
中原地区的古墓,多用青膏泥或者白膏泥,这种泥土非常细腻,密度较大,不易渗水。
而偏远地区没有制作膏泥的条件,往往会撒入很多的石灰甚至是煤渣,多少也能起到一些作用。
所以,只要仔细查看从洛阳铲里打上来的土壤层,里面有这些干燥剂的存在,那地下八成就有古墓了。
三名少女此时很熟练的开始下铲,画面十分违和,丝毫看不出少女的样子了,活脱脱三个经验丰富的盗墓贼~
王霆没有洛阳铲,干脆在一旁看着。
毕竟盗墓这种事情,他目前还是完全没有经验的小白。
可随着“咔咔”几声硬碰硬的声响传来,三名少女手掌都震麻了,平日里无往不利的洛阳铲却丝毫无法寸进脚下的土壤。
雪梨杨一脸不甘心的吐槽着:
“怎么搞的!难道这里被信仰之力庇护着么?怎么完全打不下去!”
麒麟也皱眉:
“这土好硬,就像水泥地一样...”
八亿眼巴巴的看向王霆:
“王霆你别光看着呀,来帮帮我们~”
王霆蹲下身摸了摸脚下的土地,摇头道:
“不用试了,洛阳铲打不下去的,就算我也没办法。”
雪梨杨撇嘴:
“你看上去这么壮实,一定可以的吧?”
王霆指了指大家面前的雅拉雪山,顺着冰舌的位置一路指了下来,解释道:
“你们看清楚了,这里不是普通的土壤,而是冻土层,别说我们了,就算是鲁智深来也戳不进去。”
说完感慨道:
“不得不说,这些古人还是很聪明的,选了个最适合作为古墓的地方,我相信你们就算用洛阳铲打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的。”
此话一出,三名少女齐齐望向他。
“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