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应对之策

换源:

  军事将领们眉头紧皱,额头上的皱纹里似乎都藏着深深的忧虑,能工巧匠们也是一脸凝重,或低头沉思,或看着那简略的情报记录,试图从中剖析出更多有用的信息来。

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军率先打破了僵局,他缓缓站起身子,那一身历经沙场的战甲虽已褪去,但举手投足间仍透着军人的硬朗与威严。老将军清了清嗓子,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却又十分洪亮地开口道:“殿下,从探子描述来看,那攻城器械虽不知具体构造,但既是用于攻城,想必威力巨大啊。咱们以往与敌军交锋,那些寻常的攻城器具便已让咱们的城池吃了不少苦头,如今这新出现的,恐怕更是厉害。依老臣之见,咱们当务之急是要加固边境各城池的城墙,加厚墙体,增高高度,让它难以攻破才是。”

太子微微倾身,目光专注地看着老将军,认真地听着他的每一句话,待老将军说完,太子点头称是,说道:“老将军所言极是,城墙乃是城池的第一道防线,其防御必须加强,这方面就劳烦您督促执行了。边境各城池的安危关乎着我朝的稳定,务必确保在敌军来袭前,各城池的城墙都能达到最佳防御状态,切不可有丝毫懈怠啊。”

老将军抱拳,中气十足地回应道:“殿下放心,老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辱使命。只是这加固城墙一事,工程量浩大,需得各地守军齐心协力,还要动员不少百姓帮忙,方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啊。”

太子站起身来,踱步到殿中,神色严肃地说道:“此事朕自会下旨,让各地官府全力配合,人力、物力方面都会优先保障。边境有劳老将军费心了,若有任何难处,及时来报便是。”

这时,一位擅长机关器械的工匠站了出来,他身着一身朴素的衣衫,双手却透着常年摆弄器械而留下的老茧,只见他拱手行了一礼,恭敬地说道:“殿下,那奇怪的罐子着实可疑啊。臣平日里钻研各类机关器械,也知晓一些奇门之物,臣猜测里面或许装着的是某种易燃易爆之物,若被用于攻城,一旦投掷到城中引发爆炸,后果不堪设想。依臣之见,我们可以在城池周围挖掘一些壕沟,里面注满水,即便那些罐子被投掷过来,落入水中,也能减弱其爆炸威力,减少对城内的伤害呀。”

众人听后,先是一愣,随后细细思索,觉得此计颇为可行,一时间殿内响起了低声的议论声。

太子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说道:“这位工匠所言有理,此计倒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应对那罐子带来的威胁。只是这挖掘壕沟,同样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还得考虑如何从附近的河流引水注入其中,这些都需妥善安排才行。”

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道:“殿下,此事可让各地守军组织百姓一同来做,百姓们心系边境安危,想必也会踊跃参与。至于引水之事,可差遣熟悉水利的官员前去勘察,规划好引水的路线,确保能顺利将水引入壕沟之中。”

太子听了,觉得甚是妥当,当即下令安排各地守军组织百姓一同挖掘壕沟,同时让人从附近的河流引水注入其中,并且指定了几位靠谱的官员专门负责此事,严令他们要每日上报进度,不可有丝毫延误。

就在众人围绕着防御之策讨论得热火朝天之时,另一位年轻的将领思索片刻后,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看着太子,说道:“殿下,我们不能光等着敌军来攻,兵法有云‘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咱们也可主动出击,派出小股精锐部队,趁夜偷袭敌军的建造营地,设法破坏那些尚未完工的攻城器械和罐子,打乱他们的计划,让他们无法顺利准备完毕。如此一来,咱们也能化被动为主动,为边境防御争取更多的时间和优势啊。”

太子微微皱眉,手轻轻摩挲着座椅的扶手,脸上露出一丝犹豫之色,考虑了一下说道:“此计虽好,但敌军营地防卫必定森严,咱们对其内部的布局和兵力分布并不清楚。稍有不慎,我方前去偷袭的部队就可能有去无回,这风险着实不小啊。”

那年轻将领赶忙上前一步,再次抱拳,语气恳切而坚定地说道:“殿下,臣愿亲自率领这偷袭部队前去,臣自幼研习兵法,跟随军中前辈们征战多年,也算是有些实战经验。此次定当小心谨慎,挑选最精锐的将士,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果,还请殿下准许。”

太子看着他那充满坚定的眼神,心中不禁有些动容,思索一番后说道:“既然你如此有决心,那本太子便准许你前去,只是一定要确保将士们的安全,见机行事,不可莽撞冲动。若实在困难,不可强行进攻,平安归来才是首要。毕竟你们都是我朝的精锐,是我边境防御的重要力量,不可轻易折损啊。”

年轻将领单膝跪地,大声说道:“殿下放心,臣定不辜负殿下的信任,若不能完成任务,臣愿提头来见!”

