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灵田开垦

换源:

  随着逍遥门独特门风的确立和弟子数量的不断增加,一个棘手的问题开始浮现出来——资源供应。修真之路离不开各种灵药、灵果和丹药,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灵植作为基础。虽然逍遥门有藏书阁中的知识和自动化阵法的便利,但日益增长的消耗还是让宋咸鱼感到压力。

春末夏初,万物生长的黄金时节。一场夜雨过后,迷雾山脉笼罩在一片清新湿润的氛围中。山间溪流奔腾不息,林木葱茏,处处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宋咸鱼站在后山的一片空地上,认真查看着周围的环境。这片区域位于洞府后方,三面环山,中间是一处开阔的谷地,阳光充足,水源丰富,正是种植灵植的理想场所。

“清凉,你觉得这片地怎么样?”宋咸鱼转头问身旁的叶清凉。

叶清凉蹲下身,捻起一撮土壤细细感受,然后点头道:“灵气浓度高,土壤肥沃,排水性也不错。确实是个好地方,但要开垦成灵田,可不是小工程。”

宋咸鱼环顾四周,笑道:“正好趁这个机会实践一下借力为妙的法则。”

当天下午,宋咸鱼召集了门内所有弟子,宣布了开垦灵田的计划。

“各位师弟师妹,随着我们逍遥门的发展,资源消耗越来越大,特别是各类灵植的需求量急剧增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贯彻我们自给自足的理念,我决定在后山开垦一片灵田,种植我们所需的各类灵植。”

弟子们纷纷点头,都认同这个决定的必要性。但随即有人提出了疑问。

“门主,开垦灵田是个大工程啊,”林煜说道,“我以前在其他门派见过,通常需要数十名弟子辛苦劳作数月,还要请专门的阵法师布置各种辅助阵法。我们人手这么少,怕是够呛。”

其他有经验的弟子也纷纷表示认同,传统的灵田开垦确实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巨大工程。

宋咸鱼却胸有成竹地笑了:“各位别急,我已经有了一个方案,不需要大家投入太多人力,就能建成高效的灵田。这正是我们借力为妙法则的实际应用。”

接下来的几天里,宋咸鱼带领几位对土壤和水文有研究的弟子,对后山区域进行了详细勘测。他们发现,这片区域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特殊的水系和土壤结构。

“看,这条主溪流中的水带有天然灵气,”宋咸鱼指着山间流下的溪流说,“而且我发现,迷雾森林的特殊气候使得这里的土壤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矿物质,能够与灵气结合形成滋养灵植的优质养分。”

经过反复测试和研究,宋咸鱼与几位擅长阵法的弟子一起,设计出了一套全新的灵田系统——不同于传统灵田的人工耕种和维护,这套系统将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特性,实现自动化运作。

“我的设计理念是这样的,”在向弟子们介绍方案时,宋咸鱼在沙盘上指点着,“首先,我们将山间溪流引入灵田,但不是简单的灌溉,而是通过特殊的渠道系统,让水流自然形成循环。其次,利用地势差,让水流产生一定的压力,推动水车,为整个系统提供动力。”

“最关键的是这个环节,”他指向沙盘中心,“我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养分萃取阵,能够从流水中提取灵气,同时从土壤中萃取矿物质,两者结合形成最适合灵植生长的养分液。这种养分液会通过微型管道系统自动输送到每株灵植的根部。”

弟子们听得目瞪口呆,这种设计在修真界闻所未闻。传统灵田需要修士每日辛苦耕作、浇灌、施肥,而宋咸鱼的系统却几乎可以自动运行,只需少量人力进行监督和调整。

“这...这也太神奇了吧?”一位年轻弟子忍不住惊叹。

“不是神奇,而是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宋咸鱼笑着说,“迷雾森林的自然条件独一无二,我们只是顺势而为,借力使力罢了。”

