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金盔买路

换源:

  且说四郎在夜深人静之时,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心中思绪万千,苦苦思索着应对之策。忽然,他灵光一闪,心生一计,随即大声呼喊起来,直喊心口疼痛难忍。

公主在一旁听到,大惊失色,赶忙关切地问道:“驸马,你这心疼的毛病,是旧疾复发,还是新添的病症呀?”驸马皱着眉头,有气无力地答道:“是旧疾,一直都有。”公主一听,心急如焚,急忙派人去召医官前来诊治。

医官匆匆赶来,一番望闻问切之后,却全无应验,驸马依旧疼得大声叫唤。公主满脸忧虑,又问道:“驸马,你这旧疾当初是怎么落下的呢?”驸马长叹一声,说道:“幼年之时,我投身战争,在战场上受伤,心中淤积了血气,此后便时常作痛。”公主接着问:“那以前可曾医治过?”驸马回道:“以前曾用龙发烧灰调服,倒也好了几年,没想到如今不知不觉间又复发了。”公主急忙追问:“龙发何处可得?快派人去求来给驸马治疗。”驸马装作无奈的样子说道:“只有中原才有那龙发,此地哪里去寻呢?不过,若能得到娘娘的龙发,或许可以代替。”公主听了,不假思索地说道:“这有何难。”当下便派人前往军中,去见萧后,详细说明了驸马病发,急需龙发治疗之事。

萧后听闻,微微一笑,说道:“驸马这病,若能以此龙发治好,我又怎会吝惜这一缕头发呢。”说罢,便剪下一缕头发,交给来人。来人不敢耽搁,星夜兼程赶回幽州,将头发送到府中。驸马见状,假意取了些烧灰,调水服下,说来也怪,疼痛竟立刻止住了。公主见驸马不再喊疼,顿时大喜过望。

次日,驸马正打算将剩下的头发藏起来,只见孟良匆匆入府。驸马便将头发交给了孟良,并轻声嘱咐了一番。孟良接过头发,拜谢之后,便匆匆离去,径直回到店中,将头发交给焦赞,神色凝重地说道:“你速拿此发回营,救取本官。我办完这边的事,就会尽快赶来与你汇合。路上千万小心,切勿有误。”焦赞领了头发,不敢有丝毫懈怠,星夜奔回九龙谷,此处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孟良那晚,趁着夜色,悄悄潜入御苑查看。他小心翼翼地穿梭在御苑之中,只见果然有九眼琉璃井。孟良心中暗喜,赶忙四处寻找粪土沙石,将它们填入井中。填完之后,他才抽身出了御苑,然后快步走到一座寺院门前坐下,静静地等待着天亮。

好不容易捱到天亮,孟良径直前往御苑看马。只见番人正在马厩里忙碌地喂着马匹。孟良灵机一动,用不太流利的番语说道:“娘娘有旨,派我来牵此马去教场训练,明日好骑出与宋军对阵,以免误了大事。”养马人听了,将信将疑,说道:“拿旨意我看看。”孟良来时,早已得到江海所送萧后的假旨一张带在身边。那人一问,孟良便不慌不忙地取出示之。那人仔细查看,见印信是真的,便不再怀疑,随即牵马交给孟良。孟良骑上马,出了教场,在场上溜了一圈,熟悉了一下马性。

将近黄昏时分,孟良打马径直往九龙谷跑去。待番人发觉,随后追赶时,孟良早已跑出五十里远了。

孟良得马回到军中,见到钟道士,兴奋地说道:“我已办完三件事回来。”道士微微一笑,赞许道:“你倒有些胆略。”于是,道士进真宗御帐奏请剪龙须和药。真宗听闻,欣然剪下一缕龙须,交给钟道士。钟道士接过龙须,随即精心调和,调酒灌入六郎口中。霎时间,奇迹发生了,六郎缓缓苏醒过来,脸色也逐渐恢复了红润,康复如初。

