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挑衅天后 李贤悬着一颗心

换源:

  听天后如此说,李贤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主要是他看到母后的眼中流露出的都是对上官婉儿的欣赏与喜爱。

上官婉儿这首诗的大意是:这御花园里的花看起来很漂亮,枝繁叶茂的,实际上是假花,是用剪刀剪出来的花。

只摘花枝,虽然能以假乱真;但摘下花蕊,就能发现它们全是假的。

纸花虽假,但等到秋风袭来,其它花木都凋零之际,唯有它还依旧立于枝头,最后一句,上官婉儿巧妙的使用了问句,“请问桃花和李树,身边有了这样的彩花,你们做何感想?

聪明如李贤,初听吓得面如土色的缘故就是因为他觉得上官婉儿太大胆了,竟然敢公然挑衅一向强势的天后。

如何挑衅呢?

诗坛的咏花之作很多,这首诗却别具一格,咏的是一树纸剪的彩花。一句“新花逐翦舒”将彩花在剪刀下逐一开放的过程细致地刻画出来。

在诗人眼中桃花李花这样自然的花儿才是春天的象征,而彩花不过是来捣乱的。

最后一句的“相乱欲何如”看似是问桃李,其实言下之意是问武则天:“春天本属于如桃李般的我们,你为何要像彩花一样夹在中间?”

上官婉儿即兴作这首诗,她就是带着七分对武则天的不满:“我满门都被你杀了,你是最高权力的拥有者,就可以如此滥用职权、滥杀无辜吗?”

“我的爷爷上官仪何罪之有?他只是奉旨拟诏,却招来杀身之祸,还满门抄斩,我现在和太子是两情相悦,又干你何事?我又何罪之有?我已经身为罪奴了,一条贱命而已。”

所以李贤会吓得面如土色,有谁敢这么当年挑衅天后呢!

他身为太子,身为天后的亲儿子,在她面前都是毕恭毕敬、小心翼翼的,生怕做错一件事,说错一句话。

在李贤的印象里,他没享受过什么母慈子顽的天伦之乐,有的只是谨小慎微与提心吊胆!更别说敢指责自己高高在上的母后任何了。

也就只有在父皇李治那里他才会感受到为人子被呵护的普通人的亲情温暖。

上官婉儿的举止大胆完全超出了李贤的想象,只是令他没想到的是,天后似乎并未生气,还更加认真地端详起上官婉儿来。

“今年多大了?”

“启禀天后,11岁。”

武则天点点头,冲李贤招招手:“贤儿,此女能够胜任你注释《后汉书》的执笔,就是性子过于直率,有其祖上官仪之风,你好好教教她,未来不可限量!”

听天后如此评价自己,上官婉儿内心五味陈杂,她是她的仇人,却又是赏识她的人,她仿佛很懂自己,看一眼就能把自己看个底穿。

这时,跑进来一个和上官婉儿不相上下的小姑娘,体态丰硕、方额广颐,衣着华丽,面容姣好,穿百鸟羽裙,上身着织锦绣金凤中袖,披五彩帛。

见到武则天不像李贤那样毕恭毕敬,而是上前一下子投入了她的怀里,把梳得整整齐齐的盘鸦髻都钻乱了,嗤笑着撒娇道:“母后,太平还想回东都,父皇也想去,我们什么时候回东都呀?”

武则天溺笑着推开她:“猴儿,一天就知道玩,你看看人家婉儿,就比你大一岁,已经出口成章,还文辞华丽,母后真是太纵着你了。”

“太子哥哥,她是谁?”

看到妹妹太平公主进来,李贤的思绪飞快地翻滚,她的这个妹妹是母后最宠爱的女儿,出生于东都洛阳,所以她对东都情有独钟,刚回来西京,又闹着要回东都。

重生的李贤还知道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两人关系很是亲近,情同姐妹,今天她们两个第一次见面,李贤也很好奇重生的这一世,她这个妹妹和未来的上官才人,是不是也像上一世那样要好呢?

“她呀!叫上官婉儿,是掖庭的官奴。”

“掖庭官奴?”太平公主惊得张大了嘴巴。

太平公主三步并作两步走,走到上官婉儿面前,执着她瘦弱地小手,看着她那张如天使一样皎洁的脸庞,眼神中写满怜惜。

太平公主两手拉着上官婉儿的两手,温言道:“你求我母后,让她赦免你的官奴身份吧,我母后刚刚还夸你有才的,你给太平做伴读吧,我喜欢你!”

上官婉儿真诚地看着太平公主,跪地谢恩!

“罪奴上官婉儿见过公主殿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