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李斯入秦(中)

换源:

  丞相府。

“禀丞相,外面有一人自称荀子的弟子,想求见丞相。”

听完管家的禀报,吕不韦问道:“噢?此人姓甚名谁?”

“禀丞相,此人自称李斯。”

“李斯?”

吕不韦思索了半天,也没想起这个人究竟是谁。

过了一会儿,吕不韦对管家说道:“你带他去偏厅等候,老夫随后就到。”

“诺!”

...

丞相府偏厅中,李斯正跪坐在桌案旁,端起一杯茶细细地品着。

“老师说我学有所成,可以周游列国进行历练了。正好小师弟来找我,说和秦国公子嬴政有旧,让我去咸阳。可既然有这么一层关系,为什么不让我直接去公子府?反而来投奔吕不韦?”

带着丝丝疑问,一阵脚步声打断了李斯的思绪。

只听见管家在外面说道:“主人,李斯就在里面。”

李斯站起身来,看见迎面走来一位气度不凡,身穿朝服的长者,于是抱拳说道:“学生李斯,拜见丞相大人!”

吕不韦笑了笑,开口说道:“不必客气,就坐吧!”

“是!”

待双方入座后,吕不韦问道:“李贤侄远道而来,所为何事?”

李斯道:“不瞒丞相大人!学生周游列国时,曾听闻秦国实力强大,百姓富庶,故特来秦国一窥究竟。又听闻丞相大人高风亮节,求贤若渴,故前来投奔丞相,还望丞相大人收留。”

吕不韦并未直接回答,而是问道:“听闻你是荀子的高足,不知对我秦国的时政有什么建议?” 

李斯回答道:“不敢!老师学识渊博,有着经天纬地之才。斯,只不过学得老师的只鳞片爪,皮毛罢了。而关于秦国的国政,斯认为,自孝公时期,商鞅变法之后,大秦方才得以崛起!当时的秦国正处于动荡不安之境,故而秦法的出现恰到好处。秦国凭借秦法协调国家与秦地百姓之间的矛盾,令百姓遵其法,服其刑,如此方能做到上令下达,指挥若一。然而秦法过于严苛,对于罪责不分轻重缓急。乱世倒也罢了,可如今秦国正值盛世阶段,而这般刑法未免有些矫枉过正,使治下的百姓对其畏之如虎,实已偏离了法家的本意!此乃学生浅见,还望丞相大人不吝赐教!” 

吕不韦微微点头,道:“确实如此!如今的秦国一片富庶,正是盛世之景象!可秦法着实严峻,令人望而却步。但秦国的富强全靠商鞅变法而来,如今若修改秦法,是否会改变秦国的国势?是否会让秦国由盛转衰?实在难以预料。正因如此,老夫也是左右为难,顾虑重重啊!” 

李斯回答道:“并非如此,如今在秦国,目不识丁之人已寥寥无几,绝大多数人皆可识文断字。放眼天下,能将民智开化到如此程度的还有哪个国家?这也足以证明秦国的强大。而在这个时候于秦国引入别家学说,做到兼收并蓄、触类旁通,而非法家一家独大。从此,秦国推行王道之教化,以百家学说教化万民,让百姓自主选择。使他们明晰自己需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这比单纯依靠刑法规定更加利于管理,也更能够凝聚人心。不过此事并非一日之功,需要耗费数年乃至十数年时间逐步推行。倘若此方法奏效,将来秦国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后,以此王道教化来收服六国遗民,那便是再好不过了!” 

吕不韦微微一怔,心中暗想“没想到李斯居然有如此大的野心,如此高深的见识。看来此人留在我府邸中,定会对我有极大的用处。” 

想到这里吕不韦说道:“既然先生如此才华横溢,那先生就暂且留下,先在我府中充当一门客,如何?”

“谢丞相!斯,恭敬不如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