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应对!

换源:

  李渊听到这里面色平静地说道:“既然你说柴奉文是凶徒,那么你们还是当面对质一下的好,正好他也在殿外!

理不辩不明,你认为我说的对吗!”

王文镜:“全凭圣上裁决......”

王文镜听到李渊这么说怎么可能不同意,早在很多天之前,自己就收到家族里的指示,这次一定要让皇室知道世家的厉害,同时也要让郑家把盐的方子交出来...

而且他也相信,柴奉文虽然是皇室,可终归是一个十来岁的孩童,就算再怎么聪明厉害,还能斗得过自己这为官几十年的老狐狸了!

李渊见到王文镜这么说,暗暗点了点头,随后挥手示意身边的太监王全带柴奉文进来。

王全收到李渊的示意后,急忙出了大殿来到殿外叫柴奉文进来。

柴老三来到大殿之中按照礼仪,规规矩矩的在离李渊很远的地方躬身施礼道:“草民柴奉文叩见圣上!”

李渊听到柴奉文这么说心中点了点头道:“平身吧!

你在殿外应该听见王御史所说的了,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柴老三:“回圣上,有!草民有话要说!”

李渊:“说吧!”

柴老三:“谢圣上!”随后转身朝着王文镜问道:“王御史,我先问你,我柴奉文可有官职功名在身?”

王文镜:“没有!可这和你所犯之事有何关系?”

柴奉文:“有!还有很大关系!”

转身朝着李渊说道:“圣上,草民现反诉王御史渎职滥用职权之罪!”

李渊听到这里脸上有些诧异的问道:“哦?王御史怎么渎职了?”

柴奉文:“回圣上,草民一没官职,二没功名,白身一个,他凭什么弹劾我?

按照律法,弹劾是针对官员和有功名之人的吧?

我一个草民,平头百姓居然用的上弹劾一词,这不是渎职和滥用职权是什么?

圣上是给了御史风闻奏事的权利,但这些只是针对官员,与我一个百姓又和干系!

望圣上明察!”

李渊听到这,心里暗暗发笑道:“好!就这么怼他!

直娘贼,一天天的老拿风闻奏事说事儿,这回你们踢到铁板上了吧?

白身!好一个白身!

不过,我还得看看这小子接下来怎么说......”

王文镜:“胡说!你是白身不假,可我们御史台的风闻奏事是圣上给的特权!

治得了官,同样也管得了民!

只要是大唐的百姓我们就都能管!......”

柴奉文:“好!好一个管得了官也能管得了民!

王御史我且问你,你们御史台的御史有执法断案的权利吗?”

王文镜:“没有!”

柴奉文:“那你不应该弹劾我了!

我只是平民一个,年纪仅仅一个十来岁的孩童,上有父母亲人管着,与你御史何干?

就算父母亲人都不在家,还有县衙府尹监管,你一御史越过这两级衙门是什么意思?

你这不是滥用职权是什么?

别说你没有执法断案的权力,就算有,你也不能越级管理,要是人人都像你这样,那我大唐不是乱了套了!”

李渊听到这里,心中又是一笑。

不过他不动声色的看着王文镜,想看看他还要怎么说!

王文镜:“你!......”

随后朝着李渊躬身施礼道:“臣愿领领罪,但臣所奏之事确有其事,望圣上责罚此凶徒!”

柴奉文见王文镜避重就轻,想要圆滑的躲过自己对他用词不当的攻击心中也是一阵无奈。

暗道:“这个怂货,怎么就这么软了呢!

还想再和他好好玩玩的,呸,真没劲......”

李渊:“王文镜,你这错误暂且记下。

柴奉文,你对王御史所奏的三条罪状又有何说的吗?”

柴奉文:“有!当然有话要说!”

李渊:“说说吧!第一条,贪玩忘学。你怎么解释?”

柴奉文:“我想知道,这个学是要学什么?王大人,您能给我解释解释吗?”

王文镜:“孔圣人有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公子贵为皇室,更应该勤学苦读,好为大唐建功立业......”

柴奉文听到这话不由得鼓掌叫好:“好好好!王大人说的真对!”

王文镜听了这话一脸受用的表情,把柴奉文说的话当做对自己的夸奖和称赞。

暗道:“就你一小娃娃还敢和我对质!

老夫三言两语都不用就能把你说的哑口无言!

怎么样?

现在服软了吧!

晚了!......”

柴奉文接着说道:“孔圣人的典籍确实是治世经典!

我们确实应该勤学苦读。

但是我想问一问王大人,您对田间地头的农事知道多少?

粟米和麦亩产几何您清楚吗?

什么时间种什么您了解吗?

什么是杂草,什么是粮苗您分的清楚吗?

要是百姓们受了旱灾涝灾怎么解决您明白吗?”

王文镜:“这......”

柴奉文:“您别这啊,那的,赶紧给我们大伙说说!”

王文镜:“这,大唐粟米每亩......

圣上,臣实在不知......”

柴奉文:“圣上,您看看,这就是咱们大唐的御史!

大唐以农立国,以仁孝治国!

当官的不知农事,怎么能帮圣上治理国家!

草民不是贪玩忘学,而是去乡下体察民情,学习如何耕作,怎么储存粮食......”

王文镜:“胡说!你去城外已经是秋收时节,现在已入寒冬,你上哪学的农事?

依我看,你就是在外边玩去了......”

柴奉文:“那好,我就跟你说说我在城外陆家庄这两个月都学了什么!顺带也让圣上检验检验我的课业了!

城外陆家庄有农户五百,每户五到十人不等,庄里有田百顷,六成为良田,薄田两成,剩余两成为山林等贫瘠之地无法种植粮食!

今年风调雨顺,粮食获得了丰收!

良田中有四十顷种的粟米,亩产粟米四百斤!

良田中有麦二十顷,亩产两百六十斤斤!

其余薄田虽有产出,但收成较少,我就没有统计。......”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