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始皇之父(下)

换源:

  散朝之后,秦王返回寝宫。此时有太监禀报道:“禀大王,宗正嬴文求见。”

秦王点点头,坐下说道:“传!”

待秦王坐定,不多时,掌管秦国宗亲事务的宗正嬴文,来到秦王跟前。

嬴文道:“拜见大王!大王,臣有一事相求。”

秦王摆摆手,道:“爱卿所为何事,寡人已知晓。”

宗正道:“大王,坊间传闻,赵姬的儿子赵政并非大王亲生,而是吕不韦之子,这一点咱们不可不防啊!”

秦王见宗正如此地直截了当,叹了口气,道:“老宗正是为我大秦的江山社稷着想,不想我大秦数百年基业落入他人之手,寡人理解!可如今就断定政儿非寡人之子,是否过于武断?反倒可能中了奸人的离间之计?”

嬴文道:“那大王的意思是?”

秦王道:“不管怎样,先接回赵姬母子再说吧!倘若政儿真非寡人亲子,那么寡人也绝不会拿大秦的江山当儿戏!”

嬴文点了点头,说道:“如此,那老臣便放心了!大王请歇息,老臣告退!”

魏国,安邑城。

“夫人,公子!驿站外来了好多官兵,已经把咱们团团包围了。”

一大清早,也不知是何缘故,小小的驿站竟被一大群魏国官兵给包围了起来。蒙恬发现后不敢怠慢,立刻将此情况报给了赵姬母子。

赵姬闻声而出,看着外面的官军说道:“蒙统领,你先出去与他们交涉一番,看看他们究竟所为何事?”

“诺!”

待蒙恬出去后,赵政问道:“娘!他们是来抓咱们的吗?”

赵姬摇摇头,道:“莫慌政儿,他们眼下还未敢妄动,想必不会乱来。”

就在这时,蒙恬急匆匆地走了进来,神色恭敬地说道:“禀报夫人,门外有魏国将领求见。”

见赵姬微微点头,蒙恬会意,又退了出去。

不多时,只见一位身披铠甲、手持兵器的魏国将军大踏步迈进屋内。这将军身材高大魁梧,国字脸,浓眉大眼,目光如炬,鼻梁挺直,一张阔口紧抿,满脸的络腮胡子更添几分威猛之气。

将军来到赵姬面前,双手抱拳恭声说道:“末将龙华,见过夫人,见过公子!

赵姬沉声问道:“不知将军来此所为何事?”

龙华道:“禀夫人!刚刚大王下令,派遣我等一卫兵马共计五百人,专程护送夫人与公子前往咸阳。烦请夫人尽快收拾行装,即刻启程!”

赵姬听罢,微微蹙眉,魏国此举必有蹊跷,难道吕不韦的势力已然能够影响到魏国朝堂了?想到此处,赵姬心中的疑虑愈发深重。她不动声色,向蒙恬递去一个眼色。

蒙恬心领神会,上前对魏国将军抱拳行礼道:“龙将军,此次魏王为何会突然决定护送我等前往咸阳?将军可否明示?”

龙华目光扫过蒙恬,沉声说道:“实不相瞒,此番乃是魏王决心与秦国修好,所以特意指派我等来护送夫人和公子。”

蒙恬听后并未放松警惕,继续追问道:“那敢问将军,魏王此举可有其他缘由?是否还有后续安排?”

龙华道:“末将位卑言轻,并不知晓大王的具体安排。”

蒙恬见问不出什么,在仔细观察过魏国将军的表情和反应后,也感觉无任何可疑之处。

蒙恬转过身回到赵姬身边,压低声音说道:“夫人,据我判断,确实如这位将军所言,是魏王有意与秦国交好,想来不会有什么问题。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咱们还是要多加小心!”

赵姬听罢,紧绷的神情稍稍放松,微微点头道:“既如此,那就有劳龙将军一路护送了!”

龙华抱拳道:“夫人言重了!夫人,公子,请!”

......

“这就是函谷关?”

小羽望着前方巍峨壮观的关隘要塞,惊讶地叫出声来。

旁边的少女看到小羽这副模样,“嗤”地一笑,道:“瞧你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我的少主!”

小羽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看着良儿说道:“我一直在赵国长大,没见过这么宏伟的建筑也不奇怪呀!难道你看到这雄伟的关隘就不震惊吗?”

良儿回答道:“良儿小时候随义父来过咸阳,也曾经过函谷关,当时也被函谷关的大气磅礴所震撼!你有这样的表现,实属正常。”

“以前读秦史时,提到函谷关的雄伟还没有什么感觉。没想到有朝一日竟能亲眼目睹这天下第一关!这才知晓古人的智慧和力量是何等的伟大!”小羽心中暗暗想道。

“函谷关,西依高原,东临深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雄关要塞。始建于西周,乃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要地,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稳如钟’之说,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率领六国之师攻伐秦国,秦国凭借函谷天险,让六国军队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自此,山东六国对于秦国的政策才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秦国也得以休养生息,日益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