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京城不允许有这么牛逼的人存在!

换源:

  “瓶盖抽奖”活动,让‘秦小白’爆火,从众多酒品中脱颖而出。

但这只是秦铭让这款酒打开局面的第一波营销手段罢了。

紧接着,他开始真正的上强度了,展开第二波营销。

正是先前秦铭和林婉儿所说的,在‘秦小白’的酒瓶子上,印刷上诗词歌赋。

秦铭穿越之后,肉身重塑,不仅身体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才思也变得异常敏捷,甚至达到了过目不忘的水准。

年少时在课本上那些只是囫囵吞枣读过的古诗,如今回想起来,每一个字、每一句诗都清晰无比。

什么《唐诗三百首》,什么《宋词八百篇》,他都能信手拈来。

这些诗词在他的脑海中,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宝藏,等待着他去挖掘,去为“秦小白”赋予独特的魅力。

秦铭伏案挥笔,一首首千古绝句从他的笔下流出,而后,这些诗词被人抄录下来,印刷在一个个酒瓶子上。

一瓶酒,一句诗,看似简单的组合,却在大魏的文坛引发了一场巨大的地震。

当第一批带着诗词的“秦小白”出现在市面上时,整个京城都沸腾了。

……

清晨,京城,暖阳倾洒,微风裹挟着丝丝花香,拂过熙熙攘攘的街道。

街边的酒铺前,伙计们正忙得热火朝天,他们挽起袖子,将一坛坛“秦小白”费力地搬上货架。

“来了来了,新一批‘秦小白’到货喽!”

一个伙计扯着嗓子,用尽全力喊出这一嗓子。

声音在热闹的街道上扩散开来,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秦小白’十分畅销,不过眨眼间,酒铺前就被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人。

这些人大多是普通老百姓,平日里为生计奔波,许多人甚至大字不识一个。

此刻,他们望着那些新一批‘秦小白’的酒坛上都多出了一行大字,脸上不由得露出疑惑之色。

“这酒坛怎么和往日不一样啊,多了一行字,上面写的是啥呀?”

一个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大汉,挠了挠头,操着粗犷的嗓音问道。

他身旁站着一个瘦弱的年轻人,也是一脸茫然,附和道:“是啊,咱也看不懂,得找个有学问的人问问。”

这时,人群中挤出一个身着青色长衫的年轻书生,他原本只是被这热闹的场景吸引过来,脸上带着几分好奇与不以为然。

可当他凑近酒坛,看清瓶身上的诗词时,顿时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这是诗……而且竟还是如此绝妙的诗!”

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引得周围的人纷纷投来询问的目光。

“公子,这上面写的到底是啥呀?”大汉着急地问道。

年轻书生深吸一口气,抑扬顿挫地念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念完,他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解释道:

“这诗写得实在是妙!描绘了壮阔的山河景象,还暗含人生哲理名言,想要看得远,就得站得高。我科举屡战屡败但从不言弃,不就是为了日后能够更上一层楼么。”

周围的老百姓们虽然听得一知半解,但看着年轻书生激动的模样,也不禁被感染。

“真有这么厉害?”瘦弱的年轻人嘀咕道。

很快,其余有学识的人也都被吸引了过来。一位戴着眼镜的老学究,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挤到前面,拿起一坛酒,仔细端详着瓶身上的诗词,双手微微颤抖:

“这等旷世佳作,竟印在了一个廉价酒的坛子上,真是闻所未闻!”

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满是惊叹。

“可不是嘛,我活了大半辈子,也没见过这样的事儿。”

“秦侯爷当真是别出心裁,他这是彻底将诗词与美酒联系在一起,实在是高!”

一位留着山羊胡的中年文人摸着胡须,满脸感叹

皮肤黝黑的大汉憨笑着说道:“那这酒岂不是变得更有韵味了?我虽然不懂诗词,但听你们这么一说,也觉得这酒肯定不一般。来,给我来一坛!”

“我也要一坛!”

“给我也来一坛!”

大家纷纷抢购,不一会儿,第一批带着诗词的“秦小白”就被抢购一空。

那些没抢到的人,满脸失望,不停地询问伙计什么时候还会到货。

“各位莫急,我们已经加急补货,过不了多久,就会有新的‘秦小白’到货!”

伙计一边擦着汗,一边大声回应。

这场由“秦小白”引发的热潮,迅速在京城蔓延开来。

茶馆里,人们不再只是喝茶聊天,而是纷纷谈论着酒瓶子上的诗词。

书院中,学子们也不再只专注于课业,而是互相交流着自己收集到的诗句。

一时间,整个京城,都沉浸在这股诗词与美酒交织的热潮之中。

……

随着“秦小白”的销量如火箭般蹿升,秦铭在京城的名气也如日中天。

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谈论着这位传奇的侯爷,称赞之声不绝于耳。

然而,赞誉声中,质疑也如潮水般涌来。

起初,秦铭在煮酒论诗大会上作出几首千古佳作,众人虽惊叹,但勉强还能解释为喝酒激发了灵感。

可如今几百首诗词随着“秦小白”的酒坛流传开来,这数量之多,实在让人难以相信是一人之力。

就算一天作一首,也得花上好几年,更何况这些诗词风格各异,涵盖了各种题材和情感,简直就是一个时代,甚至好几个时代的文化结晶,非一个人的人力所能为。

秦铭早有所料,在这些质疑声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便对外宣称,煮酒论诗大会上的诗词是他的原创,而这些或豪迈奔放,或婉约细腻的千古绝句,都是他魂归九天之际,听天上仙人吟诵的。

