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王翦、蒙武归心

换源:

  第十七章:王翦、蒙武归心

咸阳大殿。

此时。

这里已然聚集了数人。

除了嬴政、林殊,以及林殊身边跟随着的白起曾孙女白瑾……

之前被嬴政召见的王翦、蒙武也已然来到了这里。

王翦与蒙武一进入大殿,也是有所惊讶。

他们的目光,停留在林殊身上,似乎正在思考着什么。

想来,应该是看到林殊如此年轻的面孔,并且如此陌生,却居然有资格踏足这咸阳大殿。

咸阳大殿,作为秦国最高权利集中之地。

能够来到这里的,若是朝堂中人,他们二人绝对认识。

即便不是朝堂之人,那也是在民间有着极其巨大成就者。

只是,在他们二人看来,眼前的林殊,既不是朝堂之人,在民间,拥有大成就者,也无此人。

这是一位彻彻底底的年轻陌生人。

不过,二人也没有惊讶多久,随后立马朝着嬴政行礼。

“臣王翦、臣蒙武,拜见王上!”

“二位将军不必多礼!”

嬴政,看着王翦与蒙武二人,也是道了一声。

王翦、蒙武站定,随后也是问道:

“王上,不知如此急切召见臣,可有什么事?”

“有!”

嬴政开口:

“不知二位将军是忠于秦?还是忠于秦王?”

此话一出。

别说是蒙武、王翦两位将军,就算是林殊,也是愣了一下。

这嬴政,还真是直接啊。

不过,林殊就喜欢这种直接。

磨磨蹭蹭的,能成什么大事。

想要成帝王者,首先就应该抛弃优柔寡断的性格。

在林殊看来,嬴政的性格,就是最适合成为帝王之人。

哪怕,林殊没有后世的眼光,以嬴政此时的性格,林殊依旧会如此说。

不得不说,嬴政的问题,还真是夺命一问。

忠于秦?亦或者是忠于秦王?

如此问题,林殊设想了一下,若是自己站在两位将军的角度,该会如何回答。

果然。

随着嬴政话音落下,林殊很明显的感觉到两位将军神色有所改变。

两人对视了一眼,随后,缓缓开口:

“回王上,我二人自当是既忠于秦,也忠于王上!”

这样的回答,却有着耍无赖,不过嬴政对此并没有太大的意外,只是轻轻一笑:

“依两位将军所说,尔等是忠于秦,亦忠于秦王了?”

“那么,设想一种情况,倘若并非寡人为秦王,另有他人为秦王,尔等是否也会忠于他?”

此话一出。

王翦、蒙武,两位将军,彻底愣住了。

一时间,不明白此话之间的意思。

为何,好端端之间,嬴政却说出如此令人难以琢磨之问题?

一旁。

林殊就这样静静地看着。

对于王翦、蒙武两位将军,林殊自然知道。

这两位,是绝对的忠于秦国,这林殊完全可以打包票。

但是,如今这个时候,他们二人,是否真的愿意为嬴政付出忠诚,这还是个问题。

若按照后世的眼光来看,王翦与蒙武,确实忠于嬴政,两人,在嬴政亲政之后,在嬴政的带领下,东征西讨,打了不知道多少胜战。

可以说,没有他们二人,嬴政想要统一七国,绝对要走一段很长的弯路。

现在嘛,林殊就这样静静看着,等待两位答复。

话音落下间,两位将军,也是立马陷入了沉吟之中。

显然,身为将军之辈,两人稍微愣了一下,然后自然是瞬间明白了嬴政的意思。

他们知道,嬴政此刻并无太大实权,若嬴政有所实权,绝对也不会说这样的话,问这样的问题。

既然如今能问,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

让他们二人站队!

蒙、王两家,这是继昭襄先王时代,白起之后,最为战功赫赫的家族。

也是麾下拥有着秦国士兵最多的将军。

蒙武、王翦,两人对视了一眼,心中有所讶异。

据他们了解,此时的嬴政,并无实权。

若是这般,断然不可能去逼迫两位可能影响国内局势的将军。

如今,既然如此做了,那就说明一个问题,其背后有着让他们无法理解的依靠。

只是,这依靠,究竟是什么呢?

为何,突然之间,就硬气了起来。

他们不明白,也猜不到。

不过,目前的问题,他们二人,却必须回答。

想了许久,两人并没有想清楚背后的原因。

最终,两人开口:

“请王上放心,吾等定然忠诚于王上!”

“既然如此,两位将军,可否与寡人一同完成这攘外安内之举?”

“攘外安内?”

两人一愣。

嬴政再次开口:

“现如今,宫中嫪毐祸乱后宫,豢养诸多门客,据寡人了解,有染指寡人之位之意图!”

“宫外,寡人之仲父亦把持朝政,朝里朝外,也尽是仲父之人!”

“二位将军,可愿与寡人,一同解除这内忧外患?”

听到此话。

两人顿时明白了。

难怪之前嬴政会有如此问题。

原来,是在担心他们二人,背弃毫无实权的王上,从而投靠吕不韦,或者已然颇具势力的嫪毐。

明白了嬴政的担心,二人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了。

既然王上有此心,他们岂能不追随于王上!

大秦,岂能落入嬴氏之外的他人手中。

“吾等誓死追随王上!”

两人,高声喝道!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