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看着信上的内容,剑眉紧锁,眼中闪过一丝寒芒。
原来,李世民在信中告诉李恪,吐谷浑、薛延陀、高昌三国联军犯边,凉州告急,命李恪尽快返回蜀地,整顿兵马,准备出征。
然而,信的末尾,李世民却特意叮嘱李恪,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此次出征,只能带五千玄甲军前往,其余兵马,由李靖率领,随后赶到。
“五千人……”
李恪放下信件,喃喃自语道。
五千玄甲军虽然都是精锐之师,但是,吐谷浑、薛延陀、高昌三国联军足足有二十万之众,五千人对二十万,这简直是以卵击石!
李恪心中很清楚,李世民这是在故意刁难自己,他这是想借吐谷浑、薛延陀、高昌三国联军之手,除掉自己这个眼中钉,肉中刺!
“殿下,陛下为何只让您带五千人马出征?这岂不是……”
一旁的郭嘉也是满脸的疑惑和不解。
“哼!父皇这是想借刀杀人!”
李恪冷哼一声,将手中的信件扔在桌上,眼中满是愤怒的火焰。
郭嘉闻言,顿时恍然大悟,他沉默了片刻,说道:“殿下,陛下此举,实在是太过分了!您是陛下的亲生骨肉,他怎么可以……”
“够了!”
李恪打断了郭嘉的话,沉声说道:“此事休要再提!父皇既然想要试探我的实力,那我就让他看看,我李恪,是不是真的像他想象中的那般不堪一击!”
“殿下……”
郭嘉还想再说什么,却被李恪抬手制止了。
“奉孝,传令下去,让将士们收拾行装,明日一早,我们启程返回蜀地!”
“是,殿下!”
郭嘉知道李恪心意已决,也不再多言,转身退了下去。
第二日清晨,李恪率领着五千玄甲军,离开了逻些城,踏上了返回蜀地的路途。
松赞干布率领着文武百官,亲自将李恪等人送出城外十里,这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殿下,此去路途遥远,还请多多保重!”
松赞干布看着李恪,真诚地说道。
“多谢赞普关心,本王会注意安全的。”
李恪点了点头,说道。
“殿下,本王在逻些城恭候您的佳音!”
松赞干布举起酒杯,对着李恪遥遥敬了一杯。
“好!待本王平定了叛乱,再来与赞普痛饮三百杯!”
李恪也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告辞!”
“保重!”
李恪率领着五千玄甲军,一路疾驰,朝着蜀地的方向赶去。
一路上,李恪都在思考着如何应对眼前的困境。
五千玄甲军虽然精锐,但是,面对二十万敌军,依然是杯水车薪。
更何况,吐谷浑、薛延陀、高昌三国联军都是游牧民族,来去如风,想要在短时间内将他们击溃,谈何容易?
“殿下,末将有一计,或许可解燃眉之急!”
就在李恪苦思冥想之际,一旁的薛仁贵忽然开口说道。
“哦?仁贵有何妙计?”
李恪闻言,顿时眼前一亮,连忙问道。
“殿下,吐谷浑、薛延陀、高昌三国联军虽然兵力众多,但是,他们毕竟是联军,内部并不团结,而且,他们都是游牧民族,不善攻城,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将他们引诱到一处险要之地,然后集中兵力,将他们各个击破!”
薛仁贵指着地图,侃侃而谈道。
“好计策!”
李恪听完薛仁贵的计策,忍不住拍案叫绝。
“仁贵,就依你之计行事!”
“末将遵命!”
李恪等人商议完毕,便立刻改变了行军路线,朝着薛仁贵所说的那处险要之地赶去。
与此同时,吐谷浑、薛延陀、高昌三国联军,在攻破凉州之后,便一路烧杀抢掠,朝着大唐腹地进发。
“报!启禀大汗,唐军主力已经离开逻些城,返回蜀地了!”
一名斥候快马加鞭地来到吐谷浑可汗伏允面前,禀报道。
“什么?唐军主力离开了逻些城?”
伏允闻言,顿时大喜过望。
“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传令下去,全军加速前进,务必在唐军主力返回蜀地之前,攻破剑门关,杀进蜀地!”
“是,大汗!”
吐谷浑、薛延陀、高昌三国联军,在伏允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朝着剑门关的方向杀去。
他们并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埋伏……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