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 这就开始算计我了?

换源:

  “这……”李承泽楞道:“父皇何故送这么多好东西给我?”

“殿下学业幸苦了,这是陛下给您的一点消遣玩意儿而已。”侯公公笑道:“殿下莫要客气,收下吧。”

“既然是父皇的好意,那我就收下了。”李承泽点点头,应道:“还麻烦侯公公帮忙转告父皇,就说儿臣叩谢天恩。”

“好。”侯公公应道:“那殿下请便,老奴就先走了。”

说完,带着一众太监们离开了。

看着这几箱子金银珠宝,山珍海味,李承泽冷笑不已。

好意?这真的是庆帝的好意吗?

无缘无故给自己这个二皇子送这么多东西,彰显自己的父爱,这会让身为储君的太子会怎么想?

这就是庆帝故意的!

故意宠爱自己这个二皇子,好让太子嫉妒,然后慢慢逼的他们兄弟感情破裂,反目成仇!

好手段!

只是李承泽想不到,自己才4岁啊,这个庆帝就已经开始算计自己了。

身在帝王之家,果然从小就是诡谲心机,防不胜防啊!

“殿下。”旁侧的孔明忽然开口道:“这是陛下的离间之计。”

“哦?”李承泽故意问道:“此话何意?细说。”

“陛下故意送如此多东西给您这位皇子,这要是传到了太子耳里,太子会怎么想?”孔明说道:“太子会嫉妒您,甚至会担心您将他取而代之,故而对您产生敌意,和您争锋相对,所以,此乃陛下离间您和太子的手段。”

闻言,李承泽赞叹不已。

自己是因为看过庆余年原著,所以才知道庆帝的手段。

可是孔明没有看过原著,却一眼能看出庆帝的心机。

千古名相,并非浪得虚名,果然厉害!

不过,这也让李承泽有了危机感了。

现在就已经开始算计自己了,看来,自己也必须快点发育了。

可是要如何积攒这所谓的名望值呢?

思考想去后,李承泽忽然想到了范闲!

他范闲能够靠写实名动京都,成为文坛大家,我也可以靠写诗攒名望,赚积分啊!

况且现在范闲还没出来,他的那些诗,自己完全可以拿来现用!

下一个庆国诗仙,或许就是我了!

想到这里,李承泽立即拿起了笔墨,在桌边坐下来,开始书写。

“嗯?”见状,孔明问道:“殿下这是要些什么?”

“写诗!”李承泽笑道。

“殿下真是好兴致。”孔明在旁边坐下,笑呵呵道:“那臣就陪着您,顺便看看殿下文采如何。”

李承泽拿着毛笔,脑海中回想着前世的一些诗词。

写一首什么诗比较好呢?

学过的诗太多了,竟然有点不知道从何下手。

思来想去后,他决定写一首《破阵子》!

这首诗有气势,还算是拿得出手,是个不错的选择。

想到这里,他立即挥舞毛笔,在宣纸上走笔龙蛇!

不多时,一首七言诗就这样新鲜出炉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选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孔明阅读了一遍后,惊叹道:“好文采!好野心!殿下这首词当真是气势恢宏,不可多得!”

“先生过奖了。”李承泽呵呵笑道。

这首词可是辛弃疾的成名诗之一。

质量肯定没得说!

“词是好词,只是……”孔明脸色古怪道:“这首词所表达的,是收复失地雄心壮志,殿下,您上过沙场吗?庆国又有丢失的疆土吗?这份雄心壮志,您是从何而来?”

一句话,把李承泽问麻了。

这就是抄诗的坏处。

诗是我写的,但是意境完全对不上!

“这些都无所谓。”李承泽摆摆手,说道:“先生,麻烦派人把这首诗抄个几千份,传于京都各处,也让他们看看我的才华。”

“殿下,如此怕是不妥。”孔明摇头道。

“先生为何这么说?”李承泽问道。

“这首诗一旦广发京都,想必您必将名声大涨,二皇子之名会响彻京都。”孔明说道:“可是您想过没有,成名对您来说,未必是好事。”

“先生是想说,太子会嫉妒我吧?”李承泽问道。

“没错。”孔明点头道:“陛下刚给您送完金银财宝,您又名震京都,如此备受宠爱,同时自身又有才华,您肯定会威胁到太子的储君之位,为了保住太子的位置,东宫的那些门客可能会对您暗中下手也说不定。”

李承泽叹了口气。

这些他又何尝不懂呢。

作为一个皇子,一旦威胁到了太子的位置,那么最后的结果,不是篡位成功,就是死路一条。

可是他也没办法啊。

他都已经被当成磨刀石了,唯一能自救的办法,就是积攒名望,从商城里换东西来保命。

所以,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先生说的,我明白。”李承泽无奈道:“但是还是请先生照做吧,我自有我的苦衷。”

“这……臣知道了。”孔明应道:“臣这就去办。”

……

……

时间很快,一下子就过去了三天。

在这三天里《破阵子》这首诗一下子在京都流传开了。

人人都知道二皇子写了《破阵子》这首诗,人人都称赞二皇子才华绝世,有文坛大家之风!

一时间,他二皇子李承泽的名字,几乎在京都家喻户晓。

皇宫。

御书房中。

庆帝半躺在卧榻上,手里正拿着《破阵子》这首诗,细细的品味着。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庆帝哼了声,揶揄道:“李承泽这臭小子喝过酒吗?去过军营吗?他也写得出这样的诗句?”

“可能……可能是二皇子殿下有才华也说不定呢。”旁边的侯公公连忙奉承道。

“才华?那这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呢?”庆帝又说道:“他还要替朕分忧?还要替朕收复失地?庆国什么时候丢了疆土?又什么时候轮得到他一个皇子去替朕收复失地了?朕麾下是没人了吗?需要他一个皇子来替朕打仗?”

侯公公吓得不敢吱声,弯着腰,害怕的浑身发抖。

“不过,这诗倒也写的不错。”庆帝想了想后,说道:“你差人把朕的金毛笔给他送去,就说,朕赏的。”

“是,老奴这就去办。”侯公公应了声,连忙退了出去。

庆帝砸了咂嘴,忽然笑了。

这种事,正是他想要的。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提升李承泽的名气,以此来威胁太子的位置,好让他们兄弟二人斗个你死我活。

之前他还正愁怎么让李承泽名气更大点。

现在倒好,李承泽自己写诗出名了。

那么太子那边肯定就有危机感了。

而这,就是他想看到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