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那场惊心动魄、险些让太子声誉跌入谷底的谣言风波之后,太子李承泽和林悦都深刻地意识到,一直被动地应对敌人的攻击,终究是处于下风,如同在汹涌波涛中不断挣扎的船只,随时都可能被巨浪打翻。若想在这残酷的夺嫡之争中真正站稳脚跟,掌握主动权,就必须要主动出击,在暗中精心布局,如同一位棋艺高超的棋手,在对手毫无察觉之时,布下一个个巧妙的棋局,待到时机成熟,给对方来个出其不意,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林悦凭借着自己对古代权谋斗争的深入了解,再融合现代的策略思维,经过数日的深思熟虑,制定了一个详细且环环相扣的计划。她深知,三皇子所联合的二皇子、四皇子等人,虽说此刻为了共同对付太子而暂时结成了联盟,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各自怀揣着不同的心思,这联盟并非是铁板一块,只要找准切入点,便能从内部将其瓦解。
于是,太子李承泽按照林悦的计划,暗中安排了一些忠诚可靠、行事谨慎且善于侦查的人手,让他们去收集二皇子和四皇子平日里一些见不得光的把柄。这些事情,向来都是被那两位皇子小心翼翼地遮掩着,如同隐藏在暗处的污垢,他们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可只要有心人去细心查探,总能在蛛丝马迹中发现端倪。
就拿二皇子来说,他向来仗着自己的皇子身份,在地方上多行不义之事。曾经,他看中了一片肥沃的民田,那本是当地百姓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根本,靠着这片田地,百姓们辛勤劳作,方能勉强维持生计,养活一家老小。可二皇子却全然不顾百姓的死活,凭借着自己的权势,巧立名目,强行将这片民田占为己有。百姓们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咽下这苦果,而二皇子则通过各种手段,将此事压了下去,让外界几乎无人知晓。
太子派出的人手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当时知晓此事的几位老农。起初,老农们害怕遭到报复,什么都不敢说,可在这些人的耐心劝导以及保证他们的安全之后,老农们终于道出了实情。他们声泪俱下地讲述着二皇子的恶行,描述着当时那令人绝望的场景,这些都被一一记录下来,成为了极为关键的证据。
而四皇子这边,也有着不可告人的勾当。他与一些富商暗中勾结,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在朝中的影响力,为富商们谋取暴利大开方便之门。比如,在一些重要的商业项目招标中,四皇子提前将标底透露给那些富商,让他们得以用低价中标,而后再通过各种手段,虚报成本,抬高物价,从中获取巨额的利润分成。这些交易都是在极为隐蔽的情况下进行的,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太子的人通过深入调查京城的商业圈子,顺藤摸瓜,也逐渐掌握了不少确凿的证据。
收集这些把柄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其间遭遇了诸多阻碍和危险。二皇子和四皇子身边也不乏一些警惕性颇高的亲信,他们察觉到有人在暗中窥探,便试图阻挠调查,甚至还对太子派出的人手进行过威胁和攻击。但好在这些人皆是太子精心挑选出来的,忠心耿耿且机智过人,历经波折,总算将这些把柄牢牢地掌握在了手中。
与此同时,林悦还想出了一招巧妙的攻心之计。她让太子故意放出一些风声,说朝廷有意对几位皇子的封地和权力进行重新评估,暗示可能会削减那些表现不佳或者有不良行为的皇子的权益。这风声就如同春日里的微风,起初只是轻轻吹拂,却很快在宫廷内外、朝堂上下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二皇子听闻这一消息后,心中顿时如同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他深知自己平日里那些强占民田之类的行为,若是被朝廷拿来作为评判的依据,那自己的封地和权力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他开始变得焦虑不安,时常在府中来回踱步,暗自思忖着该如何应对这一潜在的危机。原本对三皇子的联合计划深信不疑,此刻也不禁产生了动摇,心中暗暗埋怨三皇子,觉得若是因为与他走得太近,而让自己陷入这般不利的境地,那可真是得不偿失。
