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殿下,你坏!(加更!求鲜花!求评价票!)

换源:

  从东宫离开的魏征,一路都跟随在李二的身后,此刻的他还在沉思着人与人之间的参差。

而走在前头的李二,却是惊喜万分,心情愉悦。

“哈哈哈哈哈哈,没想到太子能有如此见地!”

“好一个科举改革,好一个活字印刷!”

“承乾这孩子,以前怎么都没发现呢?”

“还是对他的关心太少了一些!”

“拥有满腹学识,就该报效朝廷,施展才华才是啊...”

......

李二此刻是沾沾自喜,别管再如何惊讶,那毕竟也是他儿子。

这么一想,李二顿时都感觉面上有光!

原先听魏征说李承乾的“浅见”时,还不太相信。

但是去了一趟东宫回来,李二心里对李承乾的看法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另一边,在魏征走后,寝殿里就恢复了安静。

因为李二的特别交代,宫人们也不敢告诉李承乾李二之前来过。

至于魏征能够在东宫行走自如,也是因为他顶着太子太师的身份,以及李二给予的资格。

李承乾刚伸了一个懒腰,结果就迎上了一旁武媚娘崇拜的目光。

李承乾愣了一下,脸上随即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你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是不是对本太子的才华佩服得五体投地,恨不得拜倒在地宣誓效忠?”

听到这话,武媚娘连忙别过头去,脸上已经浮现出红晕,语气娇羞道。

“殿下,你坏!”

虽然这么说,可武媚娘的心里是真的对李承乾佩服不已。

从最初提出科举的种种弊端,随后又一一给出解决良策。

不仅如此,就连历朝历代一直无法解决的读书难题,也被李承乾的“浅见”给迎刃而解!

在进宫之前,武媚娘从来没有佩服过什么人,而此刻,她的心中已经将李承乾奉若神明!

在魏征进殿之前,李承乾正拉着武媚娘一起看古今典籍,此时魏征走了,学习自然是要继续的。

李承乾拍了拍自己身旁的软垫,武媚娘就乖巧的跪坐下来。

李承乾顺势将其揽在怀里,却又一本正经得翻阅着桌案上的书籍。

“来,本太子再给你说说三国时候的故事...”

武媚娘虽然娇羞,却也是一脸享受。

被李承乾悉心爱护,武媚娘的心里也十分感动,也下定决心誓死追随李承乾左右,至死不渝。

李二领着魏征回到御书房之后,就立刻召见了房玄龄、杜如晦等一众心腹。

众人齐聚一堂,都感到疑惑。

这也就刚下朝没多久,李二怎么就急匆匆得将他们给召进宫来?

都快要到饭点了,他们还想吃口热乎饭呢!

房玄龄等人在御书房里看到魏征的那一刻,就都愣了一下。

心里忍不住开始猜测,是不是魏征这个头铁的哪根筋不对,又怼了李二,才整出这些幺蛾子?

迎上几人那怪异的目光,魏征还有些不乐意,心说待会就让你们见识一下大世面...

见自己的心腹都来齐了,李二当场就宣布科举改革的决定!

至于改革的一系列事项,则是由一旁的魏征一一说明了具体情况...

这让房玄龄等人都感到一阵恍惚,看向魏征的眼神也都发生了变化!

但是他们越听越是心惊,清楚知道魏征说的那些都是大实话,不仅对科举有帮助,对皇权也有极大的帮助!

众人都有些不敢相信,这些谏言居然是魏征想出来的!

毕竟在大家的认识当中,魏征不是在怼人,就是在怼人的路上。

却没想到对方已经想出了足以令全天下都震动的改革谏言!

当魏征说完的那一刻,御书房内只余下一阵倒吸凉气声。

感受到周围投来的那些惊叹的目光,魏征的心里还有些小得意。

尽管这些想法都是来自于李承乾的“浅见”,可是对外却是以他的名义去公布。

按照李二的想法,则是不想让李承乾走上风口浪尖,更不想因此让太子跟魏王之间的矛盾再次激化。

李二扫视了一圈众人,直接开口道。

“谁赞成,谁反对?”

李二的语气很平静,但是落在众人耳朵里,显然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房玄龄等人都是从秦王府就开始追随李二的心腹权臣,哪里还会不知道李二的心思?

既然召集大家前来,说了科举的弊端,又提出了完善的改革方案,无非是跟众人提前通个气,等到了朝堂上提出来的时候,跟着附和就好了。

反对?开玩笑!

这时候谁要是提出反对,怕是就走着进来,横着出去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