真宗听说钟道士治好了六郎,不禁龙颜大悦,赶忙宣钟道士入御帐,说道:“多亏卿治好郡马,须封一职以酬谢你的功劳。”钟道士连忙推辞道:“贫道不过是一介山野愚夫,胸无大志,上不能辅佐君王成就大业,下不能泽被百姓,怎敢居官任职,白白浪费朝廷的俸禄呢!”真宗却执意说道:“卿怎如此廉洁谦退。以朕看来,你的才能不亚于周公、召公,若不封赏,朕心难安。”钟道士道:“承蒙陛下知遇之恩,待臣再与杨将军一同破此阵,以报万一罢了。”真宗欢喜道:“卿能建此功绩,朕当勒名鼎石,流传不朽,让后世铭记你的功劳。”道士道:“此阵变化无穷,一有不备,便难以攻打。容臣指示宗保行事,或许能有所突破。”帝允奏,于是暂授钟道士为辅国扶运正军师,凡在营将帅,不必奏闻,一并听从调遣。

道士谢恩而退,来到六郎帐中。六郎赶忙拜谢,钟道士扶起六郎,说道:“此亦是你当有此小厄。今幸已痊愈。可与令郎一同破此阵图,以解我大宋之危。”六郎听后,连连点头,随即唤宗保来拜钟道士为师。宗保恭恭敬敬地拜毕,钟道士看着宗保,说道:“我见军中人马缺少,难以调遣,如此下去,难以破敌。”宗保急切地问道:“那该如何是好?”钟道士沉思片刻,说道:“须遣人再调各处军兵来营听用,方可增加胜算。”宗保坚定地说道:“师父说调遣何处军马,任凭使人召来,弟子定当全力配合。”

钟道士遂令呼延显往太行山,召取金头马氏率领本部军兵前来御营听用;又遣焦赞回无佞府,召取八娘、九妹、柴太郡来营听用;又令岳胜往汾州口外洪都庄,调回大将王贵来营听用;又令孟良往五台山召取杨五郎,带领僧兵来营助战。分派已定,呼延显等各领令而行。

却说孟良不日便到了五台山,他一路风尘仆仆,终于见到了五郎。孟良顾不上喘口气,便急忙道破天门阵之事,恳请五郎下山相助。五郎听后,却摇了摇头,说道:“前者在澶州救我弟后,回到山来,我便一心皈依佛教,扫除尘缘,潜心修行,怎肯再临阵杀敌,有损我的修行呢!你今又来纠缠,是何道理?”孟良一听,急忙跪地恳求道:“此非小将私事。上命差遣,小将不敢不来。望师父念及本官多年来勤劳王事,为大宋出生入死的情分,勿辞这一行。”五郎听了,心中有所动摇,但仍犹豫道:“萧天佑、萧天左乃二逆龙精降生,萧天佑已被我除之,萧天左尚在。此孽障不比萧天佑,法力高强,若还我去,他必会调我与他交战。我今思忖,唯有木阁寨后有降龙木二根,得其一根与我为斧柄,我便能借助降龙木的灵力降伏此人。你若能求得此木,我便下山相助,不然,我去亦无益。”孟良听后,毫不犹豫地说道:“师父果若要之,小将岂敢辞劳苦?即便前方千难万险,小将也只得前去求来。”五郎见孟良如此坚决,便说道:“你速去求来,吾亦准备下山,与你一同破阵。”孟良听后,大喜过望,辞别五郎,便径往木阁寨而去。

却说那木阁寨主,号定天王,名穆羽。他有一女,名穆金花,又名穆桂英。这穆桂英生得英姿飒爽,且生有勇力,曾遇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技,练得一身好本领,百发百中。

