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福泽万世!利泽千秋!!

换源:

  此封家书,虽是只有《伤寒杂病论》和曲辕犁献上,却也足够让始皇帝嬴政感觉到惊喜了。

燃眉之急,又被解决了啊!

呃,前提是《伤寒杂病论》真的有用,以及那曲辕犁,真的可以用来耕种。

可这,还用得着再怀疑吗?

夏安家书,句句属实啊!

这已经是始皇帝嬴政颇为认可的一个道理了。

就是这第三个作业嘛……

这臭小子是贪墨之心不死啊!

还惦记自己那六十万大军呢?

“李信……李义……”

不用想,始皇帝嬴政也知道夏安为何要“举荐”李信。

他跟李义关系好呗!

而且李信在败于楚国项燕之手后,意志就有些消沉。

始皇帝嬴政也颇为的冷落他。

此时举荐,是想雪中送炭吧?

让李信感激,进而对他夏安言听计从?

始皇帝嬴政乐呵呵的笑了起来。

夏安这臭小子啊,主意倒是打得不错。

可他,却是看错了人。

他看错了李信!

李信果势壮勇,忠君爱国,就算始皇帝嬴政冷落于他,他也绝对不会做出对不起大秦的事。

他更看错了他始皇帝嬴政!!

始皇帝嬴政治下,朝堂之内别有心思之人都不能说是稀少了,压根就是没有!

哪怕是日后谋划了沙丘政变,篡改了遗诏的赵高和李斯,也只在确定了始皇帝嬴政驾崩之后,才敢搞事情。

只要他始皇帝嬴政犹在,大秦朝堂之上,就没有人敢,也没有人想,对不起大秦!

这,就是他始皇帝嬴政的帝王魅力!!

就连夏蔓蔓,夏安的那个老爹,不也是他始皇帝嬴政的脑残粉吗?

李信如此,其他大秦群臣亦是如此。

郡县里,始皇帝嬴政不敢说。

但朝堂上,甭管是派李信,还是屠睢,还是赵佗,去征伐百越,其实都没有区别。

他们都绝对忠于大秦!!

或者更准确点说是,绝对忠于他始皇帝!!

征服百越之地,是始皇帝嬴政早就在心中酝酿的想法了。

今年肯定能成行。

至于究竟是派谁去……

始皇帝嬴政觉得李信就挺好!!

夏安的要求,不用拿曲辕犁来作为交换,他始皇帝嬴政可以直接答应下来!

本来始皇帝嬴政的打算,还是派屠睢和赵佗去。

但既然夏安要求了,始皇帝嬴政自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不然的话,怎么看夏安出手呢?

怎么看夏安,不费一兵一卒,拿下百越之地呢?

至于那派去了百越的大军,会不会被夏安给贪墨掉……

始皇帝嬴政是一丁点都不信!

首先,大秦锐士也都是绝对忠于大秦的,他们根本不可能反叛。

而其次则是……始皇帝嬴政打算在派兵出征之时,给这些大秦锐士们下一道密令。

什么密令呢?

征服百越,镇守百越,长长久久,直到永远!!

永世不得回援,哪怕大秦灭亡,百越之地,也必须是我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有这道密令在,夏安还想中饱私囊?

他贪墨了那些大秦锐士能干什么呢?

一不能回援,二不能立国。

那臭小子若是真愿意替自己去治理百越之地,那特么还是大好事了!!

只转念之间,始皇帝嬴政就把夏安给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他没再书信交给夏蔓蔓赵高等人观看。

而是捡着能念得,念给了夏蔓蔓听。

诸如夏安关心的话语啊,激励的话语啊。

这些,夏蔓蔓这个当爹的,理应知道。

始皇帝嬴政又不是不近人情,会强行剥夺了夏安与夏蔓蔓之间的父子互动。

他只是……也想当夏安的亲爹而已!

正念着家书,大秦少府、大秦治粟内史、大秦典客三位卿官,就急匆匆的赶到了章台宫。

他们收到了消息,夏安又有家书寄来了!!

这必须得第一时间知道他说了些什么啊!!

啥?你说可以等到陛下拿到朝堂上去念?

陛下早就不在朝堂上念夏安的家书了,只给群臣布置任务而已!

而就算只是布置任务,还有人会跟他们争抢了,还会让他们迫不及待了!

三人刚到不久,大秦左右丞相王绾和李斯,也急匆匆的赶到,还有另外六位位列九卿之官员……

得,直接来了个齐呼的!

听始皇帝嬴政念到曲辕犁的时候,群臣都激动的浑身发抖。

他们恨不得现在就打断始皇帝,并把这曲辕犁的差事给抢到手!

尤其是少府大人和治粟内史大人。

二人之间,火花四溅!

但他们还是耐着性子,听始皇帝嬴政把他认为能念的内容,全都念了出来。

群臣都傻眼了。

右丞相王绾不禁笑道:“陛下让王翦去与夏安作伴,英明无比啊。俩人,个顶个的不要脸!”

群臣也笑着附和道:“嘿,你辛苦劳累的今天,便是儿子美好的明天?”

“他特么是怎么如此光明正大说出这种话来的?”

“活的也忒透彻了!!令人羡慕啊!!”

始皇帝嬴政也不禁莞尔一笑,说道:“站在他老爹的角度上而言,朕倒是以为他说的没错!”

“我大秦,横扫六国是为了什么?”

“抵御匈奴是为了什么?”

“修筑沟渠是为了什么?”

“励精图治又是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儿女们,子孙后代们,更加美好的明天。”

群臣闻言,精神一震,一同拱手道:

“陛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大秦万世万代,永世不朽!”

“臣等,必谨记陛下教诲!”

“福泽万世,利泽千秋!!!”

刚说完,已经有宫里的寺人带着打磨好的透明琉璃走到了殿前。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