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帮林婉儿看病!截胡范闲的气运!诗会开始!

换源:

  诗会现场。

角落一张装饰华丽的桌子下。

林婉儿小心翼翼地蹲着。

手里紧紧抓着一个香喷喷的鸡腿。

她的心跳得有些快,既是因为偷吃鸡腿的小刺激。

也是因为担心被人发现。

突然。

一个温和而清晰的声音在她耳畔响起。

“姑娘,你怎么躲在这里?”

这突如其来的问话让林婉儿吓了一跳。

手里的鸡腿差点脱手飞出。

她慌忙抬头。

只见一个俊朗的少年正弯腰看着她。

那双深邃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关切。

少年目光如渊,仿佛能看透人心。

林婉儿心头一震。

她的脸颊不由得泛起一抹红晕。

意识到自己还嘴里叼着鸡腿,样子肯定狼狈极了。

一时间,竟忘了该如何回应,只是尴尬地笑了笑,嘴角还挂着油光。

身为宰相之女,她本应有尽有。

可这痨疾病症却如附骨之疽。

连吃个鸡腿都得偷偷摸摸。

生怕违背了太医的嘱咐。

如今被人撞见这偷吃的一幕。

只觉得脸颊微微发热,恨不得能找个地洞钻进去。

然而,面前的俊朗少年,却并未露出任何嘲笑或轻蔑的神色。

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声音温和如水。

“姑娘,不用紧张,我也只是随口一问,若有唐突之处,还请姑娘海涵。”

林婉儿微微松了口气。

心中的尴尬稍减。

但接下来对方的话,却让她感到有些震惊。

“主要也是在下是看见姑娘身患疾病,就忍不住想上来看看。”

林婉儿闻言,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问:“你只看面相就能看出来我有病?”

这个少年,明明是第一次见。

但居然能一眼看出自己身患疾病。

这份眼力,简直不可思议!

等等,他是医者?

希望如星火般在林婉儿心中骤然升起!

她赶紧追问:“不知公子能否看出我是什么病?”

李承云故意犹豫了一下。

目光在林婉儿脸上流转,仿佛在仔细观察。

片刻后,才缓缓开口:“我观姑娘脸色微白,身体消瘦,想必病灶是在肺部。”

林婉儿再次感到震撼!

瞳孔不由自主地一缩。

他竟然能如此准确地判断出自己的病症所在!

顿时,只觉得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自己这个病,就算是宫里经验丰富的太医。

也需要仔细诊脉之后才能做出判断。

而这个初次见面的少年,仅仅通过面相就能看出她的病灶!

这份医术,如神如仙,简直匪夷所思!

她急切地问道:“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医治?”

李承云眼中闪过一丝自信,他平静地说道:“有办法。”

“但……这并非简单地写下药方就能解决的,我需要定期为姑娘诊脉,以确保治疗的效果。”

尽管如此。

林婉儿眼中的光芒并未黯淡,反而更加炽热。

她激动地说道:“诊脉也可以,只要你能治好我的病,我什么都愿意做!”

可李承云却露出了一丝为难的神色。

“只可惜,我不是京城之人,参加完这诗会后,我还要回乡下。”

他的话让林婉儿心中一紧,急切地说道:

“若是先生愿意留下,所有费用,我都愿意承担!”

李承云却闻言眉头一皱,摆摆手:“那倒不必,为医者,治病救人是天职,怎么能提这些俗物呢?”

话音刚落,一阵微风吹过。

李承云的衣服随风飘飘,宛如仙人下凡。

他那张俊朗的脸上,此刻更是流露出大义凛然的气质。

让人不禁心生敬意。

只是表情却略微有些不悦。

显然是对林婉儿刚才提及费用的事情有所不满。

林婉儿顿时反应过来,自己刚才的话确实有些俗气了。

况且用金钱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这样也不对。

她心中一阵忐忑,不安地说道:“是……小女子俗气了,望先生海涵。”

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显然是怕李承云因此拂袖而去。

李承云却摆了摆手,表示无妨。

“世间对医者有不少的误会,在下也已经习惯了。”

听到这番话,林婉儿愈加惭愧了。

她意识到,可能对于他这样的名医来说,提钱确实太过庸俗。

况且,能进入这靖王府,参加这场诗会的人,又怎么会是穷苦之人呢?

林婉儿当即恭敬地请教道:“还不知先生名讳?”

李承云微微一笑,说道:“叫我李先生吧。”

他的态度谦逊和随和,让林婉儿感到十分亲切。

于是赶紧行礼道:“见过李先生。”

看来,自己今天怕是遇到了一个真正的医者仁心之人。

或许,自己的病,有治愈的可能了!

……

与此同时。

盛大的诗会已然拉开帷幕。

李弘成沉稳地走上主位,缓缓坐下,环视一周。

今夜,他或许需要对二殿下和四殿下这两位天潢贵胄卑躬屈膝。

但在此刻,面对余下之人,他是无可争议的东道主。

“此次诗会,才子众多,希望大家能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作出令人赞叹的好诗。”

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

在为这场诗会定下基调。

随着他的开场白落下,诗会正式开始。

而在这个时候,李承云也偷偷溜回了会场。

他之前特意去找林婉儿,就是为了截胡范闲的气运。

如今,他的计划已经成功,与林婉儿也约好了时间,自然就回来了。

二皇子瞥了眼李承云,脸上露出深意的笑容,说道:“诗会开始了,快来坐吧。”

李承云坐下后。

居高临下撇去。

只见各路才子也已经开始绞尽脑汁。

想要在诗会上一鸣惊人。

他们或沉思、或低语、或挥毫泼墨。

显然都想要在今夜留下自己的传奇。

而在一处显眼的桌案前。

礼部尚书之子郭保坤,挑衅地看向一旁落座的范闲。

他的眼神中满是不屑与嘲讽,冷冷地说道:

“没想到你这个从儋州来的土包子,还有胆量来参加靖王府的诗会?”

……

【跪求各位读者大大们能够给小弟投递一点鲜花,只要有鲜花,有打赏,有评价票,有月票,小弟愿意每天10更,20更!请所有读者大大们相信我的手速,作者在这里拜谢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