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章 帝王多疑

换源:

  陈平平返京。

即便已经不是入朝的时候。

他还是驱着轮椅来到了庆帝的寝宫。

从小与庆帝一同长大,又辅助了多年。

陈平平太了解庆帝了。

他知道春闱劝学的事,庆帝必然十分上心。

不知礼部尚书有没有提前禀报。

但是作为臣子,又是庆帝钦点这次春闱主办负责人之一。

他必须做好他的工作汇报。

寝宫。

庆帝背对着门口,身体侧卧。

像是在看书,又像是在休息。

陈平平轮椅刚到门口。

就听到里面悠悠传来一句。

“陈平平,事情办的如何?”

陈平平连忙将今天在劝学现场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禀报。

着重说了关于庆帝口述,他转达的那几条,关于春闱舞弊人员处罚的承诺。

以及现场考生的反应、态度。

庆帝微微颔首。

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仿佛,他对这种情况早就了然于心。

转过身的庆帝,似乎突然想到什么。

“承泽那小子没生出什么祸端吧?”

显然,他对自己这个老二并不那么放心。

毕竟一个平日顽劣习惯的皇子。

自己都不爱学习,又如何劝学他人。

只要别生祸端就行。

……

陈平平看不到庆帝的表情。

偷偷扫了一眼庆帝的背影,如是说起二皇子李承泽劝学现场的表现。

庆帝听了几句之后。

转过身,一脸认真地盯着陈平平。

“你是说,承泽作了一首劝学诗?”

“数万考生十分认可,且反响极好?”

陈平平点点头。

庆帝继续眉毛微挑。

“什么诗,说说看。”

陈平平略微迟疑了一下。

便开口诵读起来。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陈平平完全是一种背诵课文的感觉。

没有任何感情色彩。

但即便如此。

诗词出口,也依旧让庆帝有些动容。

庆帝轻轻蹙眉。

心中默诵了一遍诗。

狐疑地扫了一眼陈平平。

看他的样子不像是撒谎。

承泽居然能作出如此精彩绝伦的诗词。

即便是背后有大家指点。

这个大家也是旷世奇才的存在。

……

但随即。

庆帝目光一冷。

李承泽本来就是自己安排给太子的一个磨刀石。

先前不论是他早早封王,还是旁听朝政,亦或是明目张胆的广结党羽。

这些其实都是庆帝默许的,甚至可以说这么安排的。

但是如今,突然在劝学一事上。

恰合时宜地拿出一首劝学佳作。

这可谓表现的并无张扬,但是却绝对出彩。

这样一来,自己这个老二,定然能给不少人留下一个不错的映像。

换做其他皇子。

劝学的事做成这样。

庆帝一定会高兴。

但是作为磨刀石的李承泽把劝学一事做的顺利,甚至优秀。

这让庆帝心中有些担忧。

为太子担忧。

磨刀石,必然不能反噬利刃。

哪怕是有一点趋势也不行。

……

庆帝没有丝毫表情,淡淡说道。

“你觉得二皇子李承泽如何?”

说完,便一脸严肃地等着陈平平面部。

似乎不想错过任何一个面部的微表情。

陈平平想了想。

“老臣平日基本不和二殿下接触,实在不好妄自菲薄。”

“依旁观者的角度看,二皇子有些放荡不羁。且心思并不重。”

庆帝听着,感觉有些无聊。

果然陈平平这个老好人,依旧是谁都不得罪的言辞。

这般评价,似乎说了,又似乎没说。

沉吟片刻。

庆帝也不想绕来绕去。

便直接开门见山道。

“太子是朕立下的,他生母又是皇后。正可谓名正言顺。”

“因此,太子需要所有人的助力。”

“有时候,其他皇子表现的太过于优秀。对太子来说,并不是好事。”

“陈平平,这么说你明白吧?”

听到庆帝的一番说辞。

陈平平连忙称是。

心中则是在暗暗揣测庆帝的意思。

太子的位置一直都是十分稳固的。

至少目前如此。

按照庆帝的意思。

难道其他皇子还不能优秀了?

似乎二皇子李承泽刚好属于做了对的事,却有些撞枪口的感觉。

这让陈平平心头有些愤慨,但是却不敢表露一丝。

……

庆帝并没有等陈平平发表意见。

很显然,这只是在通知他,并不是在与他商量。

跟在庆帝身边这么久。

所有人都习以为常。

毕竟天子就是天子。

是一言九鼎的天命之子。

庆帝揉了揉太阳穴。

淡淡说道。

“安排个得力的,看看承泽最近在忙些什么?都见过什么人?”

说完,便拂了拂衣袖。

示意陈平平退下。

……

检察院。

内室。

陈平平面无表情坐在轮椅上。

身前站着一个黑影。

全身都被包裹的严严实实。

陈平平摆摆手。

“去吧,可别出了岔子。”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