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又继续问道:“成蟜,你刚刚说我秦国国力强大,那么你告诉父王,我们秦国现在为什么如此富强?”
成蟜说道:“那是因为父王英明神武,秦国在父王的治理下欣欣向荣,国运昌盛。”
秦王哈哈大笑道:“儿子,你就不要再给父王戴高帽了,说点具体的吧!”
成蟜想了想,说道:“自古以来,陇西嬴氏和老秦人就在这关中之地扎下根,一直在这里挣扎求存,锻炼出不屈的精神和坚韧的品质。所以关中老秦人都支持嬴氏,而我们秦国又多出人才!加上父王英明,知人善任,选贤任能。靠着这样的大臣,我们秦国想不厉害都不行。”
此言一出,众大臣表现各有不同。秦国本土的面露骄傲自豪之色,而非秦国本土大臣则面色不愉。
秦王面无表情,对嬴政道:“政儿,你说说为什么我秦国会如此强大?”
嬴政抱拳道:“父王,各位大人。本朝自孝公时期商君变法才逐渐崛起,所以我秦国的强大是依赖法度的推行才得以实现的!其实那段时期,各国都在变法。可为何独独我秦国最为成功?那是因为商君将所有人都一视同仁,不分平民贵族,统一管理于法下。而消除了贵族的特权,更有益于国家的发展。我秦国依其法,服其刑,加上老秦人的团结,使我们秦国一天比一天强大。直到积蓄了足够的国力,发兵驱逐魏国,夺回了函谷关,把山东六国拒之以东,我们秦国的生存环境才得以渐渐好转!经过几代国君的休养生息,我秦国才有如此景象,特别是昭襄王时期和父王时期,我秦国励精图治,东征西讨,将原先丢失的土地都夺了回来。父王,现在我们可以说是站在秦国祖先所建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儿臣相信,只要我秦国继续积蓄实力,然后厚积薄发,我大秦必定会更加辉煌!”
秦王满意地点了点头,欣慰地说道:“政儿,你说的不错!我秦国的强大,始于商君,发展于耕战,决策于人才,明察于主君。所以日后,你最重要的就是要让自己广开言路,选贤任能,知道吗?”
此言一出,别的大臣还没什么,吕不韦立刻出列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我秦国有如此公子,实乃大秦之福啊!”
虽然吕不韦没有立刻请秦王册立太子,但他话里的意思,所有人都听得明明白白。
秦王看了一眼吕不韦没有说话,之后对着华阳太后说道:“母后,您怎么看?”
华阳太后道:“王儿,孩儿们都很不错,哀家心里也是喜欢的紧。一切,就凭王儿做主吧!”
一听华阳太后如此说,吕不韦就知道嬴政这一关算是过了,赶忙退回到朝臣当中,不再言语。
秦王望者满朝文武百官,又望了望大殿上的两个儿子,说道:“今日王子大比,寡人甚是满意!相信诸位爱卿也都看明白了,我大秦能有今天甚是不易。寡人无能,无法带领大秦更进一步。大秦的未来,就要靠这些孩子们了!诸位爱卿,还请各位能够为大秦江山计,辅佐主君,再创辉煌!”
满朝文武齐声应道:“臣等一定不负大王所托,辅佐主君,护佑大秦!”
秦王满意地点点头,道:“那今天就到此为止吧!退朝。”
文武百官下拜三呼:“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
傍晚时分,咸阳宫。
“大王,这是立太子的诏书啊,您真的决定了?”当宗正嬴文看到秦王拿出来的手诏后,无比惊讶地叫道。
中午散朝后,文武百官相继退下,太后也回到了紫寿宫休息。宗正嬴文和大将军蒙骜正准备离开时接到了秦王的通知,让他们二人傍晚时分来一趟咸阳宫。
当宗正和大将军到达咸阳宫时,秦王二话不说,把写好了诏书递给了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