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化解阻碍

换源:

  太子只觉心头犹如压着一块巨石,沉甸甸的。他深知若不能尽快化解这些大臣的阻挠,边境的应对计划将会被严重耽搁,那后果不堪设想,边境的战火一旦蔓延开来,整个大夏都将陷入动荡不安之中。于是,他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双眼,极力平复了一下那因气愤与焦急而起伏不定的心情,待心绪稍宁后,再次恭恭敬敬地向皇帝行礼,那动作一丝不苟,尽显尊崇之意,随后沉稳地说道:“父皇,诸位大人的顾虑,儿臣也都明白,大家皆是心系我大夏的江山社稷,担忧各处事务的妥善与否,这份心意儿臣感同身受。可边境的形势实在紧迫,那敌军如今正虎视眈眈,集结的兵力日益增多,犹如蓄势待发的洪水,随时都可能冲破防线,倾轧我大夏的边境之地,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迟疑啊。”

太子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着,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急切,让在场的众人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边境局势的严峻。

接着,太子看向那位担心兵力空虚的大臣,目光平和却又带着几分坚定,不卑不亢地说道:“大人,关于兵力调派一事,儿臣并非是毫无考量。此次增派的将士皆是从各地精心挑选而来,儿臣已吩咐下去,各地的将领们皆是按照严格的标准,从众多士兵里甄别出那些作战经验丰富、武艺高强且忠诚可靠之人,他们皆是能以一当十的精锐之士呀。而且,在调走这些将士之后,各地会即刻进行募兵补充,地方官府会张贴告示,广纳贤才,同时,军中也会选派经验老到的教头,对新兵们加强训练,从最基础的体能、武艺,到排兵布阵等各方面,都会进行系统且严格的教导,确保新兵们能尽快成长为合格的战士,绝不会让内地防御出现漏洞。况且,边境若能稳住,敌军便无法长驱直入,边境就如同我大夏的一道坚固屏障,实则也是保障了内地的安稳呀。大人您所担忧的内地防御空虚之事,儿臣已然考虑周全,定不会让那样的情况发生,还望大人放心。”

太子说得条理清晰,那诚恳的态度和合理的安排,让不少大臣听后都微微点头,觉得太子确实是经过深思熟虑,并非是贸然行事。

然后,太子又转向提及粮草物资的大臣,脸上满是诚恳之色,他微微欠身,语气真挚地说道:“大人,粮草物资的筹备,儿臣已与户部商议多次,可谓是慎之又慎,最终定下了这开源节流之法。一方面,督促各地加快上缴赋税,户部已派出诸多能吏,分赴各地,核查账目,清查田亩,确保税收颗粒归仓,同时,也会鼓励富商捐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向他们阐明边境战事关乎着大夏的存亡,关乎着他们的身家性命,只要他们慷慨解囊,朝廷定会铭记他们的功绩,日后也会在政策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待,以此来扩充库银。另一方面,在供应边境的过程中,会严格把控用量,每一批粮草、每一件兵器的发放都会有详细的记录,杜绝浪费,确保每一粒粮食、每一件兵器都能用到实处。而且,户部也会根据前线的实际情况,合理调配物资,既保障边境的需求,也不会过多影响其他民生事务的开展,待边境战事平息,朝廷再行大力发展民生之举,此乃权衡利弊后的最佳选择啊。大人,您所顾虑的民生问题,儿臣也都放在心上,定会妥善处理,还望您能理解儿臣的苦心呀。”

太子的这一番话语,让不少大臣都暗自认可,觉得太子在处理粮草物资之事上,确实有着独到的考量,兼顾了多方利益。

最后,针对情报收集的质疑,太子神色严肃,目光中透着自信,掷地有声地说道:“诸位大人,情报收集固然存在风险,这一点儿臣也从未忽视过。可林悦带领的情报人员皆是经验丰富、能力出众之辈,他们有的曾深入敌境多次,成功获取过关键情报,有的擅长乔装改扮,能在敌军眼皮子底下潜伏许久而不被发觉,还有的精通各种情报分析之法,能从蛛丝马迹中洞察敌军的动向。而且,我们会多线收集,不仅仅依靠潜入敌军营地的探子,还会从边境的商旅、往来的流民,甚至是周边部落的一些动静中去挖掘有用的信息,然后将这些从不同渠道得来的情报相互印证,仔细甄别,确保情报的准确性。再者,即便有部分情报出现偏差,我们也有应对的预案,军中的将领们皆是身经百战,他们会根据战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部署,凭借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和随机应变的能力,绝不会让整个战局因情报问题而失控啊。所以,还请诸位大人放心,情报收集这一块,儿臣也已安排妥当。”

