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古代的风味“火锅”

换源:

  书接上回:

次日清晨,李奇刚一起床便扬言要走,张重几番挽留最终李奇只得“勉为其难”在此处逗留了几日。

一日夜晚,当时秋色正浓,漆黑的天上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星星早已不见了踪影。月光洒在地面之上,微风拂面凉意迷人。园中火炉旁围着一口砂锅,锅中水被烧的正沸腾,几位下人端来些许吃食。

看着沸腾的砂锅以及在其中热水滚煮着的咸菜煮豆腐,李奇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家乡的一首民谣——《九族消消乐》其大致内容是这样的‘吃了~咸菜,滚豆腐~皇帝老儿!不及吾。’

清朝皇帝“敢这么唱,你的九族是批发的。”

下人退去,张重拿起了砂锅中的勺子,先给自己舀了一碗,随后便又给李奇舀了一碗。

在此火堆旁的只有五人,分别是张重张性李奇,以及张重的管家这四人坐在位上等着吃食。另一位打手站在旁边护着张重的安全。李奇接过之后放在桌上不予理会。

见到张重竟然亲自给李奇舀汤,张性顿时不高兴了。

‘我在你家住了这么多年,花了你这么多钱,你竟然都不愿意给我舀口汤喝。简直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啊!’

这几日李奇都是在张重家吃饭,当然也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去啊!正常情况下都是一日两餐,早上一餐,中午一餐并且皆有肉食。

毕竟是古代,夜晚的照明问题始终无法解决的话那么便没有晚餐这么一说。

大家睡得也早,可能晚上的饥饿感还未到来便已经睡去。是的虽然只有两餐,但每次饭前李奇都会等几人吃过之后才会下口。

对此李奇表示“我做客向来都是等别人吃好之后,我自己在吃的,这可能和我的家教有关吧!”

杜哲【有关个屁!你就是怕死。还家教,我笑了。】

怎能不怕呢,怎么会不会拍呢。

张重舀好之后自己就先尝了起来,他本人并不贪图口腹之欲,如此做也只是为了让李奇安心罢了。

你每次吃饭都等大家吃完再吃,谁不会怀疑呢!只不过是看破不说破,罢了!

为了防止冷场李奇便谈论起来了。

“这附近还有什么可以供人游玩的吗?”

张性一看谈到此处,原本正低头生着闷气,装做看着桌子的他,立刻的抬起了头竖起耳朵仔细听着。

…………

与此同时,见没有人说为了防止李奇的话掉在地上,张重正准备接话却听到张性兴奋地说道:“明日有个庙会,不若你我一同前去!”

一旁的管家此时只觉得自己的厌蠢症犯了,‘不是,我的小少爷啊!你想去逛庙会也不用表现的这么明显吧。前些天,老爷还因为你练武不上心生气呢!今天你就敢说去逛庙会,明天你岂不是要造反啊!’

在一旁的护卫只是想到了一句俗语‘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唉!小少爷也是时候体会一下完整的童年了。

哦!时光~时光~慢些吧,求你不要再打我了……

张性想去逛庙会不是一天两天了,是十分思念彻夜难眠的想。依稀记得,当初第一次去庙会,那时人头攒动,从早上一直可以玩到傍晚。

自那之后,张性便再也没有了了娱乐之时。每日不是在田间地头,就是在院中练武。如果此次自己不说的话,那么就别想去了,接着练武去吧!这些天,增加的练武的负担,压得他好像有些喘不过气一般。

“练武!练个屁!”

“我练了十几年武了,还不能,享受享受了。接着逛庙会接着耍。”

打响反抗“家庭暴力”的第一枪,从拒绝练武开始,我也想像他(此处特指,李奇虚构出的自己的生活)一样每日都在为自己而活,做自己新欢做的事。

我有什么错,错的不是我是整个世界。

张性虽说容易受人蛊惑,却也并不蠢笨,如若自己直接说“老等,我想出去玩,快爆点金币。老等,老等,按我心意,快爆金币,快爆金币。”这辈子自己都不要想下床了。

然而,如果是打着李奇的名号,这便显得格外的好了。

“可不是我想出去玩,我只是为了陪伴。主打陪伴!对,就是陪伴。分币不刷主打陪伴。”

“诶,嘿!嘿!嘿!我可真是一个小天才啊!”

