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起身,眺望远方云卷云舒,语气坚定:“如今天下,面对暴秦苛政,无人敢为百姓发声。若有机临祖龙之前,陈述事实,即便牺牲老夫性命,又有何妨?”
老赵气极反笑,心中却对黄石公的勇气与胸怀,生出一丝敬佩。
此时,苏晨步履匆匆,准备完毕,恰好走来,开口道:“要不,我说两句。”
黄石公与老赵回头,目光齐聚苏晨。
“黄石公,你所见未必是全貌。”苏晨缓缓说道。
黄石公露出疑惑之色,一旁的众人也好奇地看向苏晨,欲听他有何高见。
苏晨转向扶苏,笑道:“在此之前,我得先说说你,否则愧对你叫我一声老师。”
扶苏微微一愣,没想到自己会被提及。
“老师请讲,弟子洗耳恭听。”扶苏虚心请教。
苏晨点头,叹道:“你啊,还是太年轻。”
说完,他又看向黄石公:“你们只知大秦课税繁重,却不知这课税为何如此之重?”
黄石公微微颔首,语带几分严肃:“自然是因为陛下过于奢侈,大兴阿房宫与皇陵。”
听闻此言,苏晨忍俊不禁,斜眼瞧了瞧老赵,只见他额上青筋暴起,似乎随时都要动手,将这个直肠子的黄石公好好教训一顿。
“咳咳,”扶苏见气氛不对,连忙接过话茬,“除此之外,还有修建中的长城与驰道,这些都是我国财政的大头。”
苏晨轻轻点头,接口道:“你们说的固然在理,却忽略了一件事。”
“还有四百万张嘴等着吃饭,你们可曾忘了吗?”
此话一出,黄石公与扶苏对视一眼,心中均是一惊。
他们怎么就把大秦的四百万军士、徭役、刑夫、战俘给忘了?这四百多万的青壮劳力,每日消耗的粮食岂是儿戏?
苏晨叹了口气,意味深长地道:“如今的大秦,制度并无过错,错的,是这个世界。”
“错的……是天下。”
黄石公愣住了,扶苏愣住了,就连老赵与蒙毅也愣住了。
他们曾思量过,将大秦动荡不安的罪名推给何人,却从未有过一个答案,像苏晨这般石破天惊。
苏晨一边微笑着拨弄火锅下的火焰,一边缓缓解释:“修驰道,为富商农建长城,为御匈奴筑阿房,为庇护百家典籍珍宝。
这些都是正事,好事。
唯一值得一说的,就是那个……不知何时才能用上的陵墓,确实早了些。
但与前三者相比,也并未耗费太多人力物力。
归根结底,大秦如今之所以百姓疾苦,还是因为田间地头的青壮劳力太少,而不务农事的人又太多。
然大秦现在需要的,是更多的兵力,来震慑匈奴与百越。”
秦时,苏晨针对战俘问题与扶苏、黄石公深入探讨。
他指出:“若减轻百姓负担,大秦恐临动荡与战争之危。”
苏晨认为,如今大秦已陷入困境,仍有野心家借复国之旗扰乱秩序,实则让百姓离幸福越来越远。
他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引发黄石公深思。
“刑夫与战俘,绝不能放归,否则大秦江山将动荡不安。”苏晨语气坚决,“唯一劳役,皆在长城。长城之重要,不言而喻。这四百万张口,大秦怎么会轻易负担?若为百姓生活减轻课税,统一的大秦将面临巨大危机。战时无余粮,匈奴、百越必将乘虚而入。届时,大秦将再次陷入战争泥潭,百姓生活怎么会好过?”
苏晨一番话,火锅中的汤已沸腾。
扶苏与黄石公沉默思索,苏晨所言,他们确实未曾深思。
在他们心中,百姓地位至高无上,反而容易被某些东西遮住眼睛。
苏晨落座,夹起一筷子羊肉放入锅中,继续道:“如今的大秦已举步维艰,偏偏仍有宵小之徒,借复国之名行事。
他们口口声声为百姓做主,实则扰乱大秦发展。
殊不知,他们这么做,百姓离好日子越来越远。
就算真有一天,他们坐上这个位置,也终将面临与大秦相同的抉择:要么生于忧患,要么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黄石公喃喃念叨着苏晨的这两句话,心中疑虑重重。
难道他一直错了?
如果真是如苏晨所说,那么推翻“暴秦”将变得毫无意义,甚至会将天下百姓推向再次燃起的战火。
苏晨叹息一声,锅中蒸汽腾腾,映照出三人沉重的脸色。
汉朝初期,天下方定,黄老之术主导,休养生息,却不想匈奴趁势失控,草原之上,霸主易位。
汉廷无奈,只得和亲以求安宁。
老赵与苏晨论古谈今,提及土豆等高产作物,言其将助力秦国雄图,减赋税以安民心。
黄石公听闻,感慨万分,视为百姓救星,行大礼以示敬意。
火锅宴后,众人皆有感悟。
扶苏更显沉稳,能从更高层次审视问题。
“想那汉代初期,不就是以黄老之术,与民休息,清静无为,休养生息么?”老赵眼神炽热,激动不已。
“懂我者,非苏晨莫属!”他塞入口中大块肉,苏晨却淡然一笑,说道:“如今论这些,意义已不大。”
“先生何出此言?”黄石公急切追问。
“如今的大秦,已非昔日可比。土豆、地瓜、水稻,这些高产作物,不出两年,将使饥荒不再。国力强盛,百姓赋税也将减轻。”
“哎,你们别光看我,吃肉吃肉!”苏晨环顾四周,自己吃得热闹非凡,不禁老脸一红。
“这土豆……”黄石公听得一头雾水。
从未听闻过的作物,让他困惑。
扶苏在旁,耐心解释了几种作物的来历与产量。
听罢,黄石公泪眼婆娑,仰望苏晨:“先生,您才是百姓的恩人啊,请受弟子一拜!”说罢,他起身深深鞠躬,如此礼节,在大秦已近乎跪拜。
苏晨赶忙扶起黄石公:“您这腰,可得小心着点。”
火锅宴后,众人各有收获。
扶苏更显稳重,已能站在更高角度思考问题。
黄石公解开了心中的结,得知百姓的好日子即将到来,他与老赵、苏晨等人围坐在火锅旁,谈笑风生,心情大好。
夜幕降临,黄石公忽然提起,苏晨曾许诺要讲解那天地至理,却因忙碌而忘却,众人惊讶发现,苏晨竟懂得星河斗转之奥秘。
“天下百姓的好日子,就要来临了!”黄石公解开疑团,乐得如同自家的喜事。
老赵更是欢喜,往日里世人咒骂他暴政重税,如今却得苏晨理解,那铁血大秦也有知己。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