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他沉浸在思绪中时,茶楼四层靠近门口的位置有人高喊:“王先生来了!”
紧接着,大家纷纷询问是哪位王先生,回答的人提高音量说:“还能是谁?王福畴先生啊!”
随着“王福畴”这个名字的响起,整个茶楼四层原本相对安静的气氛瞬间变得喧嚣起来。
李长歌对突如其来的喧闹感到困惑,他注意到棉儿也显得格外兴奋地盯着门口。
于是,他轻声向棉儿询问:“这王福畴究竟是什么人,竟有如此大的排场?”
棉儿听闻此问,惊讶之余解释道:“王福畴先生乃是大儒王通之子,而王通老先生正是房玄龄大人的授业恩师啊!公子您竟然不熟悉?”
李长歌听罢一愣,心中暗忖:古代世家子弟传承文化、名声斐然,更何况是房玄龄这样的重臣的老师之子,想来这个王福畴在文坛上也必然有着相当不错的声誉。尽管对于李长歌而言,名气再大若未能在青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只是虚名而已。然而,在思索之际,他突然记起曾在某个地方听说过这个名字。
经过一番绞尽脑汁的回忆,李长歌脑海中灵光一闪,整个人瞬间石化——他想起这个王福畴到底是谁了!原来,此人不仅是房玄龄老师的儿子,学霸二代,更是那位写出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王勃的父亲!
王勃,那个入选教材、被后世尊为神级诗作的作者,他的父亲就是眼前这位王福畴!李长歌立刻意识到,能培养出王勃这样文采出众的大才子,王福畴的影响力和实力绝对非同一般。
此刻,随着一道清瘦的身影出现在茶楼四层的门口,嘈杂的人声顿时变得有序起来。尽管王福畴看起来并不显眼,气质朴实无华,但以科举士子为主的茶客们纷纷自觉让开道路,恭敬地向他行礼问候。
“晚辈见过王先生!”
“晚辈灵州许长德,拜见王先生!”
“晚辈范阳卢子清,拜见王先生!”
“晚辈荥阳郑学琳,拜见王先生!”
李长歌再次瞠目结舌,眼前的场景让他深切感受到王福畴的超凡魅力与威望。在这古代,仅仅是喝个茶的工夫,就出现了类似现代偶像明星与粉丝见面时的热烈场面,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王福畴,年约三十岁左右,给人以稳重而内敛的印象。但在这场热闹非凡的盛会之中,他的眼神中也透出几分兴奋与期待。他笑容满面地回应着众人的问候,然后在窗边找了个位置坐下。
然而还未等他品茗闲聊,人群中又是一阵骚动。
有人指向楼下,惊呼道:“你们快看!”
“怎么了?”众人纷纷询问。
“琴会已经开始了!”
眼尖者答道,“好多琴……还有好多人……”
其中一名年轻人跃跃欲试地说:“虽然我不会弹琴,可楼下的那些小姐、姑娘们难道没有会弹的吗?待会儿我直接买下最好的琴赠予佳人……”
旁边的人打趣道:“你小子真是忘乎所以了,忘了王先生还在这里呢!”
李长歌坐在靠近窗户的位置,早已将楼下景象尽收眼底。
十字街头此刻变成了活动场地,搭起了一座高台,显然这不是一场普通的贩琴活动,因此他也并未急着下去。
就在一片嘈杂声中,王福畴忽然开腔笑道:“诸位今日若有意购琴赠予心仪之人,本无可厚非,如今风气开放,自由恋爱已为陛下所认可。不过嘛……”
他话锋一转,透露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今日这些琴,据说已被一位神秘富商全部预定了。若是诸位想要获得,单凭金钱恐怕是不够的,还需要另辟蹊径。”
听闻此言,众人皆愕然不解。只见王福畴点头确认,表示自己并无信口胡诌,而是确有其事。
“确实如此,今日这琴会,并非简单的贩卖,而是一场斗琴大会。只有琴艺高超者,才有资格赢取琴具。”
王福畴的话音刚落,众人纷纷领悟过来,原来楼下搭建高台并非为了贩琴,而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斗琴大赛。
这样的商业活动形式,在李长歌的记忆中,虽有类似的竞技比拼吸引人气进而带动商品销售的情况,但这位神秘富商将所有琴作为奖品赠送的行为却更为独特。
估算一下,一把琴几十两银子,总计一百多把各类琴器的价值便是几千两,这在繁华如长安这样门阀贵族聚集、皇帝李世民亲自坐镇的地方,虽然不算天文数字,但也绝对称得上是大手笔。
如此豪掷千金只为一场琴艺比拼,让李长歌不禁感叹世间的审美追求和音乐美学魅力所在,无论古今皆然。
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场斗琴大会背后竟然是长孙皇后精心策划的一场为他物色才女的“相亲”活动。
长孙皇后深知孩子的婚嫁大事要尊重李二的意思,可最近李二受到李长歌的影响,开始提倡自由恋爱,她身为女性对此有自己的理解与应对方式。她深知科举制度推行后,门户观念的重要性将会日益凸显,与其给李长歌找一个徒有虚名的高门大户之女,不如找一个才华出众的女子更为实在。得知李长歌将参加琴会且对琴艺有兴趣,长孙皇后便暗中运作,巧妙地导演了这一出斗琴大会。
此刻,长孙皇后离开天策府后,已经带着几名女伴在附近酒楼包下了整个楼层,正从茶楼对面悄悄观察着这场由她亲手策划的盛会,期待能从中为李长歌找到一位既才情出众又性情相投的佳人。
当然,李长歌也不可能知晓这场斗琴大会背后的深意。
……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