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的脸色开始变得阴沉……
心想:这群世家系官员真是麻烦,就不能让我省心一点吗?我颁发的诏书是正式文件,你们竟然怀疑我在吹牛撒谎?真是不把我李二放在眼里!
正当李二打算发火时,一道爽朗的笑声打破了僵局。
众官员齐刷刷地看向声源,竟然是房玄龄。这位老臣笑得前俯后仰,仿佛忘记了宫廷的礼节。
世家系的官员们瞪大了眼睛,心中不禁疑惑:房玄龄是不是疯了?
但很快,他们意识到这不可能。毕竟在玄武门之变前,房玄龄也是李建成打压的对象,但他从未有过任何异样,始终保持着春风得意的样子。
于是,一个不好的预感在众官员心中升起。
李二佯装发怒,责问房玄龄:“房卿,退朝还未出声,你为何发笑?”
房玄龄收敛了笑容,热泪盈眶地回答:“陛下,微臣年幼时曾见过这种祥瑞。”
此言一出,现场一片哗然。
“什么?这怎么可能!”
“真的假的?这是祥瑞吗?”
“天呐,这真的是祥瑞吗?”
李二惊愕间,望着房玄龄那张满载情感的老脸,心中暗忖:这老狐狸又在卖什么关子?眼前这作物分明是歌儿辛苦寻得的祥瑞之物,他却故弄玄虚。
房玄龄眼神中闪烁着泪光,仿佛沉浸于过去的回忆之中,以一种深情而又悲痛的语调述说着:“陛下,微臣年幼时,曾随家父借宿乡间一户农夫家中。那时,有幸品尝到一份无与伦比的美味,便向主人询问此为何物。主人家也不甚明了,只言其亩产极高,堪称灾荒年间救命稻草。然而世事变迁……”
“待微臣长大成人,步入仕途,再次寻访那户农家时,却听到了令人心碎的消息。那农夫因拥有这份被视为祥瑞的作物,遭当地大户逼迫交出种子,自行雇佃农耕种。农夫无力反抗,只好屈从。”
“可未曾想,大户未能成功种植这份祥瑞,作物竟尽数枯死。大户恼羞成怒,将无辜的农夫囚禁私牢,严刑拷打致死。此事让微臣深感震惊,以为此物乃是上苍赐予有德之人的福祉,否则怎会有如此离奇之事发生?”
“今日陛下手中重现此物,实乃天意昭彰,预示我大唐盛世必将降临!”房玄龄情真意切的话语,如泣如诉,连李二也不禁为之动容,眼眶微微泛红。
李二心中暗赞房玄龄演技高超,本以为他是要抢夺歌儿找到祥瑞的功劳,谁知他话锋一转,不仅巧妙地避开了功劳归属问题,更是在不动声色间揭示了世家大族巧取豪夺、欺压百姓的丑恶行径,瞬间激起朝堂内外对世家门阀的厌恶之情。
房玄龄编造的故事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官员们内心的阴暗角落。
李二看到群臣面面相觑,互瞪眼珠,心中顿时雪亮:这群家伙,在各自的家乡恐怕也没少干这样的勾当!
“百姓苦世家久矣!”李二愈发坚定了与世家决裂的决心,深知作为帝王,唯有百姓才是最坚实的依靠。
此刻,民心所向,那些原本还想拿崔正德之事做文章的官员们纷纷偃旗息鼓,他们意识到,比起关乎百姓生计的大事,陛下的个人品德问题实在不值一提。
能带给百姓安宁和富足的君主,就是好君主!
李二深吸一口气,准备进一步引导朝局走向。
此时,杜如晦适时插话,面上挂着温和而好奇的笑容,看似不经意地道:“陛下,您之前提到还有第二件事,不知是何要紧之事呢?”
杜如晦看似平淡无奇的一问,与房玄龄之前的讲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未在朝堂上激起任何波澜。
所有的世家官员都清楚,此刻再拿崔正德之事做文章,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让自己陷入尴尬境地,甚至可能成为百姓眼中无视民生、只顾私利的小丑。
刚刚房玄龄一番关于祥瑞作物的叙述,已将李二塑造成了带给百姓福祉、对抗灾荒的救世主形象。
如果在此时继续纠缠于一个世家子弟的死,只会显得他们似乎漠视百姓生死,只关心自家利益,无疑是对民意的严重误判。
郑玄年心中焦急万分,暗自祈祷那些出自世家的官员能够审时度势,管好自己的嘴巴,以免弄巧成拙,彻底失去裹挟民意的能力。他深知,一旦失去了民意的支持,这些世家豪门在李二那支勇猛无敌的玄甲军面前,就犹如纸糊一般脆弱不堪。
就在这个微妙的时刻,杜如晦平静地提出了那个让他们心惊胆战的问题。
李二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从容不迫地回应道:“诸位大人请稍安勿躁,朕还有一事相告,就是你们刚才提及的崔正德事件。他在朱雀街犯下大错,被我宫中的宫女亲眼目睹,朕对此深感愤慨,故而下令处决了他。看来此事令尔等颇有微词啊。”
这一瞬,满朝文武的心跳瞬间加速,如同擂鼓般狂烈。
他们在心里哀叹:陛下啊,我们哪还敢提这事呢?您怎么又主动提起来了!
原本,他们计划利用崔正德之死作为棋子,迫使李二威信扫地,沦为他们的傀儡。
然而现在,局势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反转,李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反手一击,将这原本用于攻击他的利器化为了巩固皇权、彰显公正的铁证。
与此同时,郑玄年的心情与旁人大相径庭。
他内心寒如冰窖,后背的冷汗犹如瀑布般疯狂涌出,浸湿了衣裳。
在场的其他官员大多只是担忧李二会借此机会发作一番,惩戒几个刺头,而郑玄年身为高官且见多识广,从李二的语气中捕捉到了一股令人窒息的死亡气息。
恍然间,郑玄年意识到李二并非一无所知,恰恰相反,他似乎对一切都了如指掌,早已布局周密,只待五姓七望系的官员自投罗网,落入陷阱。
这种洞察力和掌控力让郑玄年心中涌现出前所未有的巨大不安。
此刻,郑玄年明白了,崔正德事件绝非仅是五姓七望方面在背后操作,李二自己也早早地做了充分准备,而且看样子他的“文章”比起他们来更加硬气、犀利!
郑玄年的双腿禁不住颤抖起来,脑海里一片空白,仿佛预感到了即将发生的风暴。
果不其然,李二一个凌厉的眼神之后,内侍收起先前的诏书,拿出另一份文件宣读起来:“这是关于崔正德的特别调查报告……”
崔正德,清河崔氏名门出身,家中的第八子,深受宠爱,身边丫鬟仆役众多,生活奢侈至极。自去年秋日,为了争取家族举荐入仕,来到长安暂居,但因其才学平庸被拒之门外。不甘心的崔正德为证明自己的能力,在长安开设多家店铺,然而……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