“我爸还说我蠢笨,依我看他简直是老糊涂了,想我这么一个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他竟然都看不出来。”

“还说让我练武,考什么武状元。”

“他简直是老糊涂了,都什么年代了还练武,现在大家都是玩脑子的啊。你会打有个屁用!出来混要有势力,要讲背景的啊!自己是那条道上的都不知道了吗!”

“自己那硕大的家业是好道上来的吗?你们拼死拼活了那么些年,赚了那么些钱,还不是想要后代过上好日子。我不努力也可以靠着家产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至于我的后代们吗?他们自是有自己的活法,不要小瞧后辈们的智慧啊!”

……

张重明显愣了一下,放下了手中的小碗。拿起一旁的酒杯,细细的品味了一会,此刻的他将情绪深深的隐藏在了心中。

张性没有注意到张重,李奇则是看了一眼随后连声应道:“好,那我们明日就去。”

“明日一早就去。”张性赶忙加码道。

他宁愿早上不吃早饭,空着肚子去哪里玩一整天。也不愿意在家里忍受练武之苦,张性深知倘若说的晚了,说是中午去的话。到回头定会被各种事物连累,说不准父亲还会说:“你中午才去庙会的,这么大大好光阴就此浪费了吗?先做几十个俯卧撑热身吧!”

“热身!热身,呵,这辈子是不可能热身的了。我张性堂堂九尺男儿,大好年华岂能浪费在此处。”

至于李奇应和的原因也很是简单,庙会吗,人头攒动,汇集的人多了收集消息、打探一些事务也便显得格外的简单了。

随即,二人的目光便同时转移到了张重的身上。

张重看向张性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明日你去库房之中支取些钱财,陪同李奇一同前去吧!”

张性心生疑问,说道:“为何要我去支取钱财。”

只因,张性从来就没见过钱,他对钱不感兴趣。

先前张性出去玩都会有人跟着,支出的钱财自是下人付的。自己哪里需要付款。

张重沉默了一会,看了一眼李奇,发现李奇正在打量着自己,面露思索之色,赶忙说道:“明日,府上众人都有事。”

张重其实是不愿解释的,解释?我解释什么,交代?我出来混的,我给谁交代。

哪里有儿子找老子,要解释,要交代的。

不想活了不成,信不信我直接打断你的狗腿。

张性情绪低沉,又瞒着我。为什么就是不告诉我呢?你这硕大的家产都要传给我,还有什么好隐瞒的呢!

李奇没有管二人的对话,端起了碗尝了尝,味道不错(鲜美无比)!

这是何等的珍馐美味,这是李奇前数十年未曾品尝过的后数十年也可能不会再品尝到的食物。圣人言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便是李奇吃到这种美味时的想法。此等的美味,是一种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得。

或许可以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的一句话来形容“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不,不够。

或许能用唐朝诗人——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中的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来形容不,不对,不对。

若是用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诗词《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或是辛弃疾的另一首《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不对,太过繁琐了,大道至简,此处应当是简洁的。

或许就像久别重逢的初恋,一对互相深爱着却没有走到最后的恋人。猛然相逢所给出的只有微笑罢了,没错就是那种微笑。

不对,不对。

还是太过繁琐了,最终李奇找到的,能够代表自己心情的,只有论语中的孔圣的一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但这句话也不对,这句话只能体现出自身的心情啊!可能从侧面也可以体现出美食的美味。

但李奇想要的是直接体现出这口吃食的美味,他不是一个极其较真的人思虑无果后。便将目光转向了砂锅,那口砂锅。

在没有后世那么多调味品的情况下,竟能做得如此美味!李奇不由得心生好奇,看向了那口砂锅。锅中翻腾起来的浪花,被火焰烧得咕咕冒泡。由于先前的打捞,锅中的调味品也都浮现出来了。

有许多的中药材,当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里的蘑菇,是见手青吗?李奇不知道但想来应当是一种极为美味的蘑菇才使得此汤如此美味。

据后世科学研究证明,菌子中含有呈味核苷酸,是天然的强力味精,经过鲜味当量公式的换算,它能把蘑菇的鲜味放大近262倍。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各自回房睡觉去了。几人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张重想要和李奇拉近关系,张兴想要出去玩。李奇呢,他只是想收集这个时代的消息打探其他的穿越者到底在哪里。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一章节。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