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会输吗?

换源:

  看着司马归那沾沾自喜的模样,王玄嘴角不由勾起一抹弧度。

这家伙这是自己找虐啊!作为穿越者的一员,后世那么多诗词,比如唐诗三百首,哪怕每天抄一首,一年也抄不完。

这家伙这次可真是撞到枪口上了,不,是撞到了唐诗三百首。

“王公子,如果你不会作诗,我们就直接进行下一项吧。”

“如果你在接下来的环节获胜,我仍然将紫烟姑娘许给你。”

在司马归看来,周紫烟只是个玩物,他真正追求的是面子。

然而王玄却毫不留情地戳破了他的虚荣。

“看来你很有信心嘛!”

王玄脸上挂着淡然的笑容:“实话告诉你,我觉得你刚才写的那首诗……简直是垃圾。”

“你……”

司马归气得牙齿都要咬碎了。

那是他半年前精心创作,准备一举成名的得意之作,却被王玄如此贬低。

“姓王的,你太过分了!”

“怒气 130。”

王玄有些惊讶,司马归竟然有如此大的潜力,能够提供130点怒气值,这让他不禁期待起来。

如果持续这样下去,自己的体质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既然你为紫烟姑娘作了诗,那我也勉为其难,再作三首吧。”

王玄的话一出,四周一片哗然。

大家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王玄真的要现场作三首诗?

要知道,即使命运允许预先准备,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写出佳作。

因为优秀的诗句往往源于瞬间的灵感爆发,而灵感并非常有,所以那些传世名句才会显得珍贵。

“那我洗耳恭听便是。”

司马归并未放在心上,他认为王玄能写出什么出色的诗词,只会让人笑话。

“这司马小子太过嚣张,分明是故意为玄儿设局。”

王贲愤愤不平地说,目光中充满恼怒,仿佛在责怪儿子不像他。

“这蠢货,别人设陷阱他就往里跳,哪像我儿子!”

……

“听着,我要开始作诗了。”

王玄大声宣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诗吟罢,王玄豪爽地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那洒脱的姿态令人赞叹。

周紫烟站在栏台上,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周围的人仔细品味,纷纷点头认同。

这里不乏文人墨客,他们欣赏王玄的才华,对他产生了敬佩之情。

“云想衣裳花想容”

第一句就展现出惊人的文采,与司马归的诗相比,简直如天上地下。

原本认为王玄必败的人,此刻也开始重新审视他。

后排的王贲,原本几乎要把头埋进裤裆的他,缓缓抬起脸庞,满脸震惊和惊喜。

他的儿子何时变得如此有才情,仿佛再现了当年的自己。

“果然不愧是我的儿子,虽然武艺不佳,但文采足以弥补。”

番阳在一旁无言以对,刚才你还质疑他不像你儿子呢。

“好!”

王贲情不自禁地喝彩,周围的气氛也被带动,一片叫好声响起。

司马归的脸色已经难看到极点,他竟被王玄压过一头,眼中闪过一丝阴郁。

王玄肯定是早有预谋,让别人代笔的诗来羞辱自己。

“我还有两首……”

王玄刚要开口,既然已经抄了李白的《清平调》,自然要一气呵成,毕竟家人才是完整的。

司马归却在此时出声道:“等等,王玄,这首诗真是你亲手所作?不会是别人代笔的吧?”

“司马少爷,这是你的疑虑吗?”

王玄嘴角微翘。

“王玄,既然你有如此才情,那我随便出个题目,你现场作一首诗如何?你能做到,我司马归甘拜下风。”

司马归提出挑战。

“司马归,你尽管出题,我接下了!”

王玄信心满满。

“怎么,你怕了吗?”

司马归挑衅道,四周的人也开始疑惑地打量他。

连王贲也点头认同,这样的事情并非不可能,毕竟花钱买诗也不是新鲜事。

“这样吧,司马归,你出题,我现场作诗。

如果我做出来了,你跪下来向我磕头如何?”

王玄进一步加码。

“那你如果做不出来呢?”

司马归毫不示弱,他知道不能被小瞧。

“如果我做不出来,你就去我府上找我父亲,让他给你三贯钱,如何?”

王玄的提议让司马归眼前一亮,这笔钱足以让他挥霍一阵子。

“成交!”

司马归立刻同意,但心中暗叫不妙,他知道王玄这是在算计他。

“坑爹啊!”

王贲听到这句话,内心五味杂陈,担心儿子将家中财产败尽。

“那就出题吧。”

王玄傲然开口。

“好!”

司马归上前一步,出题道:“你祖父王翦,乃是当世四大名将之一,战功赫赫,你就以此为题,写一首诗。”

听到这个题目,所有人都屏息凝神,作命题诗难度极大,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已经不易,更何况还要意境深远、文采出众,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周紫烟也微微叹息,王玄刚才的诗无论是自己所作还是购买,都让她满意。

她心中不禁为王玄捏了一把汗。

“祖父一生征战沙场,功勋累累,我确实应该为他写一首诗。”

王玄说完,举杯饮酒,然后衣袖一挥,背着手,开始吟诵: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王玄话落,众人皆瞠目结舌,难以置信。

这首诗的创作速度和新颖程度让他们震惊不已。

前三句如画卷般描绘了王翦英勇奋战的画面,仿佛将他们带回了烽火连天的战场。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更是赞美了王翦忠心报国的志向。

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

道出了英雄迟暮的感慨,让人深思。

的确,王翦虽然退位,但仍受争议。

有人赞赏他的明智,有人认为他害怕“狡兔死,走狗烹”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