并且,他将仙人之诗印刷在‘秦小白’这种廉价酒上,不是辱没了仙人。

他这么做,是为了让仙人的诗句,在下界传播得更广泛,让人人都有机会得闻仙界妙音。”

这话一传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秦铭的文采光环,却也因为他不贪天之功,从而获得一众好评。

而且还为此事增加了极大的可信度,毕竟,如此超凡脱俗的诗词,若非仙人之笔,常人又怎能轻易写出?

最重要的是,这‘仙人之诗’直接将‘秦小白’的噱头拉满。

而且每一句诗,秦铭都用小字标注了诗名、诗人名,以及是该诗的第几句。

这一贴心的设计,更是让那些文人雅士们欲罢不能。

为了凑足一整首仙人之诗,有的人不惜连续购买好几坛,甚至十几坛,几十坛的都有。

这一举动,让“秦小白”的销量再度爆发出一个新高度。

在文人墨客的带动下,“秦小白”的口碑从下而上,彻底扭转。

原本对这款低价酒嗤之以鼻的人,也开始重新审视“秦小白”。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购买“秦小白”,销量如同汹涌的潮水,节节攀升,彻底疯狂。

短短时间内,“秦小白”所赚的钱,比中品酒“青井酿”和上品酒“剑茅液”加起来还多,成为了青井酿酒坊当之无愧的王牌产品。

此时的青井酿酒坊,比原来最鼎盛之时都要强好几倍。

原本青井酿酒坊的“日进斗金”仅仅只是形容词,到了秦铭这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日入斗金。

每天万两白银的流水,换算一下就是一百斤黄金,一斗都不一定装得下。

……

太子府中,一片狼藉。

精美瓷器的碎片散落一地,华丽的摆件被摔得七零八落。

太子正暴跳如雷,他的脸因为愤怒而涨得通红,双眼仿佛要喷出火来。

“这个秦铭,他怎么敢!他怎么敢如此赚钱!”

太子一边怒吼,一边又拿起一个花瓶狠狠地摔在地上。

看到秦铭赚得盆满钵满,对太子来说,比杀了他还难受。

毕竟秦铭接受的是一个巨亏无比的产业,现在赚得越多,对比之下就越显得他废物。

而本来,太子还想着,无论如何,自己多多少少都能从秦铭的生意里分一杯羹。

毕竟秦铭是皇商司的皇商,按照惯例,赚了钱是要上交一半给皇商司的。

可没想到,秦铭竟然分文不给,直接让太子用那六百万份额的红包抵扣了。

而提起那六百万份额的红包,太子更是气得浑身肥肉颤抖。

当时,他生怕秦铭鱼死网破,直接把他毒害秦铭的事情抖露出来,才一时权宜之计,许下了六百万白银。

后来回到太子府,他越想越不对劲。

他将这件事做得天衣无缝,秦铭手中除了秦朗一个人证外,绝对再无其他任何证据。

光凭秦朗的一面之词,很难让人完全信服。

于是他便想着慢慢拖着这六百万两白银,耗死秦铭。

可他万万没想到,秦铭不按套路出牌,直接来了招移花接木债务转移,让京城里的那些大财主向他讨债。

太子不怕那些财主,但他怕得罪财主们背后的那群靠山。

大财主们来一两个,他还能应付,可要是一起全都来了,背后牵连着无数的王公贵胄,他也不得不掂量掂量。

无奈之下,太子也只能捏着鼻子把钱给了。

太子是属貔貅的,向来是吃进去的东西,没有吐出来的道理,却没想到,现在被秦铭变着法子连番从他这里搞钱。

这让太子气得直想打上门去,找秦铭狠狠的理论一番。

但一想到,秦铭手拿‘亢龙金锏’和‘免死金牌’的场面,太子顿时又怂了,只能在太子府中摔东西发泄怒火。

这时,太子舍人李匡辅小心翼翼地走进来,看到屋内的混乱景象,心中一紧,但还是硬着头皮上前献计:

“太子殿下,眼下北境匈奴来犯,大将军马上要出征了,陛下将在宫中设宴,秦铭也在邀请之列,届时殿下可向其发难。”

太子听到这话,原本愤怒的脸上闪过一丝狠厉,他急切地问道:“如何发难?”

“只需如此这般……”

李匡辅阴恻恻一笑,当即走上前去,在太子耳边耳语几句。

先前他在侯府吃了瘪,回来后便一直冥思苦想怎么给秦铭挖坑。

现如今终于再想出一条毒计了,这才来到太子府上献计的。

太子听着听着,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连连点头:“好,就这么做!这次一定要让秦铭知道,京城不允许有这么牛逼的人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