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公子赵高

换源:

  “政哥哥,这个好好吃。”

咸阳城北十字大街上,阿房一身素衣,握着一根香喷喷的羊肉串吃的津津有味,一边吃还一边吐舌头,好像是被羊肉给烫到了。

由于昌平君一案,嬴政这几天的心情都不是很好。阿房为了开解他,于是提议嬴政带她去咸阳城北十字大街游玩。本来嬴政并不想去,但看到阿房一脸希冀的表情,还是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此刻嬴政的脸上,虽然仍带着几分凝重,但在阿房欢快的话语中,渐渐有了些轻松的神色。

嬴政见阿房吃的满嘴都是油,忍不住摇摇头后上前为她擦拭,一边擦还一边埋怨道:“你看你都这么大的人了,还像个小孩子一样,吃的到处都是。别动,小花猫,哈哈!”

听到嬴政的笑声,阿房有些得意地道:“人家本来就是小孩子呀!今年才十二岁呢!政哥哥,这个真的很好吃,要不要尝一口?”

嬴政见阿房兴致这么高,也不想让她扫兴,便道:“嗯好,那我就尝一口!”

见嬴政心情放松,阿房会心一笑,明亮的眼眸弯成了月牙儿,一边和嬴政大快朵颐,一边陪嬴政说说笑笑。

吃完小吃,二人又开始漫无目地的逛街。一路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大街上店铺林立,鱼龙混杂,不过这难不倒秦国的护卫们。

蒙恬和良儿一左一右,带着一帮乔装打扮过的护卫,不远不近地跟在他们后面。良儿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神情略显紧张。而蒙恬则显得沉稳许多,目光锐利地扫视着人群。

嬴政和阿房手拉着手,在侍卫的拥护中经过一家家店铺,碰到一些有特色的店铺就会好奇的进去看看。

此时的他们正好在一家布庄前停下了脚步,店铺里那色彩斑斓的布料顿时吸引了阿房的眼球。她拉着嬴政的衣袖,兴奋地比划着,仿佛在想象着用这些布料做成美丽的衣裳会有多么好看。嬴政也微笑着频频点头,眼神中多了几分温柔!

不多时,他们又来到了一家摆满小饰品的摊位前。阿房拿起一个精致的发簪,在自己的发髻上比试着,然后转过头看向嬴政,俏皮地问道:“好看吗?”嬴政轻轻点头,眼中满是宠溺!

走着走着,嬴政的脚步逐渐变得轻快起来,心情也愈发地舒畅。他与阿房的笑声在街头回荡,惹得众人纷纷侧目。

见嬴政心情好转,蒙恬和良儿也慢慢放松下来,脸上也露出了一丝轻松。

几人就这样漫无目地的走着,不知不觉已到黄昏,这时蒙恬上前说道:“公子,时候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不然夫人会担心的!”

阿房见嬴政的心情已然好了许多,便对嬴政说道:“政哥哥,蒙大人说的没错,我们已经出来很久了,正好我也差不多逛累了,不如我们就此回宫吧!”

嬴政此时已心情大好,看着阿房白皙的面庞已有汗珠沁出,便点点头道:“也罢,那便回宫吧!”

正当他们欲转身离开时,咸阳的天空骤然间乌云密布。“咔嚓”一声,一道惊雷瞬间劈下。

蒙恬眉头微皱,心道“这场雨来的可真不是时候。”

就在这时,豆大的雨点砸在了蒙恬的脸上,一场瓢泼大雨倾刻而至。

雨势极为凶猛,好似山洪咆哮,天河决堤,立刻将他们淋的内外湿透,寸步难移!众人视线被阻,无奈之下只得匆忙寻找地方避雨,再做打算。

这场雨大概下了一个时辰,等到雨势渐歇,天已然黑了。蒙恬望着渐渐安静的街道,心急如焚道:“大王,现在雨已停了,我们赶快回宫吧!”

嬴政见侍卫们个个面露焦急之色,也知道不可再耽搁,便迅速登上马车,起驾回宫。

大队人马开始往咸阳宫驶去,蒙恬依旧护驾左右,注视着街道上的动静。

“啊!”

正当他们行到一巷口时,一声惨烈的呼叫立刻引起了众人的警觉。

蒙恬神色一凛,望着空空如也的街道心生警惕。虽然他不想节外生枝,但这突如其来的动静也让他不敢怠慢,立刻进入到戒备状态。

出于护卫的职责,蒙恬丝毫不敢拿大王的安全开玩笑,可他又不敢擅离职守,出去查探,正当他进退两难之时,嬴政开口了。

“蒙大人,刚刚寡人听到了一声惊呼,你听到了吗?”

蒙恬回应道:“禀大王,臣也听到了,就在车队左边的巷子里,也不知是何缘故。”

“为何不派人查看?”

“大王,末将人手不足,万一中了敌人的调虎离山之计怎么办?末将身负大王安全,不敢擅离职守,还望大王明察。”

嬴政沉吟片刻,道:“反正现在已经很晚了,不差这一点时间。这样吧,我们一起过去看看。”

“诺!”

嬴政随即携阿房下车,护卫们紧随其后,将他们团团围住,慢慢朝着巷口靠近。

蒙恬带着几名侍卫在前方探路,良儿也紧跟其后,不敢有丝毫懈怠。

当他们来到一处府邸后发现,此地竟然是太守府。

看着眼前的这座府邸,嬴政心里顿时升起了一种古怪的感觉。本来他今天出宫就是为了排遣赵长鹏带给他的郁闷,没想到兜兜转转,居然来到了他的府邸门口。还真是世事无常,冤家路窄!

