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吉最近很焦虑。
自从赵恒从庐州回来,锦衣卫就跟狗皮膏药似的黏在太师府周围,连他半夜起夜放个水,都能感觉到房顶上有人拿小本本记录「某年某月某夜,庞太师尿频尿急,疑似肾虚」。
更糟心的是——第二届科举要来了。
“太师,礼部张大人、吏部王大人求见。”管家小心翼翼禀报。
庞吉眼睛一亮:“快请!”
密室里,三位朝廷大员脑袋凑在一起,活像地下党接头。
“主考官的人选,下官已经打点好了。”礼部侍郎张韬搓着手,“只要按往年惯例出题,咱们的人至少能占三成进士名额。”
庞吉却摇头:“赵恒小儿不会按常理出牌。”
他太了解这位皇帝了——第一届科举时,赵恒直接让诸子百家的掌门人亲自命题,考得世家子弟哭爹喊娘,最后录取的寒门学子占七成,差点把朝堂上的老顽固们气出脑淤血。
“那太师的意思是?”
庞吉眯起眼:“提前买通命题人!”
(系统提示:检测到反派正在作死边缘试探)
御书房里,赵恒正在批阅奏折,突然「啪」地摔了朱笔。
“庞吉这老狐狸,手都伸到科举命题组了?”
青龙单膝跪地:“昨夜太师府密会七位翰林学士,皆是往年出题人选。”
赵恒冷笑。
他当然知道科举对世家大族意味着什么——这是他们维持权势的最后堡垒。自太祖「杯酒释兵权」以来,大宋就形成「文尊武卑」的畸形格局,兵不识将、将不知兵,打仗全靠文官瞎指挥。
“五年了,朕砸钱办军校、改军制,结果这帮蛀虫还在搞世袭罔替那套?”
(系统旁白:宿主您忘了吗?原著里岳飞就是被文官集团坑死的!)
赵恒突然拍案而起:“来人!传旨——”
当圣旨内容传到太师府时,庞吉正在喝参汤,直接喷了管家一脸:
「自本届科举起,文举由诸子百家命题,命题者由内阁随机抽取;武举由军机处命题。舞弊者,夷三族!」
最绝的是圣旨末尾还有一行朱砂批注:
「朕知道你们正忙着买通命题人,别白费力气了,命题组名单连朕都是考前三天才知道:)」
庞吉:“……”(这小皇帝会读心术吗?!)
次日早朝,赵恒玩了个骚操作。
“白爱卿上前听封。”
满朝文武懵逼地看着阴葵派二把手白清儿出列——这位姑奶奶上次露面还是血洗琼州贪官的时候。
“朕赐你尚方宝剑,总领本届科举监察事务。”赵恒亲手递过宝剑,意味深长道,“听说最近汴京房价跌了?”
白清儿秒懂:“陛下放心,臣一定让贪官家的宅子多空几套出来~”
世家官员们腿肚子开始转筋。
谁不知道这位「青天白娘娘」的作风?去年查粮仓贪污案,她直接把涉案官员串成糖葫芦挂在城门上风干,还贴心标注「防腐处理,可供参观百日」。
(系统提示:宿主您这招叫「核威慑」)
当晚,十八家世族代表挤在密室里,气氛比坟场还压抑。
“现在怎么办?命题人买不通,监考是白清儿那个活阎王……”
有人提议:“要不让子弟们真才实学去考?”
全场看傻子的眼神。
——让习惯了走后门的纨绔和寒门学子拼真本事?还不如直接给他们预定流放琼州的船票!
“除非科举停办。”王氏家主王黼阴森森道。
所有人齐刷刷看向庞吉。
庞太师捻着胡须:“两个办法:一是干掉赵恒,二是干掉诸子百家。”
沉默。
“第一个选项,谁去?祝玉妍现在常住慈宁宫,明玉天天在御膳房偷吃,你打得过谁?”
继续沉默。
“第二个选项,儒家荀况、墨家巨子、法家韩严法现在都住在国子监,知道国子监隔壁是什么吗?”
“军机处大营。”
(系统警报:检测到反派集体陷入自闭)
就在世家们抓狂时,赵恒正在给婠婠讲解什么叫「降维打击」:
爱妃知道为什么朕不直接砍了庞吉吗?
婠婠给俩小团子塞着奶嘴:因为要养猪过年?
“错!”赵恒掏出一份名单,“这是朕让锦衣卫统计的,去年寒门学子在边关的政绩——”
某县令推广新式农具,粮食增产三成;
某通判改良军械,边军伤亡率下降一半;
最绝的是个琼州来的小子,用数学公式算出了辽军粮道,让杨延昭打了个漂亮埋伏战。
婠婠恍然大悟:“所以陛下是在等……”
“等寒门彻底取代世家!”赵恒眼中精光闪烁,“到时候庞吉就算有通敌证据,杀他也只是拍死只苍蝇,掀不起风浪。”
(系统鼓掌:宿主这波在大气层!)
(事实证明:在绝对阳谋面前,一切阴谋都是纸老虎!)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