在确定了方案后,开垦工作正式开始。与传统灵田从平整土地开始不同,宋咸鱼的首要工作是布置水系。他带领弟子们沿着地势,开凿出一系列互相连通的沟渠,将山间溪流引入预定的灵田区域,形成一个闭环系统。

“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什么?”叶清凉好奇地问。

宋咸鱼指着正在形成的水系解释:“这种循环系统能够保证水中的灵气不会流失,而是在循环中不断被灵植吸收和自然补充。我从藏书阁的古籍中得到启发,结合了一种远古的灵气循环阵,使得整个水系成为一个活的灵气场。”

水系完成后,是最关键的“养分萃取阵”布置。这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需要极高的阵法造诣。宋咸鱼亲自出手,将数十种细小的阵法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杂而精妙的大阵。当阵法激活时,水流中肉眼可见地出现了细微的荧光——那是被萃取出来的高浓度灵气和养分。

“太神奇了,”一旁观看的赵老感叹道,“老朽活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阵法应用。”

接下来,宋咸鱼设计了一套微型管道系统,将萃取出的养分液精准地输送到每一块耕地。这些管道是用一种特殊的竹子制成,不仅轻便耐用,还能进一步净化和增强养分液的效果。

最后是土地的处理。宋咸鱼没有采用传统的翻耕方式,而是设计了一种“土壤活化阵”,通过特定的灵力波动,激活土壤中休眠的微生物和矿物质,使其自然形成最适合灵植生长的土壤结构。

整个工程历时半个月,比传统方式快了数倍。更重要的是,整个过程中,弟子们的主要工作不是体力劳动,而是学习和实践各种阵法和自然知识,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实战能力。

灵田完工的那天,宋咸鱼带领全体弟子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仪式,正式启动整个系统。当他注入灵力激活主阵后,整个灵田区域顿时光芒四射,无数细小的能量流开始在水渠、土壤和空气中循环流动,形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生态系统。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开始种植了,”宋咸鱼满意地说,“根据各类灵植的特性,我们会将灵田分为不同区域,种植不同种类的灵植,形成一个多样化的灵植园。”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弟子们在宋咸鱼的指导下,将从各处收集来的灵植种子和幼苗种植到灵田中。令人惊喜的是,这些灵植在新系统的滋养下,生长速度远超预期。原本需要三个月才能成熟的灵草,仅一个月就显示出即将成熟的迹象;一些珍稀灵果的幼苗也展现出惊人的活力,枝叶茂盛,生机盎然。

“这简直是个奇迹,”一位负责照看灵田的弟子兴奋地向宋咸鱼报告,“按这个速度,我们很快就能收获第一批灵植了。而且它们的品质看起来也比市面上的好很多。”

宋咸鱼微笑着点头:“这正是借力为妙的成果。我们没有逆天而行,而是顺应自然,利用迷雾森林特有的环境优势,创造了最适合灵植生长的条件。”

一个月后,灵田产出了第一批成熟的灵植。品质检测结果让所有人都惊喜不已——这些灵植的灵气含量和药效普遍比市面上同类产品高出三成以上,有些甚至达到了顶级品质。

“有了这些高品质的灵植,我们不仅可以满足门内弟子的需求,还可以拿一部分去交换其他资源,”叶清凉高兴地说,“这样一来,我们门派的资源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站在灵田边,看着那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宋咸鱼内心充满了成就感。这片灵田不仅是解决资源问题的关键,更是“懒人修仙”理念的生动体现——通过智慧而非蛮力,通过顺应自然而非强行改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门主,您这套系统真是太厉害了,”林煜由衷赞叹道,“简直是把借力为妙发挥到了极致。”

宋咸鱼谦虚地笑了笑:“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还会探索更多这样的可能性,让修行的道路变得更加轻松而高效。”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灵田上,为这片凝聚了智慧与创新的土地镀上了一层梦幻的光芒。宋咸鱼知道,随着灵田的建成,逍遥门又向着理想中的修真家园迈进了一大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