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工作的时候称呼我储君!
随着李世民如此冷酷地说出这话,现场众人顿时身心一震,倒不是被他吓退,而是更加不看好太子李承乾的处境了。
毕竟,虽然李承乾几句话,就让吴王李恪和晋王李治的分数跌落,但他也是极大得罪了李世民。
李世民这话说的好听。
但却是处处藏着其他意思!
什么叫做有道理?
普通人家,有道理就是真正的说话符合逻辑,符合事实,也符合道理。
基本上没有太大问题。
可是,帝王之家,从来不存在什么儿子跟父皇讲道理的,因为从来都是道理属于父亲,属于皇帝。
如此之下,不管李承乾等会所演绎是否正确,所说的话是否管用,恐怕都将……
……
“李承乾啊李承乾,你也有今天啊?”
“白天上午文斗那么嚣张。”
“白天下午武斗那么自负。”
“想不到,到头来,没有让父皇对你改观,而是对你加倍厌恶啊!”
“你这次说什么都是没用的,等死吧!”
第一个暗中冷笑之人,不是别人,正是这次吃亏最大的吴王李恪,他为了保持表面的人设,不敢公开羞辱李承乾。
但是,这暗地里的羞辱,却是早已进行了千百次。
和他一样,这时候的房玄龄同样不看好李承乾。
倒不只是因为李世民这几年人老了,不如年轻时候英明,也不只是因为李世民这几年更加偏心偏爱三大皇子,而非太子。
更主要的是,刚刚李承乾抽取的题目,居然是“未来和吐蕃开战”。
这个题目难度最高。
既没有任何参考的过往例子。
也不是一向文弱的太子李承乾可以随便胡扯的!
……
“父皇英明啊!”
“太子皇兄虽然今天白天两次露了一手,疑似崛起振作,但可惜,脑子似乎不太好啊。”
“先不说父皇一向双标,喜欢的人使劲夸赞,不喜欢的人使劲打压。”
“就说你李承乾,上次谋反却被宽恕,没有半点反省,不知道讨好父皇,反而再三怒怼,这不是取死之道吗?”
“本以为今天你的表现让本王都感到威胁,现在看来,一个废人,再怎么折腾,都是毫无意义!”
第二个因为李世民这话而高兴的人,正是最为小阴比的晋王李治,比起魏王李泰的暴躁易怒,比起吴王李恪的小气巴拉。
他才是最懂得演戏的人。
如今,一看李世民提前定调,哪怕李承乾真的说出非常厉害的战术,也符合大唐战略,恐怕也是不会获得太高分数的。
如此之下,最少给他两个好处。
具体如下。
其一,就是让李治在夺嫡之争里面,成为四个皇子里面相对最不容易得罪李世民的一个。
这看似不太重要的属性,实际上,关系着李世民人生最后那些年,到底谁可以真正让他放心,进而让位!
其二,则是通过这几天的文武会,李治更加明确了他的目标。
太子李承乾崛起有限,且先天被李世民厌恶偏见,极难改变,魏王李泰暴躁不适合做储君,虽然看似被恩宠,实则可能是幌子,而吴王李恪虽然和他齐平,但先天血脉问题,最终恐怕也得被漏掉!
……
“陛下,息怒啊,保重龙体!”
就在众人纷纷用异样的目光看向太子李承乾,不是看不起他,就是觉得他太过分,虽然受了委屈却也不该如此怒怼李世民的时候。
还是王德最为老好人。
一边劝说李世民,一边却也赶紧劝说李承乾,希望多少能帮忙一点点。
“太子殿下!”
“您就多多体谅一下陛下吧。”
“陛下有陛下的难处,何况,您的确谋反,且被宽恕,这可是史无前例的例子,难道您非要让陛下对您最后一点好感都没了吗?”
这话一说,李世民果然好受多了。
但看到王德这话还有几分劝说李承乾讨好自己的意思,李世民顿时也生出几分不快。
再次发飙了!
“王德!”
“你回来!”
“朕在此,诸位大臣在此,哪里有你劝说这个逆子……”
话没说完。
李承乾这边突然双目一寒。
那陡然而来的寒光甚至都让李世民被吓了一跳!
“谁是逆子了?”
“父皇,工作的时候称呼我储君!”
“这个规制,不只是你亲自赞同,也是祖父亲自制定,今夜我还没有完成我的题目,也处于工作状态,岂可无端端用‘逆子’形容本太子?若非今日七位重臣都在,本太子足可以用规制,让您给我道歉!”
轰隆!
李承乾这话真的太绝了。
看似最平淡的语气,却是说出最炸裂的话,而且偏偏,这句话还真就是当年李渊规定,被李世民传承下来的。
“你……你……好一个储君,请作答!”
李世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怒火,可偏偏,他也很清楚,这句话正如李承乾所说,乃是规制。
是他这个皇帝都不能违背的规制。
如此之下,李世民居然有点气笑了,用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眼神,看着这几年和他离心更多,也不讲规制的太子李承乾。
真不知道该夸他懂事呢。
还是骂他不懂事?
谁也想不到,当年只是为了确保李唐后人孝心有加,不再重复司马晋朝故事的规制,反而限定了他自己?!
……
“父皇,诸位大臣,刚刚有点小波折,现在,请容许本太子,本储君,给诸位讲一下这个未来大唐和吐蕃的大战。”
“本太子知道,此前大唐和吐蕃大战不多,仅仅五年之前,侯君集将军打过一次,虽然赢了,但其实对吐蕃伤害不算太大。”
“故而有人轻视于本太子,认为本太子不懂军事,更不懂吐蕃,也没有此前案例仿效。”
“然而,他们只是知道其一,却不知道其二。”
“吐蕃一国,看似野蛮,实际上却是非常凶狠,不弱于突厥,其历史更是血泪杀出,因而不比我大唐弱,具体请看如下……”
怒怼李世民之后,李承乾迅速恢复冷静,知道众人对他偏见太多,除了魏征和王德,其他人不大可能太看好他。
但他并没有就此沉默。
反而一边回忆原主所学历史和地理,一边借用前世经验,就此洋洋洒洒开始讲述演绎!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