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歌摆摆手,胸有成竹地打断他们:“不,老李,你们要明白,不论何人起兵,首先必须赢得至少一部分民心的支持。如果民心彻底倒戈,背离自己而倾向敌人,那么起兵无异于自掘坟墓。”
他接着道出了自己的策略建议:“若要我为陛下献策,关键就在于两步棋。第一步,陛下可下诏全国,宣布发现红薯和土豆这两种特殊作物,不久即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种植。这两样农作物亩产极高,一旦公布数据,百姓定会视其为祥瑞,感恩戴德,更加坚定对陛下的拥戴之心,相信是上苍赐予的圣明君主。”
“第二步,则是对崔正德进行彻查。”李长歌的目光深邃。
“大理寺的人马应全部换血,那些来自世家背景的官员一律撤职,代之以最近通过科举选拔的新进士子。同时成立专门调查组,深入挖掘崔正德在朱雀街犯下的恶行。最后,把详实的调查结果连同受害的朱雀街百姓的口供一起公之于众,借助各大酒楼说书先生的传播之力,让天下人都知晓崔家这位少爷是个怎样的人物。”
如此双管齐下,一则用粮食问题收拢人心,巩固皇权;二则利用舆论打击世家子弟,揭露他们的丑恶面目,从而削弱世家的社会基础,让他们即便心怀不满,也无法轻举妄动。
李长歌的话犹如一柄锐利的剑,直刺在世家门阀那腐朽不堪的本质上。
他将杯中果茶一饮而尽,这饮品是棉儿精心调制,口感愈发醇厚,可他的思绪并未沉浸在这清甜之中,而是回到了现实的问题上——那些盘剥百姓、鱼肉乡里的世家大族。
“你们想想看,如今陛下若能放出红薯土豆丰收的消息,再昭告全国大力推广种植,到时候那些靠剥削为生的世家子弟还能不被唾沫星子淹死?百姓对他们的恨意早已深入骨髓,只需轻轻一挑,便能激起滔天民愤。还想起兵?简直是异想天开!”李长歌的话语里充满了嘲讽与不屑。
穿越至这个时代的李长歌,深感世道之不公。
看到佃农辛勤耕作却依然饱受饥饿之苦,读书人若非出身世家则寸步难行,这种现象令他无比痛心疾首。于是他不仅帮助村中的孩子们获取知识,更是借此机会反思和策划,意图改变这一现状。
对于现代人来说,舆论引导和印象操控不过是基本的政治策略,在后世司空见惯。
但在大唐这个时代,李长歌的想法无疑颠覆了李二等人对政治斗争的认知。
他们听着李长歌的计谋,瞠目结舌,仿佛听见了一记响彻云霄的惊雷。
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李靖等大唐顶尖智囊团成员,此刻都惊讶得合不拢嘴,李二更是冷汗涔涔,心中暗忖:若是这小子生于突厥王室,大唐恐怕早有覆巢之危。
杜如晦更是战栗不已,称李长歌为鬼谷再生、吕后转世,其计策之毒辣,令人胆寒。
但他们同时也庆幸李长歌乃李二亲生,并且三观正直,否则这样的智谋之人若成为敌人,实为国家大患。
李长歌注意到众人呆若木鸡地盯着自己,突然话锋一转,半开玩笑地问道:“几位老哥,你们确定只是长安的富户?没藏着什么其他身份?”此言一出,众人大惊失色,险些从椅子上摔落。
他们忙不迭地解释,纷纷表示自己的确是长安富户,绝无虚假。
李长歌调侃道:“看你们这样子也不像土匪,刚才那一惊一乍的,我还以为你们背着什么案子呢。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咱们有了这么个好计策,可惜陛下听不到,现在说来也没多大实际作用啊……”
李长歌深吸一口气,心中暗自思量着政治权谋的微妙之处。
他深知,作为局外人的洞察和策略,在权力的核心圈里往往如同隔靴搔痒,无法直达关键。
然而,他的这番评论并未石沉大海,反而在李二及其心腹大臣们的心中激起了波澜。
“哎,这些策略嘛,终究是纸上谈兵,若无实际操作者采纳,再妙也是空谈。”李长歌看似随意地轻描淡写。
一旁的李二等人听闻此言,不禁讪讪一笑,庆幸自己刚才的反应没有引起怀疑。
他们心头各自窃喜:陛下岂会不知?这小子哪里知道,陛下虽未露面,却早将一切听得真真切切!
“哈哈,真是好计策!实在是高明之至!”李二笑得满脸堆欢。
魏征、房玄龄等人更是乐不可支,之前的紧张与疲态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面红光,仿佛阴霾尽扫,迎来新春佳节般的喜悦。
李长歌的一席话,如同拨云见日,顷刻间就将原本困厄的局面扭转乾坤,从被世家围攻的被动局面转为对各路门阀的精准打击。
房玄龄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赞叹道:“公子您身处乡野,却能洞悉朝堂之事,献上如此绝妙良策。假以时日,若您有机会步入庙堂,即便是宰相之位也非难事啊!”
此言一出,魏征等重臣皆点头赞同,眼中流露出由衷的敬佩之意。
常言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过是鼓励年轻人奋发向上的美好愿景,但在现实政治斗争中,这样的飞跃往往可望而不可及。
可当目光投向眼前的李长歌时,这个规律似乎失去了效力。
即便抛开他皇子的身份不提,仅凭这份才智胆识,封侯拜相亦不在话下。
李长歌察觉到众人异样的眼神,轻轻摇头,戏谑地说:“玩笑话而已,想给皇帝出谋划策已经够招摇了,哪还能再去抢那风口浪尖的位置?这不是找s吗?”
众人听罢,只当他是在自谦和调侃,毕竟这种程度的战略手腕,对他们而言似乎是遥不可及的。
房玄龄却不以为然,他的表情认真且严肃,显然并不认为李长歌只是说笑。
魏征与李二等一众重臣也点头赞同,他们已然将李长歌视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人物,甚至在心中盘算起了如何嘉奖这位年轻才俊——李二都已在心里拟好了赐予李长歌多少良田豪宅的打算。
李长歌悠然地靠在椅背上,眼神中闪烁着黠慧的光芒,他直言不讳地道:“这些权倾朝野的世家大族,为了维护那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和手握的无上权力,一旦得知这扭转乾坤的计策出自于我,怕是会日夜派出刺客来对付我这个乡野之人。而我既无兵马护身,又怎敢轻易出风头?这不是自己找s么。”
李长歌的一席话如冷水泼面,让他们瞬间清醒过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