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众人好奇

换源:

  房玄龄见李世民并未应答,于是整理衣袍,来到阶下对李世民行了一个大礼,再次强调希望这位高人能够入朝为官,并且语气中带有一丝质询。

先前,房玄龄对于拜高人为师抱有君子求学的热情,但此刻,他的恳切之态已不仅仅是出于个人志向,而是真心实意地认为这样的人才应当得到朝廷重用。他疑惑地抬头看向李二,内心的疑虑和不满表露无遗:为何陛下不尽快将如此牛逼的人物请出山?

李二面色尴尬,内心五味杂陈。他深知儿子的才华横溢,也渴望他能在朝中效力,可是由于其特殊的身份——自己的亲生骨肉,若直接将其引入朝廷,恐怕会引发一场轩然大波。李二试图转移话题:“玄龄,你也知道这些高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他们往往不屑于世俗的官场生活……”

然而房玄龄却以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故事来反驳李二,力劝他也要拿出诚意去邀请这位神秘公子入朝。

李二心中苦笑,自己已经去了两次,奈何客观条件不允许,歌儿还口口声声称要做闲散王爷,这让李二颇感无奈又有些好笑。

房玄龄态度坚决,毫不客气地说:“此人一日不入朝,便一日显现陛下识人不明。”

面对房玄龄的坚持与质问,李二惊讶不已,不明白房玄龄为何对这件事如此执着,甚至不惜以死相逼,要求亲自前往拜访这位高人,并誓言如果李二不同意,他愿意撞死在甘露殿上。

这一幕让李二倍感困惑,心想别人家皇帝都是担忧太子继位后的统治能力,大臣们是否忠诚。而到了自己这里,却是臣子急切地想要把“别人”的儿子拉进朝廷辅佐自己。这反转的情况让李二哭笑不得,却又不得不认真思考如何妥善处理此事,既保全皇家颜面,又能满足房玄龄的请求,同时也考虑如何引导儿子步入政坛,为大唐江山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二试图缓和气氛:“玄龄,你先冷静一下,此事我们可以慢慢商量……”

然而房玄龄态度坚决,瞪圆了双眼,须发皆张,犹如一头愤怒的雄狮,毫不退让地打断了李二的话:“陛下恕罪,此事微臣绝不退步!”

李二见状,无奈之下只能答应带房玄龄去见歌儿。可就在这个念头刚刚在脑海中掠过之际,甘露殿外又传来一个声音:“陛下,微臣魏征在此,恳请一同前往。”

李二一听这声,顿时明白了魏征也在外面偷听他们的谈话,心中一阵不悦。他本想发作,却也只能强压怒火,喝令魏征进来。

魏征迅速入内拜倒,再次请求同去,并解释自己在外是因为有了安置灾民的新法子,不愿打扰陛下的决策,但既然房玄龄要去见那位神秘公子,他也希望能同行。面对李二质问他在殿外偷听的行为,魏征坦然表示愿意接受任何处罚,只求能一睹这位神秘公子的风采。

李二看着眼前这两个固执的大臣,彻底懵了,不禁在心中暗骂:这群家伙今天到底吃了什么药?连素来直言进谏、被戏称为“魏喷子”的魏征也如此坚持,这让李二颇为无奈。

“魏征,你这是又要开始挑战朕的底线吗?”李二没好气地问道,“人家愿不愿意见你还另说呢,你……”

魏征却毫不犹豫地表明决心,愿意以最谦卑的姿态去见这位公子,即使未请自到也要负荆请罪,一切后果由他自己承担。

李二在两位重臣的坚定要求下,终于败下阵来,哭笑不得地道:“行行行,你们赢了,朕同意一起去!你们都牛逼,朕认输了!”两人闻此言,立即感激涕零,叩谢皇恩,祝颂皇帝寿与天齐,福泽万世。

李二头疼不已,挥挥手打断了他们的颂扬:“闭嘴吧!快准备出发!”这一刻,李二深切感受到,自己的臣子们对于国家大事的热忱以及对这位神秘公子的关注程度,已远远超乎他的想象。

……

不消片刻,杜如晦也步入了灯火通明的甘露殿。

这天的大事并不仅限于新奇的土豆,更关乎着成千上万亟待安置的灾民。于是,在这特别的一日,大唐皇帝李世民,连同重臣房玄龄、杜如晦以及魏征四人,围绕着灾民安置问题展开了深入而持久的讨论,直至月色沉入中天又流转了一个时辰,才在疲惫而又满足中散场。

长安城静谧而深沉,三位大臣缓缓步出宫门。

房玄龄突然提及:“陛下推崇备至的这位公子,实乃世间罕见之奇才,其智谋与成就堪比陆地神仙。克明兄,你为何始终不肯透露他的身份?”

杜如晦反问道:“过几日大家就能见到他,还有什么可提前猜测的?不过……诸位觉得,这位高人究竟如何?”

房玄龄心知肚明,对于那位神秘公子的评价已无需赘言。在他心中,此人的才智远胜于己,甚至以死相逼也要求得一见。

魏征则更为稳重,思索片刻后回应道:“发现并改良土豆种植法,革新养猪技术,且能炼制治疗伤寒的灵丹妙药。在我看来,他的学识与能力远在我之上。若说我身为道教门徒却仅是小道童,那么这位公子无疑是神仙一流的人物。”

杜如晦笑而不语,追问了一句:“还有呢?”房玄龄与魏征略感愕然,旋即明白杜如晦意指这位公子若踏入仕途,恐怕会再现当年甘罗九岁拜相的传奇,官职定不在他们之下,甚至有朝一日成为宰相也是预料之中。

魏征接下来的话更是令人震惊:“这位公子所研习之术皆为国为民,实效显著。如果他早生数十年,或许我魏征今日追随的就不是陛下了。”身居高位,有些想法只能深藏心底,尽管李世民平易近人,但如此直言仍显得颇为冒犯。

房玄龄听闻此言,立刻皱眉瞪向魏征,“玄成,虽忠言逆耳,但这般说话实在欠妥。”

然而杜如晦并未责怪,反而朗声大笑起来:“玄成兄此言确实欠考虑,但换个角度想……”他欲言又止,眼神中闪烁着狡黠与期待,“过段时间,玄成兄现在所说的问题,也许就不再是问题了。”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