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复政潮涌河渠兴(上)

换源:

  “或许,我们可以开官仓,赈济灾民,同时以工代赈,让他们参与河渠修建。”嬴政的目光坚定,语气沉稳。

郑国和李斯对视一眼,皆是眼前一亮。此举既能解决粮草问题,又能安抚民心,推动工程进度,可谓一举两得。

“陛下圣明!”二人齐声赞道。

几日后,咸阳宫,小朝会。

嬴政高坐龙椅,俯视着殿下群臣。

复政后的第一次朝会,气氛庄重而肃穆。

大田令、老廷尉、国正监等重臣分列两旁,神情各异。

唯独嬴秦部族元老旧臣,脸上隐隐带着不满。

“诸位爱卿,”嬴政开口道,“今日召集大家,是为了商议泾水河渠之事。”

话音刚落,便有官员出列,拱手道:“陛下,如今关中大旱,各地粮仓早已告急,此时重开河渠,只怕会加重百姓负担,引发民怨啊!”

这正是大田令的观点,他执掌秦国经济,自然对国库空虚最为敏感。

嬴政早料到会有人反对,他看了一眼李斯,李斯会意,上前一步,从容道:“大田令所言极是,但泾水河渠事关秦国长远发展,若不早日根治关中水患,恐旱灾年年不断,百姓苦不堪言。长痛不如短痛,如今正是重开河渠的最佳时机。”

“最佳时机?”大田令冷笑一声,“李斯大人说得轻巧,可粮草从何而来?莫非要让百姓饿着肚子去修渠?”

李斯还未开口,嬴政便沉声道:“朕意已决,开官仓,赈济灾民,以工代赈,修建河渠。”

大田令还想再说什么,却被嬴政凌厉的目光制止。他知道,君王已经下定决心,再劝也是无用。

沉默片刻后,大田令缓缓躬身:“臣遵旨。”

有了大田令带头,其他官员也纷纷表示赞同。

嬴政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道:“李斯,你来说说,这河渠工程,该如何安排?”

李斯应声出列,侃侃而谈:“臣以为,当分缓急两策……”他顿了顿,环视众人,缓缓道:“依臣之见,不如……”

李斯顿了顿,环视众人,缓缓道:“依臣之见,不如……分缓急两策。缓则五年,可保民生安稳,国库充盈。急则两年,需倾国之力,但可一劳永逸,彻底解决关中水患。”

众人窃窃私语,权衡利弊。

大田令率先打破沉默:“臣以为,当行急策!长痛不如短痛,早日建成河渠,方能造福万民!”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方才还极力反对的大田令,此刻竟第一个支持急策。

那些原本附和他的经济官员,也纷纷改口,表示赞同。

李斯微微一笑,他知道,大田令并非真心改变主意,只是迫于君王压力,不得不顺水推舟。

但他并不在意,只要能达成目标,过程如何并不重要。

“好!”嬴政赞许地点了点头,“既然众卿都赞同急策,那便全力以赴,两年完工!”

殿内气氛顿时热烈起来,众人纷纷议论工程细节。然而,一个关键问题却悬而未决——粮草从何而来?

嬴政环视众人,目光落在老廷尉身上:“老廷尉,你说说,秦法之中,可有先例?”

老廷尉沉吟片刻,缓缓道:“回禀陛下,民工军制,古已有之。官仓出粮,以工代赈,亦符合秦法。”

“国正监,你的意见呢?”嬴政又看向国正监。

“臣附议。”国正监简短地回答。

“好!”嬴政一锤定音,“那就这么办!大田令,你负责协调各署,核定民力数额,议决开仓次序,车辆调集等事项。”

大田令等人齐声应道:“臣等遵旨!”他们没想到,自己反对的事情,最终还要自己去执行。

但君命难违,他们只能领命行事。

嬴政满意地点了点头,正要宣布退朝,却见赵高快步走入殿内,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嬴政脸色微变,目光扫过众人……

“诸位爱卿,”嬴政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寡人另有要事需立即处置,今日朝会便到此为止。大田令、老廷尉、国正监留下,其余人等,退朝!”

众臣虽心中疑惑,却不敢多问,纷纷行礼告退。

大殿内,只剩下嬴政和三位大臣。

大田令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不知有何要事吩咐?”

“泾水河渠事关重大,需尽快落实各项细节。”嬴政语气坚定,“今日便在此商议妥当,明日王书便可飞抵渭北各县。”

三人不敢怠慢,立刻展开讨论。

大田令根据各地情况,初步估算所需民力,老廷尉则依据秦法,确定开仓的次序和数量,国正监负责监督执行,防止出现舞弊。

三人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最终在嬴政的协调下达成一致。

次日清晨,渭北各县都收到了秦王的王书。

消息传开,百姓们议论纷纷。

以往的徭役,往往意味着沉重的负担,但这次不同,官府承诺提供粮草,以工代赈。

对许多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百姓来说,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短短几日,应募的民夫数量远远超出了预期。

李斯巡视工地,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禁皱起了眉头。

他注意到许多老弱妇孺也加入了其中,心中不免担忧工程进度。

“河渠令,这些人恐难胜任重体力劳动,不如……”李斯话未说完,便被郑国打断。

“李大人,”郑国指着不远处一位背着孩子的妇人,“如今饥馑年景,这些人若被裁汰,回去恐怕难以生存。与其让他们饿死家中,不如让他们在工地至少能吃上一口饱饭。”

李斯看着妇人眼中闪烁的希望,沉默了。他知道郑国说得对,最终无奈地叹了口气:“罢了,就依你所言。”

消息传开,百姓们对官府的感激之情更甚。他们更加卖力地工作,希望早日建成河渠,彻底摆脱水患的困扰。

嬴政看着堆积如山的粮草辎重,转头对蒙武说道:“蒙老将军…”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