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关乎黄河水患治理这一重大工程的现场,气氛紧张得如同即将断裂的弓弦,太子李承泽和林悦心急如焚地赶到后,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组织人手对所有的筑堤材料展开了全面且细致入微的检查。
此时,工地上原本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工匠们和劳工们都停下了手中的活儿,站在一旁,神色紧张地看着太子等人忙碌的身影,他们也隐隐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毕竟这筑堤材料可是关乎整个工程的成败,乃至沿岸无数百姓的身家性命啊。
太子和林悦率先来到石料堆放之处,一块块地仔细查看。只见那原本应该质地坚硬、纹理细密的石料,此刻却有不少呈现出质地疏松的状态,用手轻轻一掰,就能掰下一些碎块,甚至有些石料表面已经布满了细小的裂纹,仿佛只要稍微施加一点外力,就会彻底崩裂开来。
他们又移步到木材堆放区,情况更是糟糕,许多木材一眼望去就能看出腐朽不堪,上面布满了虫蛀的孔洞,轻轻一敲,发出的是沉闷又空洞的声音,这显然是早已失去了应有的坚韧度,根本无法用于堤坝这样重要的工程建设之中。
林悦皱着眉头,面色凝重地对太子说道:“殿下,这情况太严重了,这些材料若是用在了堤坝上,一旦洪水来袭,后果不堪设想啊。咱们必须得尽快查清楚,到底是谁如此胆大妄为,竟敢在这关乎国计民生的工程上做手脚。”
太子一脸愤怒,眼神中透着冷峻的光芒,他咬着牙说道:“不管是谁,本宫定要将他揪出来,严惩不贷!绝不能让这等阴险小人得逞,危害我大夏百姓。”
说罢,他们顺着物资采购的链条开始了艰难的排查工作。首先被传唤来的便是那位负责采购的官员,此人一到现场,脸上虽强装镇定,可那微微颤抖的双手和闪烁不定的眼神,却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慌乱。
太子目光如炬,直视着他,厉声问道:“这些筑堤材料是怎么回事?为何如此劣质?你身为负责采购之人,该给本宫一个合理的解释!”
那官员起初还心存侥幸,妄图狡辩,他擦了擦额头上豆大的汗珠,结结巴巴地说道:“殿……殿下,属下也不知啊,这些都是按照以往的惯例,从相熟的商家那里采购来的,想来……想来是商家出了问题,属下实在是不知情啊。”
太子冷哼一声,继续质问:“惯例?以往的材料可从未出现过这般低劣的情况,你莫要以为能如此轻易地敷衍过去,若不从实招来,休怪本宫不讲情面!”
在太子的严厉质问下,那官员越发慌乱,话语间更是漏洞百出,前言不搭后语。他一会儿说是商家以次充好,自己没检查出来;一会儿又说可能是运输途中出了差错,可这些说辞根本经不起推敲,很快就露出了马脚。
林悦在一旁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心中已然有了几分判断,她朝着太子微微使了个眼色,示意继续深挖下去。太子会意,加重了语气,大声呵斥道:“哼,你还敢狡辩!本宫看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来人啊,去查他的往来账目,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疑之处。”
手下的人得令后,迅速行动起来,不一会儿,便有了重大发现。原来,通过查阅那官员的账目以及一些私人信件往来记录,发现他与三皇子府中的一个幕僚有频繁的往来,而且在近期,他的账户上突然多了一笔数目不菲的钱财,种种迹象都表明,这笔钱极有可能就是收受的贿赂。
面对这些确凿的证据,那官员知道再也无法隐瞒下去了,双腿一软,瘫倒在地,只得承认了是受三皇子指使,在材料上做了手脚。他哭着哀求道:“殿下,属下也是一时糊涂啊,被那三皇子的威逼利诱所迷了心智,才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还望殿下饶命啊。”
太子大怒,眼中满是怒火,他狠狠地瞪着那官员,大声说道:“你身为朝廷命官,本应心系百姓,为国家效力,却为了一己私利,做出这等危害江山社稷的事,罪不可赦!来人啊,将他即刻关押起来,等候严惩,绝不能姑息!”