蒙恬也非常尴尬,看着嬴政阴沉的脸,小心翼翼地问道:“大王,要不我们还是走吧!”

嬴政还未回答,这时候忽然一道火光从府邸内升起。

“蒙恬,进去看看。”嬴政喝道。

蒙恬顿觉不妙,一颗心猛地提了起来,赶忙上前用力敲门,但门内却毫无响应。

良儿向蒙恬使了个眼色,蒙恬心领神会,两人不再犹豫,直接破门而入。

刚一踏入府内,一股浓烈的血腥之气扑鼻而来,令人作呕。只见庭院中横七竖八地躺了一地的尸体,鲜血染红了地面,在昏暗的天色下显得尤为可怖。

蒙恬大惊失色,下意识地将良儿护在身后。良儿脸色不变,眉头深锁,对着蒙恬摇摇头,蒙恬这才放松下来。

良儿蹲下身,细细地检查着尸体的伤口,依照血液凝固的情况来看,这些人估摸着死了有半刻钟左右。

府内的情况惊动了嬴政,嬴政大踏步走进太守府,看到如此景象,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凉意。

“蒙恬,带人进去看看,看还有没有活口。”

蒙恬刚准备行动,忽然滚滚浓烟从府内向外涌出。蒙恬大惊,立刻护住嬴政向府外退去。

“救火!”嬴政吩咐道。

护卫中立刻分出几人向府内冲去,蒙恬没有动,一直护在嬴政左右,准备随时应对突发的状况。好在刚刚下过雨,府邸比较潮湿,火势一时半会起不来,半炷香的功夫,火势已经控制住了。

蒙恬见火势熄灭,对嬴政说道:“大王,此地不宜久留,还是让末将护送您回宫吧!”

嬴政摇了摇头,看着面前的太守府内心一紧。

他知道现在离开无异于掩耳盗铃,太守府发生如此血案,势必会震动朝堂。一旦让朝臣知道嬴政临阵脱逃,毫无担当,那他在朝臣中的形象必将一落千丈!

“蒙大人,我们进去吧,看还有没有活口。”嬴政说完也不等蒙恬表态,率先踏入太守府。

太守府并不大,不一会儿就被他们找了一遍,可除了包括咸阳太守赵长鹏在内的十几具尸体之外,并没有发现一个活口。结合刚刚出现的火势,嬴政想到了一个可能。

“咦?这里不对劲。”

蒙恬看着户外的一个池塘,大声说道。

良儿也走了过来,仔细地观察着这片地形,发现池塘右边的砖块好像是连在一起的。

她被夏昊培养多年,自然也会操纵机关。只见良儿敲了敲砖块,在砖块后面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旋动了一下。只听见“咔”的一声,池塘右边的地上随即裂开了一道缝隙。

蒙恬和良儿对视了一眼,蒙恬走上前,将那缝隙缓缓拉开,一排黝黑的阶梯顿时显露出来。

“下去几个人,看看里面是什么情况。”蒙恬神色严肃地吩咐道。

“诺!”

几个侍卫应声而下,手持火把,小心翼翼地戒备着。

通道里弥漫着一股陈旧潮湿的气息,侍卫们小心翼翼,亦步亦趋地缓缓而下。

“大家小心点。”其中一人压低声音说道。

到达密室之后,侍卫们举着火把,仔细地查看着每一个角落。

不一会儿,蒙恬突然听见下面有人喊道:“这边有动静。”

“咦,怎么是个孩子?”

“快,带上来。”蒙恬立刻喝道。

众侍卫得令后将孩子带出密室,来到嬴政和蒙恬面前。

这孩子看起来也就六七岁,怯生生的样子,望着众人满眼都是恐惧。

嬴政看着孩子,问道:“孩子,你是谁?怎么会在这里?”

孩子没有回答他,望着他们忍不住地发抖,拼了命的向后退去,好像是在躲避什么。

这时候阿房走上前来,轻轻的拉住他,温柔地说道:“小弟弟别怕,告诉姐姐你叫什么名字?你爹娘呢?他们是谁?”

好像是感受到了阿房的善意,孩子渐渐变得不再躲闪,眼中的恐惧也慢慢消失了,望着阿房的眼睛,轻声说道:“我叫赵高。”

“赵高?原来他是咸阳太守赵长鹏的儿子。”嬴政眉头一皱。

这时蒙恬转过身对着嬴政说道:“大王,我看这伙刺客的目标应该是想屠杀赵大人满门。只是没想到赵大人在最后关头将赵高送入密室,留下了这个活口。依末将看,先将这个孩子藏起来,等水落石出之后,再看如何安顿这个孩子。”

嬴政想了想,说道:“蒙大人言之有理。这样吧,你先把赵高带回将军府好生看管,等日后再做打算。”

“等一下!”说话的是阿房。

“政哥哥,我觉得把这孩子带去将军府有所不妥。赵大人刚刚被灭了满门,刺客是不知道赵高还活着的。如果把孩子带去将军府,那幕后之人就知道有漏网之鱼,这样反而会对赵高不利。不如我们把他带进宫偷偷藏起来,等查明真相后再让他出宫也不迟。”

嬴政点点头,笑道:“好,都听你的!”

“报!宫里来人,请大王立刻回宫。”正在这时,外面忽然响起了宫人的声音。

“没想到还是惊动了太后。”

嬴政无奈的摇了摇头,对着蒙恬交代了两句,就和阿房带着赵高上了马车,回咸阳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