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是兔符咒。
李承夜摊开手掌,一枚古朴的、刻着兔子图案的八边形石质符咒出现在掌心。
他将一丝真元注入其中。
嗡!
符咒亮起淡淡的青光。
下一刻,李承夜只觉得身体一轻,周围的景物仿佛都变慢了。
他心念一动,身影瞬间从原地消失。
再出现时,已在十丈开外!
快!
极致的快!
宛如瞬移!
李承夜在小院中腾挪闪转,身影化作一道道残影,带起阵阵微风。
这种速度,让他沉醉。
“这兔符咒,简直是保命和突袭的神器!”
他玩得不亦乐乎,直到体内的真元消耗过半,才停了下来。
感受着体内澎湃的力量,新掌握的绝世剑术,以及神出鬼没的速度……
李承夜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一次的收获,太大了。
如今的他,即便不动用鲲鹏宝术和生灵之焱这类底牌,单凭肉身力量和天外飞仙,恐怕也能与七品高手过过招了。
若是底牌尽出,八品之下,当可一战!
这还只是他四岁的战力。
“范若若……”
李承夜想起了那个体弱多病,却眼神清澈的小姑娘。
“倒是挺可爱的。”
他嘴角勾起一抹浅笑。
既然与她建立了联系,日后,用些丹药帮她调理一下身体,也未尝不可。
毕竟,她父亲范建,是母亲叶轻眉曾经的追随者。
这份香火情,还是要顾念的。
而且,多一个朋友,总不是坏事。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悄然而逝。
远在海滨小城儋州的范府,此刻却因一则来自京都的传闻,荡起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涟漪。
范闲正坐在书房的窗边,手中拿着一封薄薄的信笺。
信是父亲范建派人送来的,除了家常问候,还提到了京都的一些趣闻。
其中一则,便是关于广信宫的那位长公主,以及一个年仅几岁的孩童。
“一年前,京都诗会,广信宫中传出两句惊才绝艳的诗,据闻乃是长公主殿下新收养的一位仙鹤送来的三岁孩童,为赞其‘娘亲’李云睿所作。”
“此诗一出,便被誉为京都形容美人的第一名句,风头无两。”
范闲挑了挑眉,一个三岁孩童?作诗?还成了第一名句?
他心中升起一丝好奇,目光下移,落在了那两句诗上。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刹那间,范闲如遭雷击,整个人都呆住了。
他手中的信纸,险些飘落在地。
这……这不是……
他脑海中“嗡”的一声,掀起了滔天巨浪。
这他娘的不是李太白的《清平调》吗?!
怎么会出现在这个世界?
还是从一个三岁孩童口中说出来的?
范闲的心跳骤然加速,一种难以置信的荒谬感涌上心头。
京都?广信宫?三岁孩童?
难道……
一个大胆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另一个……穿越者?”
范闲的呼吸微微急促起来。
他不是孤单一人?
在这个陌生的世界,竟然还有来自同一个地方的“老乡”?
这个发现,让他震惊,更让他生出一种莫名的激动。
有机会,一定要去京都看一看。
一定要见一见这个同样“剽窃”了李白诗句的“同道中人”。
范闲放下信,小小的身影在窗前来回踱步,眉头紧锁。
他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好几年了。
一直以来,他都觉得这个世界处处透着古怪。
自己莫名其妙的重生,母亲叶轻眉那传奇般的事迹,还有澹州城外那个杂货铺里,那个实力深不可测、却总是蒙着眼睛的瞎子……
五竹叔。
这个名字在他心中一闪而过。
一切的一切,都像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他看不真切。
如今,又冒出来一个疑似穿越者的存在。
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
范闲揉了揉眉心,小脸上露出了与年龄不符的深思。
原本只是对京都模糊的向往,此刻却变得具体而迫切起来。
那个能“作出”《清平调》的孩子……
他究竟是谁?
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范闲的好奇心,如同被点燃的野草,疯狂滋长。
“有意思,真是有意思。”
他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看来,未来的日子,不会那么无聊了。
京都,他非去不可了。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儋州的风,尚未吹到京都。
而京都的风云,却已悄然酝酿,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再次席卷天下。
……
时间缓缓流逝,转眼间,距离李承夜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十年过去。
十年岁月,于常人而言,或许能经历诸多变迁。
于他而言,却更像是一场漫长而又短暂的修行。
广信宫中,一株巨大的桃树下,落英缤纷。
这桃树并非凡品,乃是李承夜早年间系统奖励的“仙缘蟠桃种”,不过短短数年,便已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冠盖如云。
每逢花开时节,万千粉色花瓣随风摇曳,如霞似锦,成了广信宫中一道别致而绚烂的风景。
此刻,桃树下,一道小小的身影正在练剑。
十岁的李承夜,身形已然挺拔了不少,面容虽带着一丝未褪的稚气,但眉眼之间,却已有了几分俊逸清朗的轮廓。
他手持一柄普普通通的木剑,剑招却飘逸灵动,宛若谪仙。
桃花纷飞,片片轻盈,似乎都被他剑势所引,在他周身环绕、飞舞。
每一剑刺出,都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韵味,时而轻灵如羽,时而迅疾如电。
那画面,当真应了那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不远处的石凳上,坐着两位少女。
一位是林婉儿,她比李承夜年长一些,眉宇间带着一丝与生俱来的病弱,却更添几分楚楚动人。
另一位则是范若若,比李承夜小上一岁,如今也是九岁的小姑娘了,经过这些年李承夜丹药的调理,早已不复当年的体弱,出落得粉雕玉琢,灵气逼人。
两女就这么静静地看着桃树下练剑的李承夜。
他的每一个动作,都仿佛带着一种奇特的魔力,让人移不开眼睛。
明明只是一个十岁的少年,但那练剑时的专注与潇洒,却帅到了极点。
“承夜弟弟的剑法,真是越来越好看了。”
范若若乌溜溜的大眼睛里,闪烁着崇拜的光芒,小声对身旁的林婉儿说道。
她虽然看不懂其中精妙,但就是觉得,自家哥哥练剑的时候,是全天下最帅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