随后,太子立刻下令紧急调配新的优质材料,组织更多的人力,加班加点地重新加固堤坝,务必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工地上再次忙碌起来,只是这次,每个人的脸上都多了一份严肃与谨慎,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绝不能再出任何差错了。
与此同时,在北方边境的屯田之地,情况也同样严峻。士兵们因为灌溉设施被破坏,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又听信了那些奸细散播的谣言,情绪十分低落,人心惶惶,整个屯田的氛围都变得压抑起来。
林悦和负责屯田事务的将领们深知,当务之急是要安抚士兵们的情绪,否则这屯田工作根本无法继续开展下去。于是,他们召集了所有的士兵,林悦站在众人面前,高声说道:“各位将士们,本宫知道大家此刻心中都有疑虑,对眼前的情况感到担忧,但是请大家切莫轻信那些谣言啊。”
她接着详细解释了引进农作物品种的优势,说道:“咱们这次引进的农作物品种,可是经过多方考察和试验的,它们虽然在咱们这儿是头一回种,但在其他类似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地方,都取得了极好的收成。这些作物耐旱、耐寒,且产量颇高,只要咱们用心照料,丰收在望啊。”
然后,又指了指正在抢修的灌溉设施,说道:“至于这灌溉设施,只是暂时被破坏了,咱们已经安排了能工巧匠在加紧抢修,很快就能修复好,不会影响到后续的灌溉和农作物生长的,大家大可放心。”
将领们也在一旁附和着,鼓励士兵们要保持信心,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打倒。在他们的耐心安抚下,士兵们的情绪总算稍稍稳定了一些,不过,仍有部分士兵将信将疑,毕竟庄稼的长势摆在眼前,让人心里没底。
但林悦和将领们没有丝毫懈怠,他们知道,光安抚情绪还不够,必须要揪出那些暗中搞破坏的奸细,才能彻底消除隐患,让屯田工作重回正轨。
于是,他们开始仔细排查奸细。将领们凭借着多年带兵的经验,通过观察士兵们的日常行为和言语,留意那些行为举止异常、时常打听一些不该打听之事,或者在人群中故意散播消极言论的人。
经过一番细致的观察和甄别,果然发现了几个形迹可疑之人。这些人平日里看似和大家一样劳作,可眼神却总是闪烁不定,一有风吹草动就显得格外紧张。将领们不动声色地将他们控制起来,带到了审讯室。
起初,这些人还妄图抵赖,坚称自己什么都没做,只是普通的士兵。可负责审讯的将领哪会轻易放过他们,一番严词质问后,又摆出了一些已经掌握的证据,比如有人曾看到他们在灌溉设施被破坏的当晚出现在附近,还有人发现他们私下里与一些陌生人有过可疑的接触等等。
在这些证据面前,这些人最终也顶不住压力,交代了是受三皇子的命令,前来破坏屯田工作的。他们本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没想到还是被识破了。
太子得知这些情况后,一方面忍不住感叹三皇子的阴险毒辣,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竟然不择手段,全然不顾国家的安危和百姓的死活;另一方面,也暗自庆幸及时发现了问题,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然而,太子心里也很清楚,三皇子肯定不会就此罢休,这次虽然化解了危机,但说不定下次还会有更厉害的招数等着他们。他深知,必须要想办法彻底挫败三皇子的阴谋,让他再也无力兴风作浪,才能真正在这夺嫡之争中站稳脚跟,确保自己能够顺利继承皇位,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此刻,重重悬念如同阴霾笼罩在众人头顶,让人喘不过气来。太子和林悦要如何才能彻底挫败三皇子的阴谋呢?是继续收集三皇子的把柄,在朝堂上揭露他的恶行,让皇帝和大臣们看清他的真面目,从而失去支持;还是采取一些巧妙的策略,从内部瓦解三皇子的势力,让他成为孤家寡人呢?又或者是加强自身的防备,让三皇子无隙可乘,可这谈何容易,毕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
三皇子在得知自己的计划失败后,又会想出什么新的办法来对付太子呢?他会不会恼羞成怒,采取更加极端的手段,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引发更大的朝堂动荡呢?他向来诡计多端,说不定会从一些意想不到的角度入手,再次给太子制造麻烦,让太子防不胜防。
朝堂上其他势力在看到这场激烈的争斗后,会有怎样的反应,是否会趁机掺和进来呢?那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大臣们,会不会因为看到太子和三皇子之间的矛盾越发激烈,担心受到牵连,从而选择站到某一方,或者联合起来制衡双方呢?而其他皇子又会作何打算,是坐山观虎斗,等待渔翁得利的机会,还是也参与到这场纷争之中,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混乱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