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曲江流饮

换源:

  军械督造司的成立,像一块巨石砸进了长安这潭深水。

苏宸和寿王李瑁一夜之间,成了全城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寿王府,车水马龙,门庭若市。

而苏宸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韬光养晦”。

他以“旧伤复发需要静养”为由将督造司的一切事务,都暂时交给了鬼手刘。

自己则整日,待在府中闭门谢客。

他这番操作,让长安城里那些原本对他高度警惕的势力,都暗暗松了一口气。

看来这个苏家二郎也不过是个擅长投机的谋士。

一旦登上了高位便立刻露出了明哲保身的怯懦本性。

不足为惧。

……

初夏。

长安城一年一度的“曲江诗会”如期而至。

曲江池畔芙蓉园内。

杨柳依依碧波荡漾。

才子佳人王公贵胄云集于此。

香车宝马络绎不绝。

这是一场风雅的盛会。

也是一处没有硝烟的名利战场。

谁能在此会之上,拔得头筹一诗成名。

谁就能立刻成为,整个长安城追捧的对象。

作为新晋的皇亲国戚寿王李瑁,自然也收到了请柬。

他还特意拉上了正在“养病”的苏宸。

“宸弟啊。”

临行前寿王拉着苏宸的手,语重心长。

“我知道你不喜这些场合。”

“但如今你我身在局中有些应酬是免不了的。”

“今日你只管跟在为兄身后多看多听少说话。”

“千万别跟人起了冲突。”

他生怕自己这个才华有余却锋芒太露的“义弟”又在诗会上惹出什么乱子。

苏宸笑了笑。

“王爷放心。”

“我省得。”

……

诗会设在芙蓉园的紫云楼上。

当寿王带着苏宸,出现在楼前时。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射了过来。

有好奇,有审视,有嫉妒,也有毫不掩饰的敌意。

“哟,这不是寿王殿下吗?”

一个略带轻佻的声音响了起来。

只见一个身着华服,面如冠玉的青年,摇着折扇走了过来。

他的身后还跟,着一群同样衣着光鲜,的世家子弟。

此人正是京兆崔氏的嫡长孙,长安城公认的第一才子崔应。

“崔公子,别来无恙。”

寿王笑着拱了拱手。

崔应的目光,却越过了他落在了他身后的苏宸身上。

他上下打量着苏宸,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弧度。

“想必这位,就是最近名动长安的苏评事了吧?”

“果然闻名不如见面。”

“看这身子骨,真是弱柳扶风我见犹怜啊。”

他身后的那群公子哥,立刻发出了一阵哄笑。

寿王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崔应!注意你的言辞!”

“宸弟是本王的贵客,也是朝廷命官岂容你在此放肆!”

“哎,王爷息怒。”

崔应故作惶恐地拱了拱手。

“是在下失言了。”

“只是在下久闻苏评事,断案如神智计无双。”

“心中仰慕已久。”

“今日一见难免有些情不自禁。”

他这番话看似是在道歉,实则句句带刺。

暗讽苏宸不过是个只会玩弄阴谋诡计的小人。

苏宸却仿佛没有听出他话中的恶意。

他只是对着崔应,微微一笑随即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咳……咳咳……”

他咳得脸色涨红,仿佛随时都会断气。

那副病弱的模样,让崔应等人眼中的鄙夷更浓了。

“好了好了。”

崔应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苏评事身体要紧。”

“今日这曲江诗会,可不适合你。”

“你还是找个角落,好生歇着吧。”

“免得待会儿被我们的诗情给吓着了。”

他说完便大笑着,带着人走进了紫云楼。

寿王气得浑身发抖。

“欺人太甚!简直欺人太甚!”

他看着苏宸脸上充满了歉意。

“宸弟都怪为兄不该带你来这种地方。”

苏宸却摇了摇头。

他拍了拍寿王的肩膀,脸上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王爷无妨。”

“狗咬了你一口,你总不能再咬回去吧?”

