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章 早朝,暗流涌动

换源:

  李承泽默默看着长公主离开的背影。

直至完全消失。

这才跟自己的先生何潇阐明观点。

“先生,刚才一席话。您都听到了。”

“我虽表面答应了姑姑,但是实际会完全按照先生说的做。”

“姑姑不是个简单的女人,说她蛇蝎心肠也不为过。”

“春闱的事,往年她是不插手的。今年突然找我说此事,不知是何原因。”

何潇淡淡回道。

“二殿下不用想的太复杂。”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说完,便一转话锋。

开始讨论起荷花池的景色之美。

不再将讨论点放在春闱一事。

何潇很是欣慰。

二皇子李承泽比自己想象的要聪明一些。

他早就看出长公主是什么样的一个女人。

蛇蝎心肠。

这四个字形容的恰到好处。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

长公主刚才提到了内库财政的事。

这么多年。

内库几经周折。

才好不容易落到了她手中。

她是断然不想交出来的。

更别提让她主动让出来。

但是刚才却又的的确确提了。

这么看来。

原因只有一个。

长公主作为女人中的人精。

她意识到自己内库财权不稳固。

已经在风方面试探了。

……

何潇离开之后。

李承泽蜷坐在椅子上,紧锁眉头。

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持续了好久。

终于,待他眉毛舒展开来之后。

也下定了决心。

在亲姑姑和何潇这个年轻先生之间。

他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就选择了站在何潇这边。

因为,何潇给他的感觉。

是如此与众不同。

……

早朝。

李承泽穿着一身华丽的朝服。

早早便立在了大殿靠前的一侧。

李承泽并不是像群臣百官那般,每天来上朝。

一般都是有事或者陛下有特别安排他才会频繁上朝。

十五岁旁听朝政,自从太子之位传给了李承乾。

他就有些看清了父皇的意思。

作为大庆的天。

庆帝一脸严肃地端坐在龙椅上。

环顾着今日上朝的群臣。

那个眼神。

不怒自威。

待扫到李承泽的时候。

庆帝眼神只是略微停顿,便移开了。

最开始的朝会内容很是无聊。

基本就是哪里有了灾情,哪里闹了匪患这些。

接着便是各方势力互相上奏指责、弹劾。

然后由双方各派出代表发言。

基本上就是你一言,我一语,针锋相对,谁也不让着谁。

有点像辩论赛,但是又不完全是辩论赛。

辩论赛输了就是输了。

但是这里如果输了。

可是有掉脑袋的危险。

听着无聊的朝会内容。

庆帝单手托着额头。

闭幕养神。

这种无聊的争论他不喜欢,但是必须默许。

朝堂之上,各方势力错综复杂。

它们既相辅相成,又必须得相互制约。

不论哪一方势力,羽翼都不能成长的太过丰满。

否则,对皇权难免会有一定的威胁。

太子李承乾偷偷瞅了瞅庆帝。

便悄然往二皇子李承泽边上靠了靠。

“承泽,几日不见啊。”

“今天怎么有空上朝了?”

李承泽砖头看了一眼太子。

心中暗骂。

这家伙一脸的笑意。

但实则坏的很。

当着群臣的面偷偷问这样的问题。

那不是拐着弯告诉周围的群臣——二皇子经常旷工。

李承泽嘴角上扬,脸面笑着回应道。

“这朝堂有父皇主持,又有太子协作。”

“我等小角色,并不重要。”

“加上最近身体不适,因此朝堂来的少。”

二人寒暄。

表面上都是笑脸相迎。

但内心都有八百个心眼。

在他们周围的群臣,基本是两人各自的人马,一个个面无表情。

看似在认真听朝堂之事。

实则在听二人言语。

都想从对方口中得到点什么利己信息。

……

待朝堂辩论赛接近尾声。

庆帝微微正了正身体。

朝殿下所有人说道。

“你们都是大庆的官。”

“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让大庆繁荣昌盛。”

“朕望尔等切莫过多在意自身利益。”

“过分了,别怪我不留情面。”

庆帝的话出口。

朝堂的空气突然凝固。

瞬间针落有声。

庆帝随即话锋一转。

“春闱快开始了吧?今年大家对这事似乎不如以往上心啊。”

“陈平平,今年的主办是?”

坐在轮椅上的陈平平听到庆帝问话。

连忙摇着轮椅出来,毕恭毕敬回答道。

“陛下,今年主办还未曾有人主动请缨。臣一时也不知道如何是好,还请陛下定夺。”

庆帝没接茬,而是继续问道。

“大家可有什么想法?”

群臣百官。

包括几位皇子。

一个个面面相觑,小声议论起来。

就在有人跃跃欲试准备开口的时候。

却见庆帝摆摆手,有些不耐烦道。

“罢了罢了。既然如此,今年春闱一事。就由礼部和检察院共同主办吧。”

“这样,也省的勾心斗角,徇私舞弊。”

“退朝吧。”

还未等大家反应。

庆帝人都已经消失了。

这让先前积极讨论春闱之事的诸多人不明所以,不知所措。

庆帝根本没想着征求大家意见。

就是下了一道圣旨口谕。

通知所有人而已。

太子左右环顾了一番。

悄然朝着礼部尚书贴了过去。

李承泽看在眼里。

只是笑笑,没有动作。

PS: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月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