四皇子那边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一听到这个风声,心中就打起了鼓。毕竟与富商勾结谋取暴利这事一旦被揭露,那后果不堪设想。他开始担心自己会因为与三皇子的联盟而受到牵连,被朝廷一并清算,于是对三皇子的态度也变得冷淡了许多,不再像之前那般积极地参与他们共同谋划的对付太子的行动了。
另外,太子这边在分化敌方联盟的同时,也没闲着,深知要想在这夺嫡之争中真正占据优势,还得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加强与朝中其他中立大臣的联络。他明白,这些大臣们虽然暂时持观望态度,但他们手中掌握着重要的权力,若是能争取到他们的支持,那自己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将会大大增强。
太子亲自出马,带着厚礼,拜访了几位掌管重要部门却一直未明确表态的大臣。他摒弃了以往皇子的架子,态度谦逊诚恳,与这些大臣们深入探讨国家的发展前景,虚心请教一些关于治国理政方面的问题。
比如,在拜访吏部尚书时,太子先是对吏部尚书在人才选拔方面的功绩表示了钦佩,而后诚恳地说道:“尚书大人,本宫深知人才乃是我大夏朝兴盛的根本,可如今在选拔人才一事上,本宫仍有诸多困惑,还望大人不吝赐教啊。”
吏部尚书见太子如此谦逊好学,心中对太子的印象大为改观,便与太子详细地谈论起了人才选拔的标准、方法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等。两人一聊便是数个时辰,气氛融洽而热烈。
通过这样一次次的拜访与交流,不少中立大臣都感受到了太子的诚意和他心系国家、渴望治理好天下的决心,对太子的看法也逐渐发生了改变,开始倾向于站到太子这一边来。
然而,三皇子李承轩也绝非等闲之辈,他在这宫廷斗争的漩涡中摸爬滚打多年,对危险有着极为敏锐的直觉。虽然暂时还不清楚太子具体在暗中做了些什么动作,但心中却隐隐有种不安,仿佛有一双无形的眼睛在暗处窥视着自己,让他如芒在背。
他加紧督促自己的手下继续寻找太子的把柄,对太子府的监视更是达到了近乎疯狂的程度。他对手下们说道:“无论如何,都要给本皇子找出太子的破绽来,哪怕是一点点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本皇子就不信,他能毫无破绽,滴水不漏!”
三皇子的手下们也不敢懈怠,使出了浑身解数,从太子的日常起居、与大臣们的往来,到太子府中的各项事务,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调查。
有一次,他们发现太子府中一位谋士频繁出入一家药铺,这看似平常的举动,却让他们觉得可疑,怀疑是不是太子或者府中有人身患隐疾,若是能从这方面入手,说不定能挖掘出什么大秘密来。于是,他们便派人在药铺附近暗中监视,试图从药铺老板那里打听出些消息,可那药铺老板也是个守口如瓶的人,任凭他们如何威逼利诱,就是不肯透露半个字。
双方就这样在暗中较劲,犹如两只在黑暗中对峙的猎豹,都在小心翼翼地寻找着对方的破绽,等待着最佳的时机发起致命一击,一场看不见的硝烟弥漫开来,整个局势愈发紧张起来,仿佛一张紧绷的弓弦,随时都可能断裂,引发一场更为激烈的风暴。
此刻,重重悬念如同浓重的阴霾笼罩在众人头顶,让人喘不过气来。太子收集的二皇子和四皇子的把柄能顺利发挥作用,成功分化敌方联盟吗?毕竟二皇子和四皇子也不是轻易会被拿捏的角色,他们或许会想办法掩盖这些把柄,或者采取其他措施来应对太子的威胁,那太子的这一计策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还犹未可知。
三皇子又会发现太子的哪些破绽呢?他手下这般紧锣密鼓地调查,说不定真的会歪打正着,发现一些太子意想不到的问题,若是被他们抓住把柄,太子又该如何应对呢?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