太子赶忙上前扶起他,说道:“切莫说这等丧气话,本太子等你凯旋归来,你且去准备吧,有什么需要尽管提便是。”

年轻将领领命而去,一出议事殿,便风风火火地开始紧锣密鼓地挑选士兵。他来到军中营帐,召集了一众将士,站在高台上大声说道:“诸位兄弟,边境形势危急,敌军在那山林中打造神秘武器,意图对我朝不利。如今太子殿下准许咱们主动出击,前去偷袭敌军营地,破坏他们的阴谋。这是一场凶险万分的任务,但也是关乎咱们边境安危、关乎万千百姓生死的大事。我欲挑选最精锐的你们,一同前去,可有愿意随我走这一遭的?”

底下的将士们听闻,顿时群情激昂,纷纷举起手中的兵器,高呼道:“愿随将军前去,万死不辞!”

年轻将领看着这热血沸腾的场面,心中满是感动,他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开始挑选起合适的人选来。不一会儿,一支精锐的偷袭部队便组建完毕。

随后,他又忙着准备物资,和军需官仔细核对每一项所需之物,从锋利的兵器到便于携带的干粮,从攀爬绳索到隐秘的夜行衣,事无巨细,一一安排妥当。同时,他还召集了几位熟悉那片边境山林地形的士兵,一起商讨着夜间的偷袭行动路线,反复研究如何避开敌军的巡逻,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目标地点,又如何在完成任务后顺利撤离。

而在朝堂的另一边,那些平日里就与太子不对付的敌对势力,听闻了边境的这些应对举措后,却在暗中盘算着如何从中作梗,妄图破坏这一切,好让太子陷入困境,从而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一位身着华丽锦袍,面容却透着几分阴鸷的大臣,坐在自家的书房内,对着几位心腹手下冷笑着说道:“哼,太子那小子还妄图靠这些办法来抵御敌军,真是天真。咱们可不能让他如此顺利,得想办法给他使点绊子才行。”

一位手下谄媚地附和道:“大人说得极是,那咱们该从何处入手呢?”

那大臣眯起眼睛,思索片刻后说道:“咱们可派人去散布谣言,就说太子这一系列的安排不过是劳民伤财,根本对付不了敌军的神秘武器,让百姓们对他心生不满,动摇他在民间的威望。另外,还得在物资供应上做做手脚,偷偷给负责后勤物资调配的官员使绊子,拖延物资供应的速度,影响边境防御的准备工作。只要这两样能成,哼,看他到时候如何应对边境的危机,咱们就等着看他的笑话吧。”

几位手下纷纷点头,应声道:“大人此计高明,咱们这就去安排。”

于是,这些人便开始行动起来。他们花钱雇了一些市井无赖,让他们在城中的大街小巷四处散播谣言。那些无赖们扯着嗓子,对着过往的百姓们喊道:“哎,你们听说了吗?太子殿下为了应对边境那点事儿,又是加固城墙,又是挖壕沟的,可这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啊,到最后还不一定能挡住敌军的厉害武器呢,这不是劳民伤财嘛,可怜咱们这些老百姓,又得受苦受累咯。”

百姓们听了,有的面露疑惑之色,有的则将信将疑,一时间,城中开始弥漫起一股不安的氛围。

而另一边,那些负责给边境防御准备物资的官员们,也遭遇了各种莫名其妙的麻烦。原本说好的运送石料的马车,突然在半路上车轴断裂,耽搁了行程;准备送往边境的粮草,不知为何被雨水浸湿了不少,开始发霉变质;就连那些打造兵器所需的精铁,也被人在数量上做了手脚,送到军中时竟少了许多。

负责后勤物资调配的官员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边派人去调查这些问题的缘由,一边赶忙想办法补救。可这接二连三的状况,让边境防御的准备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进度开始变得缓慢起来。

边境的守军们焦急地等待着物资的到来,城墙的加固因为石料不足而不得不暂停部分工程;挖掘壕沟的百姓们也因为工具不够而放缓了速度;那年轻将领准备偷袭的部队,也因为一些关键物资未能及时送达,而无法按原计划进行最后的演练。

朝堂上,太子很快也得知了这些情况,他气得一拍桌子,怒道:“定是有人在背后搞鬼,妄图破坏边境防御,简直是可恶至极!”

一位大臣赶忙说道:“殿下息怒,如今当务之急是尽快查清是谁在背后捣鬼,同时想办法解决物资供应的问题,确保边境的各项准备工作能继续顺利进行啊。”

太子强压下心头的怒火,深吸一口气,说道:“立刻派人去彻查此事,绝不能让这些小人得逞,边境的安危不容有失,无论如何,都要保证我们的应对之策能顺利实施!”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