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应对之策,丝毫不慌

换源:

  “第二批笔墨,要尽快安排好,秦国和楚国也不能落下。”

翻看倾销的情况,毛遂乐开了花。

“优先提供给齐国,还是要,先给秦国和楚国?”

信凡陷入纠结。

前者的需求量不小,后者则是两个尚未有毛笔,没倾销过的国家。

“先给秦国和楚国,我们要抢占先机,齐国那边先给一点。”

冯去疾沉思片刻。

“可行,倾销的时间一长,各国估计会仿制毛笔,那就失去优势了。”

信凡不再纠结。

“可惜,到了那个时候,这毛笔就没地方倾销。”

乐间可惜的说道。

“不会,你们忘了还有墨汁。”

“由什么构成的,除了王上和禁军他们,谁知道?”

这一点,冯去疾十分笃定。

这墨汁,外形黑乎乎的,内部不透露出去,很难搞到其中的构成。

“对啊,还有墨汁,这可无法仿制。”

乐间一拍手掌。

“哪怕没毛笔可倾销,有墨汁就够了,可以成为一条稳定财源。”

即便少了毛笔的加持,文武们也接受。

只要告别过去的赤字,预算不再紧巴巴,少点就少点吧。

“你们忘了,毛笔是王上推出的,别国模仿了,也能在基础上更新。”

毛遂不这么悲观。

作为首创者,没道理不了解毛笔原理,以及后续的改良。

“差点忘了,王上是毛笔的首创者,完全有能力进行更新。”

“如此一来,这条稳定的财源,将不降反增啊。”

“哈哈,以后我大赵的财政收入,那就可观了。”

此话一出,大臣们来了精神。

“几位辅臣,你们可以去东殿,问问王上他的意思。”

关乎到财政的多少,冯去疾看向辅臣们。

到底有没有更新版本,他们不知,只要问了君王,心里面才有谱。

“此事,劳烦各位辅臣了。”

这些文武纷纷说道。

“好,我们几个辅臣去问问。”

廉颇立马说道。

刚倾销不久,财政就有盈余,可不能失去毛笔。

“这段时间,各位辛苦一下,把第二批倾销到秦国和楚国,第三批抓紧准备。”

李牧更了解先机的重要性。

就算别国要仿制毛笔,先把这一波钱财,进了国库再说。

“李将军说的不错,等忙完,老夫会禀明王上,以奖赏你们。”

赵胜在旁边帮着说道。

“哪里的话,都是为了大赵,不用王上奖赏我等。”

没有谁会嫌弃自己的钱财少,大臣们卖头干了起来。

“走,我们几个去找王上。”

毛遂走过来。

“到东殿去。”

随即,四人结伴而行。

西殿到东殿之间的距离,即便选择步行,也不远。

“王上,实在可喜可贺啊,笔墨的倾销情况,反应良好。”

尉缭贺喜道。

“赵币的流入,随着笔墨的需求量,不断上升。”

赵玄倒是没多大反应,注意力都在赵币。

大赵的刀币使用,需要有一段时间,以便让人习惯,才会产生影响力。

只是一阵风过去,仅仅昙花一现而已,没什么效果。

“刀币方面在抓紧速度,以跟上目前上涨的需求。”

尉缭带着轻松说道。

“有一点要注意,刀币不能铸多了,跟笔墨的需求量持平即可。”

赵玄放下竹简。

“喏,臣会传达给西殿的文武。”

尉缭瞬间惊醒。

“还好王上足够冷静。”

毕竟,也知道铸币过多,造成贬值不说,主要是影响力减少。

这也正常,一举扭转往年的赤字,还实现了盈余,换谁不变得忘乎所以?

“下一步该揍燕国了。”

记在“小本本”里的国家,及其势力,赵玄始终没忘记。

只要抽出手,就会一一进行收拾,不会放过谁。

“王上,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燕国的太子姬丹,他们有了动作。”

尉缭没忘不良人传递的情报。

“哦?”

赵玄哦得一声,丝毫没放在心上。

听过这信陵君,有关的事迹,本该郁郁寡欢而死。

后来,得知祥瑞降临赵国,选择立志振兴魏国。

“姬丹,亦称燕丹……”

而太子姬丹,跟祖龙是同一辈人,前者的能力就差远了。

还有个不肯放权,偏偏贪图享乐的父王,都要搞事情了。

“据不良人的刺探,他们要仿制毛笔,以及墨汁。”

尉缭说到后面都笑了。

毛笔或许不一定,可墨汁是仿制,就能仿制出来的吗?

自己见识过大致的构成,也就是配方,没那么简单。

“魏和燕都要仿制,寡人欢迎他们。”

赵玄玩味的说道。

毛笔一推出的时候,他就想好后续的版本,以应对各国的仿制。

“莫非,王上你已经有了新版本?”

尉缭听出话里的意思。

“正是,魏国和燕国他们要仿制,让他们仿制。”

赵玄从未担心过。

“臣等见过王上。”

这时,结伴而行的几个辅臣到来。

“赐座。”

见此,赵玄猜到大致的情况。

“谢王上。”

几个辅臣在左侧的位置,先后坐下来。

“诸卿有何事,说给寡人听听。”

赵玄望着下方的辅臣。

“禀王上,老臣和其余三位辅臣,朝中文武说过了…”

“毛笔恐有国家仿制,到时候,造成这一项财政收入的下降。”

赵胜率先打开话茬。

“不知王上,可有应对之策?”

廉颇跟着说道。

毕竟,少了毛笔的输出,也就少了一半的财源。

紧巴巴的日子,还是滚蛋吧,他们要充裕的日子。

“是啊,事情大致如此。”

其余两人的目光看过去。

“有应对之策,依原计划进行,等别国仿制出来。”

赵玄缓缓一道。

无论魏国燕国,乃至后续的国家,大赵将会告诉他们,仿制是有代价的。

倘若还不服气,那没什么关系,继续来就是了。

“王上,你真的想好了新版本吗?”

毛遂进行确认。

“当然了,否则,寡人岂会这么说。”

赵玄正面给出回应。

“盖因毛笔的重要性,请王上恕臣等方才失礼。”

李牧告了一声失礼。

依照礼数,显然不大符合,也有挑战君王威严的意思。

“无妨。”

赵玄不至于那么小气。

“谢王上的不恕罪。”

还好君王宽容,意识到说话不适合,毛遂连忙一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