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陈十四的突然出现,林啸天并没有慌乱。
他知道,陈十四此行目的绝非友善。
朝廷忌惮他日益壮大的势力已久,找个由头打压他也在情理之中。
如今边境战事稍歇,正是朝廷腾出手来对付他的好时机。
陈十四,不过是朝廷手中的一把刀罢了。
他眯起眼睛,仔细观察着陈十四带来的军队。
人数不少,装备精良,但士兵们的神情却有些疲惫,士气也不高昂。
看来是长途跋涉而来,还未休整。
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有利的因素。
林啸天的大脑飞速运转,分析着当前的局势。
硬拼肯定不行,即便能赢,也会落得个“谋反”的罪名,得不偿失。
他必须想个万全之策,既能保全自己的势力,又能让朝廷找不到借口发难。
一个计策渐渐在他心中成形。
他立刻召集心腹将领吕布,如此这般地吩咐一番。
吕布听后,抱拳领命,带着一部分士兵悄悄撤离。
随后,林啸天整理衣冠,带着几名亲兵走向陈十四。
他知道,这场谈判至关重要。
“陈将军远道而来,有失远迎。”林啸天拱手道,语气不卑不亢。
陈十四冷哼一声:“林啸天,你擅自兴兵,可知罪!”
林啸天面色不变,朗声道:“陈将军此言差矣!我并非擅自兴兵,而是为了保卫我方领土,抵御外敌入侵!我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朝廷,为了大局!”
“一派胡言!”陈十四怒喝,“你勾结外敌,意图谋反,证据确凿!”
林啸天早有准备,从袖中掏出一叠文书,递给陈十四:“将军请看,这是敌国与周边小国勾结,意图联合进攻我方边境的证据!我若不先发制人,后果不堪设想!”
陈十四接过文书,仔细翻阅。
这些文书上的印章、字迹,以及情报内容,都指向一个事实:敌国的确有入侵的意图。
他虽然心有不甘,想要就此拿下林啸天,但这些证据让他一时语塞,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反驳。
陈十四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他紧紧握着手中的文书,眉头紧锁,目光闪烁不定。
就在他犹豫之际,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以及战鼓擂动的声音……
陈十四凝视着远方逐渐远去的吕布军队,心中的疑虑并未消散。
他判断,林啸天献出物资的举动,与其说是忠心,更像是缓兵之计。
如果林啸天真的拥有如此强大的后援,为何不直接与朝廷对抗?
这其中必有蹊跷。
陈十四认为,林啸天很可能是在虚张声势,他真正的实力或许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强大。
然而,此刻朝廷内忧外患,不宜再起战端。
如果继续与林啸天交战,只会让敌国和那些潜藏在暗处的势力渔翁得利。
陈十四深知,自己此番退兵,朝中定会有人借题发挥,但他顾不了那么多了。
保存实力,以待来日,才是上策。
林啸天目送着陈十四的军队消失在地平线上,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
他知道自己赌赢了。
他判断陈十四是个谨慎之人,不会轻易冒险,而吕布的出现正好给了他一个绝佳的机会。
虽然献出部分物资让他感到肉疼,但相比于与朝廷全面开战,这点损失微不足道。
林啸天明白,陈十四的退兵并不代表朝廷对他的怀疑就此消除,反而会更加深他们的疑虑。
这让他感到一丝不安。
他召集了心腹将领商议对策。
林啸天认为,朝廷内部的敌人才是最危险的。
他们隐藏在暗处,伺机而动,就像毒蛇一样随时可能给他致命一击。
他必须尽快找出这些人,并将他们铲除。
同时,他还需要加强自身的军事力量,以应对来自敌国和神秘势力的威胁。
林啸天深知,这场危机远未结束,更大的风暴还在酝酿之中。
他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能在这场风暴中生存下来。
几日后,一封密信送到了林啸天手中。
信中称,朝廷内部有一位位高权重的大臣与敌国勾结,意图谋反。
林啸天看完信后,脸色阴沉。
他意识到,自己之前的猜测得到了证实,朝廷内部果然有人想要置他于死地。
但他同时也感到疑惑,写信之人是谁?
他的目的是什么?
是真心想要帮助自己,还是另有所图?
林啸天反复思考,最终决定先按兵不动,暗中调查信中提到的那位大臣。
他需要确认信息的真伪,才能做出下一步的行动。
与此同时,在距离林啸天势力范围千里之外的一座隐蔽山谷中,一个身穿黑衣,头戴斗笠的神秘人正注视着地图上标注的林啸天所在的位置。
他的眼中闪烁着冰冷的光芒,仿佛一条毒蛇盯上了猎物。
在他身旁,站着一位身着华丽服饰的男子。
此人正是敌国派来的使者。
“林啸天已经成功化解了朝廷的危机,看来我们的计划需要做出调整。”神秘人用低沉的声音说道。
“他不过是在苟延残喘罢了。”使者轻蔑地笑了笑,“朝廷内部已经有人与我们达成了合作,林啸天迟早会被我们铲除。”
神秘人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将目光转向了地图上另一处标记着特殊符号的位置。
那里,正是朝廷的都城。
他的夜幕降临,山谷中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暴风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