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真相大白,始皇帝的一拜!

换源:

  “启禀陛下,臣将赢九公请来了。”

蒙毅的办事效率很高,过了不到一个时辰,便从咸阳城南的村子里,将赢九公请了过来。

“快请!”

始皇帝点了点头,身子都不禁坐直了几分。

“老臣赢九公,拜见陛下!”

下一刻,白发苍苍的赢九公,在蒙毅的搀扶下,一手拄着拐杖走了进来。

赢九公断了一条腿,但是却依旧腰背挺直,透着坚毅的向始皇帝行礼,脸上带着几分激动之色。

他虽然是嬴氏宗族,但是已经是很远的分支了,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大秦的君王,赢氏的族长。

一向以奋勇忠君为准则的赢九公,见了皇帝陛下,岂能不激动?

“老人家免礼,赐座!”

看到赢九公断了条腿还依旧一丝不苟的行礼,始皇帝眼眸微红,连忙走下了帝座,亲自搀扶这位老人家坐下。

皇帝亲自搀扶,这可是整个大秦,从无人享受过的礼遇!

始皇帝之所以如此,绝不是因为赢九公救了赢战,并将其抚养长大。

而是出于对赢九公一家的敬佩。

赢九公生有四子,尽皆为大秦捐躯。

而赢九公本人断了条腿,也是曾经在为大秦作战的时候,在战场上失去的。

从那以后,赢九公不能再上战场,却毫无保留的让自己的四个儿子,尽皆为大秦效力,直至战死!

这是当之无愧的满门忠烈!

“陛下不可!

老臣一介老朽,岂能当得起陛下搀扶!”

赢九公也是没想到始皇帝会亲自搀扶自己,当即大惊道。

“老人家当得起!

长平之战,大秦与赵国僵持在最关键的时刻,你与长子赢伯奋同上战场,你的长子战死,你也断了一条腿。

狼孟之战,你的次子赢仲勇为国捐躯。

二十年前,五国攻秦,一度打到了函谷关,你的三子赢叔忠,四子赢季君,为守卫大秦,战死函谷关!

我大秦正是因为有你们这些热血报国的老秦人,才能灭六国,一统天下!

你老是大秦的功臣,朕的功臣!”

赢九公没想到日理万机的始皇帝陛下,居然对自家的满门忠烈,如此的清楚,当即也是热泪盈眶:“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这都是我老秦人应该做的。”

始皇帝敬佩的看着赢九公,和煦的道:“你老人家是大秦的功臣,大秦愧对于你啊!

你可有什么困难和要求,朕一定都满足。”

“回陛下,老臣没有困难,老臣的军功和四个儿子的军功,大秦都论功行赏,先后奖赏了田地数千亩,仆从上百人,并不曾亏待一分。

臣的四个儿子的军功爵位,也都由老臣唯一的孙儿继承了。

半年前朝廷论爵封官,要授予臣的孙儿外地县令一职。

只是我那孙儿实在是过于孝顺,不忍离开老臣这把老骨头,也不想靠他几个父辈的爵位做官,而是想靠自己的本事。

因此宁愿不做县令,而是留在咸阳做了个亭长。

大秦对臣一家,已经是极为厚待了,老臣没有什么不满足的。”

赢九公娓娓道来,让始皇帝听得连连颔首,双眸之中更是异彩连连。

在听到赢九公过得不错没被亏待之后,始皇帝也就放心了。

并且从赢九公的口中,始皇帝对于赢战自是更加的满意和骄傲。

他这个流落在外的长子,不但才德兼备,而且如此的孝顺和自强!

对于抚养他长大的爷爷赢九公,赢战可谓是至孝了!

为了能够留在爷爷身边侍奉,宁愿舍弃外地县令的授官,而甘愿留在咸阳做一个小小的亭长!

自强则是在于赢战的志向,不想躺在他那四个名义上的父辈的功劳簿上谋官职,而是要凭借自己的本事立身!

如此才德兼备而又孝顺自强,简直是天生的明君圣主,天赐大秦的帝国继承人!

想到这里,始皇帝不禁看向了赢九公:“老人家,朕今日请你来,还有另一件事情想知道。

你那孙儿,咸阳亭长赢战,当真是你第四子的遗腹子?”

始皇帝这句话一出口,赢九公苍老的眸子,顿时就是一颤!

似乎是没想到皇帝会突然问起这个问题。

只见他犹豫了一会,以忠君报国为准则的他,实在是做不了欺君的事,最终叹了口气,这才开口道:“陛下在上,老臣不敢欺君!

实不相瞒,我那孙儿并非是四子的遗腹子。

而是老臣在渭水边捡来的孩子…”

听到这里,始皇帝眸子颤动,心也开始快速的跳动了起来…

果然,自己的猜测是对的,赢战果然是赢九公从渭水里捡来的!

这让始皇帝不由得猛松了一口气,虽然心中早就笃定了赢战是他的长子,但是亲口听赢九公说出赢战的来历,终究是让始皇帝安心了许多。

“二十年前,老臣的四子战死,四儿媳怀孕将生,老臣便到渭水边钓鱼,想给待产的儿媳补补身子。

忽然听到河边芦苇中,传来了一阵婴儿的啼哭。

老臣寻声而去,便见一个婴孩被放在木盆之中,不知从哪里飘来。

那婴儿的身上,挂着一块玉佩,包裹的襁褓外,甚至还盖着一件妇人的血衣。

老臣一看便知道,这必定是有人家被仇家追杀,其母在最后关头,为了保护孩子,这才送入了渭水。

天可怜见,老臣遇到了那个孩子,将其救了下来。

为了保护那个孩子,避免被其仇家发现,老臣将其带回了家中,没几天我那四儿媳生产,生了一个孙女,老臣便对外宣称儿媳生了一对龙凤胎,从此将战儿当成了自己的孙儿抚养。”

说到这里,赢九公艰难的一拜:“请陛下放心,战儿虽然不是老臣亲孙,但也应当是我赢氏宗族子孙,不会混淆赢氏血脉。

因为当初他随身的玉佩,乃是一枚玄鸟玉佩。

而有资格带玄鸟玉佩者,必为赢氏宗族!”

赢九公还以为始皇帝是知道了赢战非赢九公亲孙,不想外人冒认赢氏血脉,因此在道完赢战的来历后,又如是解释道。

言语之间,对于赢战的爱护维护之意,分外明显。

不是亲孙,胜似亲孙!

而听完这一切的始皇帝,并没有像赢九公所想的那样质疑赢战的身份。

反倒是起身向着赢九公以晚辈礼一拜:“朕多谢老伯父对于战儿的救命之恩,教养之恩!

没有老伯父,就没有战儿的今日,没有朕与战儿父子重逢之时!”

在赢九公震惊错愕的目光中,始皇帝改称赢九公为老伯父,并且终于道明了真相:“老伯父当年在渭水边所救的孩子,正是朕流落在外的长子,大秦的长公子!”

ps:读者大大们的评论支持和鲜花鼓励作者都收到了,感谢大家的支持,作者会努力码字,每天保底五更,在不影响质量的情况下尽量多更。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