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李世民恍惚,当年那对父子去哪了

换源:

  第十九章李世民恍惚,当年那对父子去哪了

“太子殿下这话怎么居然有点……”

“这不可能啊!”

“虽然太子殿下获得魏征教导,但他一直体弱多病,学习不行,怎么突然就变得……”

“这回答,颇有道理,还是非常深刻那种啊。”

“只可惜我等各有阵营,却是不好……早知道如此,这太子为何不早些取悦陛下,改变圣心呢?”

此前还以为李承乾是无理取闹的他们,这一刻,却是嘴上不承认,但心里头不得不认可。

认可什么?

当然是认可刚才李承乾的批驳,真就有了几分道理!

……

龙椅之上,李世民作为全场权力最高之人,自然也是最早听出来李承乾这第一段批驳魏王李泰的话。

不是毫无道理。

而是非常有理。

他嘴皮子松动了数十下,差点赞不绝口,却又因为看到李承乾那张让自己不喜的脸庞。

竟强行忍住!

“什么时候,承乾居然也有如此洞察力了?”

“此前,就连朕都以为,李泰的回答毫无问题,接近满分,却不想……”

“拿东汉对比西汉,再那这个对比结果反驳隋朝两都的设置……承乾啊承乾,你如果谋反之前就有这等聪慧,何至于让朕……”

这一刻的李世民虽然还是偏心三个皇子,但也因为李承乾刚才半刻钟的表现,以及魏王李泰被噎住无语的反应。

竟有了几分无法说出的松动。

这一刻的李世民更是不由得想起武德二年,得知李承乾出生于太极宫承乾殿,他是何等狂喜。

取名承乾,意思就是““承继皇业,总领乾坤”,可为何如今父子两人的关系却冷若玄冰?

这一刻的李世民还想到武德三年,对李承乾万分喜欢,百万分宠爱的他,将还在襁褓中的他破例封为恒山王。

可为何,短短二十来年之后,父子居然仇人敌对?

“到底是朕看走了眼?”

“还是别有内情?”

“又或者……”

想到这,本来这几年越来越偏心偏爱魏王李泰,吴王李恪,晋王李治三人的李世民,忽然有种说不出的恍惚!

……

也是这个时候。

眼看魏王李泰几句话就被最废物的李承乾给批驳到无地自容,魏王党众人纷纷大惊,又是大怒。

正待一个个出列反击李承乾。

忽然。

礼部尚书王珪,也是魏王党第一谋士,竟然越俎代庖,替魏王喝退众人,并冲着李承乾露出复杂神色。

“老臣感谢太子殿下指点魏王殿下,这个批驳,果然是比魏王殿下此前的回答更加精妙。”

“魏王殿下,既然是您输了,那就按照此前约定,将第一名头衔让给太子殿下吧。”

“陛下,这次失策也有老臣之过,望陛下治罪,此后,老臣定当加倍教导魏王殿下!”

还得是王珪这等老狐狸最有眼力啊。

虽然李承乾只是批驳了三个皇子之一的魏王李泰,且没有索要赌注,但王珪已经看出今日的李承乾非常不简单。

如果私下两人较劲或许还可搪塞过去。

但眼下……

这可是宣政殿。

这可是当今皇帝看着。

这可是还有满朝文武呢!

于是。

王珪拿出这一招以退为进,看似自行请罪,并且代替魏王李泰认错,实则彰显他们师徒大方,损失的不过是一个虚名,赢得的却是李世民的更加信任,以及百官的敬服。

果然就见。

眼瞅着王珪喊醒了魏王李泰,并让他不情不愿给李承乾行礼道歉,让出第一名,师徒二人自觉退后。

龙椅之上的李世民大喜。

下方百官也是对王珪和魏王李泰更有好感!

“王尚书忠心可嘉!赏50金!”

“魏王李泰知错就改,善莫大焉,赏10金!”

“太子,朕倒是也有几分兴致,你既然能批驳魏王李泰,莫非也能对吴王李恪,晋王李治,同样批驳不成?”

“真要是这样,朕不但彻底收回废除你太子之位的圣旨,更可以破例同意,下午武斗,让你参加。”

李世民这翻脸的速度也是相当之快。

虽然,这话主要还是奖励魏王李泰和李泰的老师王珪,但最后两句话,却是让众人听得出来。

曾经偏见太子李承乾的他,似乎也因为今天这一上午的事情,有所改观?

……

“父皇居然对太子突然改变看法了?”

刚刚输了一阵的魏王李泰目瞪口呆看过去,怎么都看不懂,也不明白,自己怎么就输给李承乾。

但事实如此,他没法更改。

只得满脸不爽!

……

“父皇似乎对太子另有想法了?”

另一边,本来以为李承乾没有可能批驳拿下魏王李泰的吴王李恪,这一瞬间,也被吓了一跳。

他当然不知道李承乾对这三个问题早有答案,而且,比他们的更完美。

只是隐隐感觉,下一个要输的人多半是他!

……

“咦?太子皇兄怎么突然崛起了?到底什么人指点他?居然本王和舅舅都完全不知道?万幸,刚刚本王没有打赌,否则……”

就在魏王李泰和吴王李恪双双懵圈的时候,晋王李治也是吃惊不小。

此前不打赌是为了装孝心。

但现在看来,怕是这个太子李承乾可能和他一样,隐忍低调,绝地反击,那就不得不重新评估了!

……

“儿臣不谢父皇,因为这不过本太子和李泰打赌应得的,至于下午的武斗……有没有父皇,本太子都有资格也必然参加。”

众人对李承乾想法更新的时候,李承乾却是再次拿出怒怼李世民的语气,立时就让众人恢复对他的不屑和鄙视。

而李世民倒是没有生气,也没有怒骂,只是眼神复杂,不知道到底想什么。

李承乾自己这边,则是马上转移目标到吴王李恪!

……

“三皇弟?”

“太子皇兄尽管指教?”

“可是你回答‘天不生陛下,万古如长夜’?”

“正是本王,难道太子皇兄敢不把父皇的功劳放眼里?”

“当然……不放眼里!”

“父皇的功劳应该放心里,但谈论父皇功劳之前,谁敢忘记祖父的功劳?莫非,有人真敢以为大唐就是父皇一人所创?”

“本太子心目中,大唐第一人始终还是祖父,而更早之前便是高祖李虎,父皇,这话没错吧?”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