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弘化公主出嫁

换源:

  二月初四这天,长安发生了一件大事。

弘化公主出嫁。

弘化公主,原本是淮阳王李道明的女儿,为了大唐的安危,被李世民封为公主,要远嫁土谷浑。

弘化公主出嫁的阵仗很大,光是嫁妆就有一大堆,什么锦缎、丝绸、粮食、种子,甚至各类工匠、乐人,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边。

从弘化公主府邸到城门的路上,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这很正常,毕竟是大唐第一位和亲公主,大家自然都想看看这位即将远嫁异域的公主长什么样。

弘化公主坐在马车里,看不到她的脸,但能看到她穿得很华丽,头上戴满了金银珠宝,身上披着锦缎织成的嫁衣,肩上搭着一条雪白的狐裘。

这条狐裘是长孙皇后生前用过的,李世民特意赐给弘化公主,让她带去土谷浑。

马车外,是李世民特意派来送行的右武卫大将军、安乐王李岸,以及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等一众武将。

武将们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但他们的神情都很凝重。

因为和亲从来都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尽管李世民在弘化公主出嫁前,特意给她升了级,从县主变成公主,但这依然无法改变和亲的本质。

说白了,和亲就是大唐无力征服土谷浑,只能把公主嫁过去,希望用这种方式让土谷浑臣服,不要再和大唐作对。

李世民不想和亲,但他不得不和亲。

所以,他的内心很矛盾。

一方面,他希望通过和亲让土谷浑臣服,另一方面,他又不想承认大唐无力征服土谷浑,只能通过和亲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

于是,他只能给和亲赋予更多的意义。

在李世民看来,和亲不仅是大唐和土谷浑两个国家之间的事,更是两个民族之间的事。

通过和亲,可以让两个民族更加亲近,更加友好,从而实现民族大团结,民族大融合。

所以,李世民在弘化公主出嫁前,特意对她说了一番话。

他说:“土谷浑虽然是一个小国,但他们的风俗和我们不同,你去到那里后,一定要尊重他们的风俗,和他们和睦相处,不要闹矛盾。

同时,你也要记住,你是大唐的公主,你的身上肩负着大唐的使命。

你要通过你的努力,让土谷浑人感受到大唐的恩德,让他们愿意归附大唐,成为大唐的子民。

这样一来,你不仅为大唐立下了功劳,也为两个民族的友好相处做出了贡献。”

李世民还说:“等你出嫁后,我会派使者去土谷浑,让他们来长安朝贡,到时候,你就可以跟着使者一起回来,看望你的父母亲人。”

李世民这番话说得很漂亮,但弘化公主听完后,却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她知道,李世民这番话只是说说而已,她嫁到土谷浑后,很可能一辈子都回不来了。

而且,土谷浑的风俗确实和大唐不同,她嫁过去后,不仅要适应那里的生活,还要和那里的女人争宠。

毕竟,土谷浑的可汗不可能只有一个女人。

一想到这些,弘化公主就忍不住感到害怕。

晨曦的微光还未完全驱散夜的凉意,整座城市却已如煮沸的锅,喧嚣鼎沸。街头巷尾,百姓们纷纷从家中涌出,脚步匆匆,神色间满是期待与不舍。我这个穿越者,置身于这古老的长安街头,望着眼前如潮水般涌动的人群,心中满是复杂的情绪。这场和亲,在历史的长河中早已被铭记,而我,竟有幸亲眼目睹这一盛世场面,心中的震撼难以言表。站在我身边的李半夏,更是满脸红晕,眼泪欲滴。作为大唐的儿女,她们也都在守护国家,竭尽所能,哪怕牺牲个人的幸福,甚至生命。

弘化公主生得花容月貌,才情出众。然而,命运的齿轮却无情地将她卷入了政治的漩涡。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安街头的人群愈发密集。人们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目光紧紧盯着车队即将出现的方向。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来了!”瞬间,整个街道沸腾起来,欢呼声、祝福声此起彼伏。

我也被这股热情的浪潮所席卷,努力地在人群中寻找着最佳的视角。终于,我看到了那浩浩荡荡的车队,如一条蜿蜒的巨龙,缓缓向这边驶来。车队的最前方,是一群身着铠甲、英姿飒爽的护卫,他们骑着高头大马,手中紧握长枪,眼神坚定而锐利,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他们的使命与决心。

在护卫们的身后,是一辆辆装饰华丽的马车。马车的车身用精美的丝绸包裹,上面绣着各种吉祥的图案,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车轮滚滚,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这场和亲之路的漫长与艰辛。

而在众多马车之中,有一辆格外引人注目。那便是弘化公主所乘坐的马车。马车的车顶用纯金打造,上面镶嵌着无数颗璀璨的宝石,宛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车帘是用最上等的蜀锦制成,上面绣着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仿佛随时都能展翅高飞。

当弘化公主的马车缓缓驶近时,周围的百姓们纷纷跪了下来,口中高呼:“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声音响彻云霄,久久回荡在长安的上空。我也被这庄严的气氛所感染,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

就在这时,我心中一动,决定用它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我悄悄地从怀中掏出相机,调整好角度,对准了弘化公主的马车。随着“咔嚓”一声轻响,画面被定格在了相机之中,心中五味杂陈。这张照片,不仅是对弘化公主出嫁这一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对一个女子命运的见证。

马车继续前行,弘化公主或许并未察觉到,在这拥挤的人群中,有一个来自未来的人,用一种她从未见过的方式,为她留下了这珍贵的瞬间。而我,在拍完照片后,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和亲,这一在古代历史上屡见不鲜的政治手段,看似简单,背后却隐藏着无数的无奈与辛酸。对于大唐而言,通过和亲,可以换取边境的和平,为国家的发展赢得宝贵的时间。然而,对于那些远嫁他乡的公主们来说,这却是一场充满泪水与痛苦的旅程。

她们离开了熟悉的家乡,离开了疼爱自己的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面对陌生的人和事。她们不仅要适应不同的风俗习惯,还要肩负起维护两国和平的重任。在这过程中,她们所承受的压力与痛苦,又有谁能够真正体会?

弘化公主,这位大唐的第一位和亲公主,此刻正坐在那华丽的马车之中,心中想必也是思绪万千。她或许在思念着家中的亲人,或许在担忧着未来的生活,但她却没有丝毫的退缩与畏惧。她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与大唐的安危紧密相连,她必须勇敢地面对这一切。

车队在众人的注视下,渐渐远去。长安的百姓们依旧久久地伫立在街头,望着车队消失的方向,眼中满是不舍与祝福。我也随着人群缓缓散去,心中却始终无法平静。这场和亲,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它所蕴含的情感与意义,却足以让我铭记一生。

她之后,就是即将远嫁的文成公主李傲雪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