太子这一番有理有据的解释,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让不少中立的大臣听后都微微点头,心中暗自觉得太子确实考虑周全,每一个环节都想到了应对之法,确实是为了边境的安稳和大夏的安危用心良苦啊。那些故意阻挠的大臣见状,却还是不肯罢休,他们心中憋着一股劲儿,想要继续辩驳,可一时之间也找不出新的理由了,面面相觑之下,只能站在原地,脸色阴沉,却又无从开口。

这时,一位一直秉持公正、德高望重的老臣站了出来,他身着一袭古朴的朝服,步伐沉稳,虽年事已高,脊背却依旧挺直,透着一股刚正不阿的气质。他缓缓走到朝堂中央,朝着皇帝行了一礼,那动作不紧不慢,尽显庄重,随后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说道:“陛下,老臣以为,太子殿下所言极是,边境局势危急,犹如燃眉之急,当务之急便是要尽快实施应对之策呀。太子殿下已从多方面进行了考量和安排,且计划合理可行,每一个细节都顾及到了,这等用心和谋划,实在是令人钦佩。老臣恳请陛下批准太子殿下的计划,莫要让边境的危机进一步扩大呀,否则,一旦敌军突破防线,那我大夏必将陷入生灵涂炭的境地,还望陛下圣裁啊。”

老臣的话语在朝堂上掷地有声,有着不容小觑的分量,他在朝中向来受人敬重,平日里的言行举止皆被众人视为楷模,此刻他站出来支持太子,让不少原本还在观望的中立大臣也纷纷附和起来,一时间,朝堂上响起了一片请求皇帝批准太子计划的声音。

皇帝坐在那高高的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朝堂上的众人,他听了太子的解释,又看了诸位爱卿的意见,心中也在不断权衡着利弊。他深知边境之事确实刻不容缓,而太子的计划确实周全,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当下边境之事为重,若是再犹豫不决,恐怕真的会错失良机。于是,皇帝微微点了点头,声音沉稳而庄重地说道:“朕听了太子的解释,又看了诸位爱卿的意见,觉得太子的计划确实周全,当下边境之事为重,朕准了太子的各项请求,望太子务必用心,确保边境安稳,击退敌军,莫要辜负朕的期望啊。太子,此次责任重大,你需全力以赴,若有任何困难,可及时与朕言说,朕会全力支持你。”

太子大喜过望,那原本因担忧而略显紧绷的面容瞬间舒展开来,眼中满是惊喜与感激之色,赶忙再次行礼谢恩,那声音都因激动而微微有些颤抖:“多谢父皇信任,儿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父皇所托,定要保我大夏边境太平,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此刻,太子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他深知这一计划得以通过的不易,也暗暗发誓定要将边境之事处理妥当。

可那些阻挠的大臣虽心有不甘,却也只能作罢,他们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眼中满是愤恨与无奈,心中暗自盘算着后续再找机会给太子使绊子。毕竟他们可不会就这么轻易地看着太子顺风顺水,他们仍在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妄图再次掀起波澜,阻碍太子的脚步。

而在边境那边,敌军的集结仍在继续,那扬起的尘土在荒原上弥漫,一队队的士兵如同黑色的潮水般汇聚而来,营帐一座挨着一座,绵延数里,一眼望去,甚是壮观却又透着一股让人胆寒的压迫感。他们的阴谋似乎也在悄然推进,一些探子传来消息,说敌军在边境附近的山林中似乎在秘密建造着什么,山林中时常传来隐隐约约的嘈杂声,有伐木的声响,还有重物搬运的动静,可具体是什么却还不清楚,那茂密的树林像是给敌军的行动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看不真切。这又给太子等人带来了新的疑惑,那敌军到底在建造什么呢?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