有一日,穆桂英与众喽罗一同出寨打猎。只见他们结队纷纷,浩浩荡荡出寨东,一路上分围发纵,气势豪雄。喽罗们呼喝声此起彼伏,惊得林间飞鸟走兽纷纷逃窜。穆桂英骑在马上,英姿飒爽,腰间龙泉剑光芒闪烁,手中鹊血弓新调了弦,散发着凛凛杀气。她身旁的猎犬带着金铃,在草丛间欢快地奔跑跳跃,时而追逐着飞起的昆虫;天空中的猎鹘展开锦翅,如闪电般穿梭于云中,搜寻着猎物的踪迹。

一行人在广袤的平原上纵横驰骋,秋风瑟瑟,吹得沙草萧萧作响,仿佛也在为这场激烈的狩猎助威。穆桂英游猎之间,只见一只大鸟从头顶飞过,她眼疾手快,立刻拽弓搭箭,只听“嗖”的一声,那鸟应弦而落,不偏不倚,恰好落于孟良面前。

孟良正急匆匆赶路,突然一只大鸟掉落在眼前,他先是一愣,随即也没多想,拾起鸟便打算继续赶路。可他刚走了没几步,忽听得身后传来一阵嘈杂声,回头一看,只见五六个喽罗气势汹汹地赶来,边跑边叫:“好你个大胆狂徒,好好将鸟还我,饶你一死!”

孟良一听这话,眉头一皱,停下了脚步。喽罗们见孟良停下,以为他害怕了,便一拥而上,想要捉拿孟良。孟良岂是好惹的,他大喝一声,拳打脚踢,那几个喽罗哪里是他的对手,被他打得抱头乱窜,狼狈不堪。喽罗们一边跑,一边惊慌失措地回去报知桂英。

穆桂英听闻喽罗们被打,顿时柳眉倒竖,杏眼圆睁,心中大怒。她带着众喽罗,气势汹汹地追赶孟良。孟良正走着,忽然听到后面喧嚷声越来越大,回头一看,只见穆桂英带着一群喽罗追了上来。孟良心中暗叫不好,知道是贼众赶来了,他赶忙抽出利刀,挺身而立,严阵以待。

不一会儿,穆桂英便赶到了近前,她怒目圆睁,大骂道:“你这狂夫,竟敢如此胆大包天,跑到俺这里来逞英雄,今天休想轻易离开!”孟良也不答话,挥舞着大刀,便朝着穆桂英砍去。穆桂英毫不畏惧,举起手中宝剑,迎了上去。两人瞬间战作一团,刀光剑影,难解难分。

他们连斗数十回合,只见孟良刀法凌厉,招招致命;穆桂英剑法精妙,步步紧逼。周围的喽罗们见孟良勇猛,纷纷拥上来助战。孟良见喽罗越来越多,担心自己寡不敌众,被他们所伤,于是虚晃一刀,扭身便奔走。穆桂英与孟良交手之后,见他刀法纯熟,心中不禁有些怀疑他是诈败,想要引自己上钩,于是便没有追赶,只是与众人退守隘口,以防孟良再次来袭。

孟良此时进退不得,心中十分焦急。他看着眼前的喽罗们,灵机一动,大声说道:“吾将所拾之鸟还汝,汝开路放我过去也罢,否则大家都不好过。”喽罗们听了,却并不买账,其中一个喽罗嘲讽道:“你方才还逞英勇,如今缘何就小心起来了?但你来错了路,谁不知道要过本寨营,须留下金银财宝买路。倘无钱买路,休道一日,就是一年也过去不得。”

孟良闻说,心中暗暗叫苦,自思道:“我来与他求木,如今连性命都难保了,这可如何是好。”但此时他也别无他法,只得咬了咬牙,取下头上的金盔,递与喽罗,说道:“这金盔便当作买路之资,你们拿去,放我过去吧。”喽罗们接过金盔,奉与桂英。穆桂英见孟良如此识趣,便也不再为难他,下令开路放他过去。孟良这才松了一口气,赶忙匆匆离去,继续朝着木阁寨赶去,心中只盼着能早日求得降龙木,完成使命。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