“我们进去吧。”

“我倒要看看这长安第一才子的诗情,到底有多‘吓人’。”

他说完便径直走进了紫云楼。

留下寿王在原地愣了半天。

……

诗会开始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众人便开始了今日的正题。

吟诗作对。

崔应作为东道主当仁不让第一个站了出来。

他走到窗前看着那烟波浩渺的曲江池,意气风发高声吟道:

“凭高瞰险足怡心,菌阁桃源不暇寻。”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音。”

一首《登高望远》信手拈来。

虽然算不上千古绝唱,但也算是意境开阔对仗工整。

立刻引来了满堂的喝彩。

“好诗!好诗啊!”

“崔公子之才我等望尘莫及!”

“不愧是我长安第一才子!”

崔应在一片吹捧声中得意洋洋地坐了下来。

他的目光挑衅地看了一眼坐在角落里默默喝茶的苏宸。

仿佛在说看到了吗?

这就是你我之间的差距。

接下来各路才子也纷纷登场献技。

虽然佳作不多但气氛却也热闹非凡。

轮到寿王时他也勉强作了一首,中规中矩的咏柳诗算是应付了过去。

终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那个从始至终都一言不发的苏宸身上。

“苏评事。”

崔应站起身摇着折扇,笑吟吟地说道。

“大家都展示完了。”

“现在该轮到您了吧?”

“也让我们见识见识,您这位大理寺新贵除了断案之外,还有何等惊天的才华?”

所有人的目光都充满了戏谑。

他们都在等。

等看这个病秧子的笑话。

苏宸放下茶杯缓缓站起身。

他对着众人拱了拱手,脸上带着一丝“歉意”。

“诸位见笑了。”

“苏宸自幼体弱,于诗词一道并无涉猎。”

“今日就不在此献丑了。”

他竟然认怂了!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一阵更加肆无忌惮的哄笑。

“哈哈哈!我就说吧!他就是个草包!”

“还以为他有多大本事呢!原来连一首诗都做不出来!”

“真是丢人现眼!”

寿王的脸涨成了猪肝色。

婉仪公主也皱起了眉。

她看着苏宸。

就在这时。

崔应却不依不饶。

他走到一位身着粉色罗裙,容貌秀丽的宗室郡主面前。

这位郡主是安乐公主的堂妹,一直对崔应青睐有加。

崔应为了讨好她,当即又即兴赋诗一首。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今日桃花依旧在,不知人面可如初?”

他将崔护的诗,稍加改动便成了一首露骨的情诗。

那郡主听得是,面带红霞娇羞不已。

众人又是一阵大声叫好。

崔应更加得意了。

他转过头看着苏宸挑衅道:

“苏评事。”

“我以此情此景赋诗一首。”

“你可敢也来一首?”

“让大家看看你我之间,到底谁才是真正的风流才子?”

这已经是赤裸裸的羞辱了。

所有人都以为苏宸会羞愧得无地自容。

却没想到。

苏宸竟然笑了。

他看着满脸得意的崔应和周围那些等着看他笑话的众人。

他缓缓地站起身。

他没有立刻作诗。

而是走到了那个从始至终,都坐在角落里默默饮酒仿佛置身事外的白衣男子面前。

那男子四十岁上下,面容俊朗气质不凡。

腰间挂着一个酒葫芦。

正是当今名满天下的“诗仙”李白。

苏宸对着李白深深地鞠了一躬。

然后他直起身看着众人平静地说道:

“太白先生在此晚辈不敢献丑。”

“只是听闻先生当年登黄鹤楼,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叹。”

“今日晚辈也想效仿一次。”

他的话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这是什么意思?

是想说崔应的诗,好到让他都作不出来了吗?

崔应也得意地笑了起来。

他以为苏宸这是在变相地吹捧他。

李白也饶有兴致地抬起头看着这个有趣的少年。

他想看看他到底想说什么。

苏宸没有再看任何人。

他只是转过身看着窗外那一池被夕阳染红的曲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